三位一体相结合,教育合力促发展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方法互补、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培养合格学生
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品质、身体素质、行为养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学校主体性、系统性的功能,抓好德育工作落实。应从以几方面入手:
1.坚持贯彻“三观”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自身就是一个道德机构。学校德育工作是奠定学生“三观”的基础工程。因此,学校可利用德育课、班队会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科学理论的灌输,占领思想阵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教育他们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并把自己的成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懂得自己肩负着历史重任,是跨世纪的人才。
2.采取多种方式,注重培养良好习惯。作为学校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根本,从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等方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三轻轻”、“三随手”、“三个不”、“四个一”等等。这样从小处着眼,不仅规范了学生的道德行为,树立了正确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让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着父母、邻居和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通过活动,相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除了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外,还可以抓住契机,通过各项活动进行教育。如进行大扫除,公益劳动,让学生明确劳动的意义,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继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利用各种参观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和历史,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多途径帮助少年儿童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开展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把体验收获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从而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养成良好品德
家庭是一个人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初形成的“第一课堂”。在家庭教育中,把德育放在首位,是作为一个家长最为明智的选择。
因此家庭教育必须做到:
1.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提高家长素质。学校要切实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学校”名符其实。要定期开办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培训,使家长懂得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持者。要研究利用多种形式,普及家教知识,改革家长会模式,借助家长委员会的沟通力量,以“家长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研讨会”为主要形式,增强家教科研氛围;倡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尊老爱幼、待人处事、工作态度和人生观方面为孩子做好表率;倡导家长妥善处理家庭矛盾、感情问题,不要因此让孩子的身心受到创伤;倡导家长与孩子沟通情感,爱而不宠,严而适度,正确引导。 2.以“家校联系卡”为纽带,推进家校合作。要利用“家校联系卡”拉近家庭和学校的距离,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成长的脉膊,为家校合育,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三位一体相结合,教育合力促发展在线全文阅读。
三位一体相结合,教育合力促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