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立法的理性分析——兼论对该罪立法的反思与展望(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4]从整体上说,刑事推定虽然并未从根本上否定无罪推定的重要价值,但是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无罪推定原则的普适性,容易对被控诉方的权利保障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作为一种“末位式”的证明,只能在无法用证据证明的前提下运用。

【参考文献】

{1}Herbert L. Packer. The Limits of the Criminal Sanc-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 p296.

{2}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8

{3}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8-93.

{4}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M]、刘明祥,王昭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

{5}林山田.刑罚学[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127.

{6}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世界刑法改革运动概要[J]法学译丛,1981,(1):67.

{7}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M].孙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 66 -67.

{8}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0} Perri. Private Life and Public Policy. The Future ofPrivacy·1998,Vol. 1,p23.

{11}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陈忠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

{12}张绍谦.从刑罚特性看犯罪圈的界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19-26.

{13}沈峥嵘.“个人信息保护”成最大热议焦点〔[].新华日报,2008-10-16(A6)

{14}吴允锋.个人身份信息刑法保护的是与非[J].法学,2008,(12) :53-57.

{15}赵江辉,陈庆瑞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中国检察官,2009,(6) :9-11.

{16}大谷实.刑事政策学[M].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5.

{17}张明楷.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J].法学家,2008,(4) :65-93.

{18}周汉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

{19}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

{20}刘宪权,方晋晔.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立法及完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3):120-130.

{2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法学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立法的理性分析——兼论对该罪立法的反思与展望(7)在线全文阅读。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立法的理性分析——兼论对该罪立法的反思与展望(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shiyong/1238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