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暮春时节大自然的生意葱茏,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赏景诵诗,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暮春风光)。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课外背会了不少古诗,我们一起来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好吗?
点评:联系旧知和生活经验,导入新课。学生在赏春景,诵古诗的过程中,对芳草萋萋,碧柳垂丝,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美丽春天油然而生一股向往之情。有了对春天的美好憧憬,学习描写春天的诗就会是一种心理需要了。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指出图上哪是“篱落”,认识“篱”字。
2.这些篱笆上的竹竿与竹竿之间的间隙怎样?引出“疏”字,理解“疏”的字义。
点评: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识记生字,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做的事情。而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结合,识记生字,经实践证明,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欣赏画面的轻松愉悦氛围中,字义理解了,生字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注意读得正确、流利、知道按节奏停顿。
2.同学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评议。
点评:读是语文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自得、顿悟皆从熟读成诵中来。
四、细读文本,感悟暮春
1.学习前两句
(1)配乐朗读前两句。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在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曲折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都谢了,花瓣撒了一地,树叶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阴。)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再读这两句。
(3)读读这几句诗,它们描绘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理解前面两句诗描绘的分别是初春和仲春时节的景象,而这首诗描绘的是暮春的景象。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4)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诗的前两句。
点评:借助想象生成画面,重现古诗中淡定深远、生意葱茏的意境。对比赏析,感受春天的不同阶段,感受不同的诗人笔下春光的异彩纷呈。在有所得有所悟的基础上再来读,这种读,就不仅是字正腔圆,音韵和谐,停顿合辙,而是和诗人的心灵唱和了。
2.学习后两句
(1)自由朗读后两句诗,这两句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儿童是怎样追黄蝶的?相机理解“走”的古义。如果你是那名追蝶的儿童,“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后,你会怎样?
五、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1.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见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这首诗。
2.指导背诵。
(1)借助挂图,想象画面,进行试背。
(2)指名背诵,对当堂背会的予以表扬鼓励。
点评:在语文课堂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会一些经典,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髓的传承。这样可以让学生丰富积累,积淀语感。长此以往,学生必将“腹有诗书气自华”。
评析:本教学设计立足一个“趣”字,落实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行走,进入情景,充分想象,诵读吟咏,品味诗意,体会诗情。
古诗教学,重在吟咏。教师以指导学生感情诵读为基础,引导他们通过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地读,不但使他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而且体验到了“急走追蝶”的欣喜,体验到了“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诧异、失落。这种让学生既读出了诗的“形”,又读懂了诗的“神”的教学,是古诗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暮春三月生意浓——《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及评析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