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课间在操场禁止互相追逐、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
6、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7、同学间交谈要有普通话,要经常使用“您早、您好、请、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打架、骂人。
8、雨天走路更要当心,注意防滑,不要在走廊里奔跑,要慢行,特别是上下楼梯更要当心。
9、如果同学们在活动中发生摔跤等事故,应立即报告老师,及时送医院。
10、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
同学们,当你沐着和煦的阳光,欢快地走进校园时,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美丽的校园是我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地方。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课间活动我自觉。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做做小游戏等。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具体要求有三点:
1、做到教室里轻轻走,教室门口不拥挤。2、课间活动文明游戏。
3、不随便进入专用教室或活动范围外进行活动。
同学们,或许刚才提的要求,你们觉得并不新鲜,平时班主任老师也经常这样教育我们。是的,安全无小事,事事是大事,安全管理工作永远是学校、老师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它是同学们在学校快乐学习和生活的保证。创建平安校园,是全社会,全体老师以及全校学生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愿望。 课间活动安全好,我们就是力求创建一个文明、活泼的平安校园。“轻声、慢步、靠右行”,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学会文明行走。课间在教室,在厕所,在操场不打闹,不追逐,不乱跑乱跳,做到文明礼让。
友爱谦让,和睦相处,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遵守规章制度,不斗殴,不无故生事,做到大度宽容,善待他人。
学会玩耍,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开展文明游戏,度过一个又一个轻松而又安全的课间10分钟。正确使用运动器械,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当心运动伤害。在玩运动器械时,严格按照体育教师所指导的去做,规范自己的动作,学会自我保护。
学会操作,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注意动手操作的安全。手工课、美术课要带一些工具,在使用剪刀、裁纸刀等用具时一定要格外小心,不嬉闹,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老师们最大的心愿是让学生快乐而平安地在校园里度过每一天。如果大家都按要求做到了,平安校园就能成为你们每个人现实中的天堂。在这里,心中随时都有一种安全感,能够安安心心地在这美丽而安全的校园里学习、生活……
最后老师想说的是:希望在每一位同学都能认认真真地做到以上的要求,争取被评为下一周的文明班级。
老师们、同学们: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校园内外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热潮。3月11日下午,在班主任某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数十名学生志愿者,来到了颐康老年护理中心看望这里的老人。
这是,我们第一次和这么多老年人近距离接触,我们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他们。有的同学帮老年人叠被子,有的帮老人按摩,剪指甲,洗脸,洗脚,有的搀扶老人走路,陪他们聊天。虽然开始觉得很吃力,不知道从那下手,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都很认真的学着,干着。按摩的时候
老人安详微笑的闭着眼睛,享受着这如同孩子般的的呵护;洗脚的时候,老人呵呵的笑着,亲切的与我们攀谈着,仿佛儿女就在身边;表演节目的时候,很多老人感动的哭了,我们的心理也酸酸的。我们知道他们希望儿女多陪陪他们,不需要给他们全部的时间,只要一点点他们就很满足、很开心。
快乐的时光总是匆匆的过去。转眼间我们要和老人告别了。临走的时候老人们恋恋不舍的说:“乖!你们还要再来啊!”我们的眼眶湿润了,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次志愿者活动让我们深深的感到:“关爱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把体会传递给大家,我们愿意把志愿者活动一直坚持下去,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亲爱的同学们,让90后的我们行动起来吧!为这个社会传递正能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一年(六)班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一年六班赖书恬同学。今天,我代表一(六)班同学在国旗下讲话。
同学们,你知道吗?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在生活中,父亲是多么渴望我们这没有忧愁的日子能够长一些,一直以来,孩子那无邪的笑声温暖着每个父亲的胸怀,而我们那纯洁的快乐,正是父亲们快乐的源泉。父亲用慈善的心怀,语重心长的话语把我们从错误的边缘拉回,又是父亲及时引导我们,教育我们,时时叮嘱我们稳步向正确的道路前行。
每朵浪花都是海的孩子,美丽属于浪花,所以伟大属于大海。父亲就是大海,为了子女后代付出多少血和汗水才会有我们的美丽。现在,我们应该铭记父母的恩情;认识到孝敬父母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认识到我们在家庭中已经享受了父亲太多的爱,应该尽力报答他们。作为学生报答父母的最好形式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尽心尽力认真、刻苦地学习,争取用最好的成绩报答他们。
有人说父亲如山,一座默默无言的蔚然、矗立的高山,他的人品,他默默无闻的付出永远值得我们感恩。如今,当我们在享受着春光的沐浴,享受着幸福生活时,请同学们别忘了对父亲说一声:亲爱的爸爸,父亲节快乐!请接受孩子们无限的敬重与最深的祝福!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愿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节”快乐!谢谢大家。
提起阅读,我不禁要静心长思:有多少日子,我已远离了那种泡一杯香茗,就一盏台灯,捧一本书静心阅读的生活了?我有多少借口来搪塞疏远阅读的尴尬,太多的琐事占据了我本就不多的课余时间,我怎能静下心来读经典著作?不知从何时起,繁杂的工作已让心灵的琴弦恹恹地沉睡,它使得我总是害怕阅读理论的书籍,以为小学教师没有必要和能力阅读深奥而严谨的教育理论。我偶尔翻阅学科杂志,走马观花,浏览广告杂志,纯属消遣。可是,我真的就忙到抽不出时间来与书本约会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阻止我阅读的是我的惰性啊!
恰逢2008年是全市“教师阅读年”,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我随意找了一本书“拜读”起来。渐渐地,书中一个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一个个鲜明典型的材料,一段段发人深省的文字逐渐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我的共鸣,让我不得不放慢节奏,一字一句地品味起来。作者的话是那么慰藉人心,离我们是那么的近,就如一道强光穿过层层迷雾直射教学的田园,让人觉得酣畅淋漓。那一串串铮铮然掷地有声的思想,那闪烁着真理光芒的理念如同缕缕春风,吹进我的灵魂深处,长久地拨动我的心弦……这本由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创作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历经数十载,依然被奉为当代教育的经典论作,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书中的每一条建议每一句话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大家,书中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像与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使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很喜欢书中的这句话:“无论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多么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但在这个时期里,总还是能够找到时间,来逐渐地、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教育是明智的。”也许因为年轻,这句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人生不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吗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你才有资本去从事你的工作,才能体验人生中更多的酸甜苦辣。是啊,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满怀理想吗?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不断进步吗?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绽放光彩吗?因为年轻,我们不应该活出精彩吗?……就因为年轻,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应该”了,而能使这些“应该”一一兑现的最佳捷径,唯有读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人地思考。”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这就是读书。读书是一种手段,关键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运用到工作中去,使所读的书成为有效的向导。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是激活教学与科研的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之一。经常走进大师的心灵,与圣贤对话,能够体悟教育真谛,更好地守望道德、人文和科学领域,进而探索教育理想及职业生涯,最终超越昨天的自我,完满地实现教师明天的人生梦想。
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时间是教师劳动中的一个关键,它不仅关系学校的工作,而且涉及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跟所有的人都一样,他也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需要时间。我们常常抱怨时间太少,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开会、进修、培训……这些活动似乎让我们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已是华灯初上。我们常为自己找借口,“和月亮一起回家的人”实在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第二天晨光熹微,我们一如既往地耕耘于三尺讲台,偶尔还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懂得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我们一直往前方行走,以至于忘了我们最初出发的目的。直至今天,我才停下脚步思索:每天安排时间阅读了吗?我像书中提到的那样带孩子们到“自然界”旅行了吗?我让知识“活起来”了吗我想方设法争取孩子们热爱我的语文学科了吗?实在汗颜,我的时间哪去了?被自己匆忙的脚步拿走了,被自己散乱的计划拿走了,还是被自己懒惰的借口拿走了?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这是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如果我们整日忙忙碌碌,毫无闲暇,被日常教育生活所缠身;如果我们的大脑里塞满了教育中繁杂琐碎的事务,我们将难以睁开独立思考的眼睛,也难以在自己的心中清理出一块静心反思的空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除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多读多思,对照理论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这样才能倾听到内心真实的与众不同的声音,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实现自我。因为“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作为教师,为什么只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为什么不能像太阳,既照亮别人,也灿烂自己呢?在读书中成长,在创业中进步,在进步中美丽,我要做这样的好教师。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我们应持之以恒地读书,读书能使我们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我或者也能像书中一位教师这样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的教师生涯在阅读中流光溢彩!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演讲稿大全国旗下的中队活动(精选9篇)(中队长国旗下讲话)(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