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及完善(5)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社会公众能否申请政府部门责令召回?《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第25条规定了责令召回适用的三种情形,笔者认为还应当规定第四种情形,即消费者发现问题后依法申请监管部门责令召回。
第三,召回后的食品如何处理?食品召回是否等于销毁?不少人士认为,与其召回还不如就地销毁,因为他们担心不良企业利用召回的食品再次“回炉”之后返销市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是不合时宜的。《食品安全法》不宜规定“召回”制度,而应详细规定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日常市场监控,发现问题食品一律由主管部门没收销毁,并加大违法犯罪企业的违法犯罪成本。同时,修改《刑法》的有关规定,对在食品、饲料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物的企业及其经营者科以重刑,才能使不良企业有所顾忌,市场混乱局面才能根本好转。[10]
上述人士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11]有些地方政府也因此出台了“过期食品就地销毁”规定。[12]但据此认为“食品召回不如就地销毁”是不妥当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召回的不安全食品是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包括四种类型。笔者建议,对其中危害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类型,监管部门经过鉴定后,可以决定是否就地销毁,或者召回后并不是回到原生产厂地,而是生产商委托有关部门或第三方在当地销毁。必要的时候,监管部门可以指定召回食品回归的地点,在监管之下销毁。但对“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类型,则应当允许经过重新标识之后返回市场流通。
(四)建立食品召回责任险制度
召回需要成本,尤其是大规模的食品召回,可能使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宁愿隐瞒真相、拖延时间,也不愿意实施召回。因此向保险人转移食品召回风险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食品召回保险的主要内容是承保有缺陷的被保险产品由于已经导致或可能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必须召回所产生的“召回费用”,包括:告知费用、运输费用、仓储费用、销毁费用、雇佣额外劳动力费用、员工加班费用、重新配送费用、聘请专业顾问进行危机处理的费用,以及其它合理及必要的费用。[13]笔者认为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应为强制性的,由此才能确保出现召回事由时,企业能主动及时地对其缺陷食品进行召回。
(五)设立食品行业安全赔偿基金
我国应当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国家先行赔偿制度,即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但尚未查明问题源头、未确定问题责任人、未作出赔付规定或者未达成赔付协议时,先行使用食品行业赔偿基金对受害者先行救助与赔付,然后向责任人追偿所有垫付赔偿金,并依法处罚的制度。国家先行赔偿的必要性在于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和尽快救治受害人的需要。“三鹿奶粉事件”中我国政府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对受害者予以救助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奠定了食品行业安全赔偿基金制度的实践依据和社会基础。《食品安全法》第72条第1款规定也为我国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国家先行赔偿制度提供了初步的法律依据。
(六)建立完备的食品溯源管理制度
为确保所有已发现的和潜在的缺陷食品被尽快召回,对食品从原料生产到最后制成成品再到销售保持一个完整的记录是非常必要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第31、32条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产品信息保存义务,当然这些规定需要更加完善,如《条例》规定:“国家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产品溯源体系。”笔者认为,在食品问题上,生产企业必须建立食品溯源体系,而不能简单地规定为鼓励性制度。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法学类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及完善(5)在线全文阅读。
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及完善(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