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是在坚持"以县为主"的同时,努力争取乡镇发挥办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近两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克服一切困难,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为教育办了不少实事,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乡镇办教育的积极性有所减弱,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是全民的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教育奔走呼号,有责任争取乡镇政府重视和支持教育,重新唤起乡镇人民政府办教育的热情,乡镇人民政府决不能忘记办农村教育是自己的事业,是自己的责任。
三是广辟渠道,争资立项,实现教育基本建设投入的新增长。这几年,我们相当一部分同志都有这样深切的体会,教育投入虽然政府是关键,但我们自身的作为也不可小视。近几年,全县教育上下自找门路,引进了几千万资金,解决了许多燃眉之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仍应上下协力同心,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将学校基本建设一项一项抓落实。
(二)端正办学思想,强化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端正办学思想,是办好教育的立身之本;强化教学研究,是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2004年,我们要继续强化素质教育理念,突出质量中心,推进教育教学提挡升级。
1、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的三个关系。实施素质教育,要处理的关系远不止三个,这里我提的这三个关系是当前我们还处理得不够好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应对高考与适应社会的关系。教育是为社会和人民大众服务的,这就决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多层性。既要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培养高精尖人才,增强学生参与文化竞争的能力,又要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今后全部都能上大学,也存在一个如何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问题。所以,我们学校教育只有从根本抓起,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教育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正确处理文化学科与个性特长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标准和模式去塑造千姿百态的学生,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运用不同的标准去评判学生,让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我们都是教过书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那些文化学科成绩好的学生有出息,而那些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一旦走入社会,也往往能制造出为我们所始料不及的惊喜。这是为什么?个性特长使然。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顾此失彼。任何一切偏爱文化学科,排斥专业特长,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极其错误的,必须坚决纠正。三是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的关系。由于较长时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定势,导致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要扭这个弯子,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堂。通过教学形式和手段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形成分析、研究的习惯,使之在知识探究和实践体验中增强能力,赢得发展。
2、突出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校本教研是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方式。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去年下半年,省市专门召开会议作了部署。县局也将专门召开动员会,布置这项工作。这里我谈三点意见:
第一、切实抓好县级教研层次建设。县级教研层次是校本教研的龙头,必须不断加强。一是要加强硬件建设,包括配齐教研员队伍,确保教研工作专项经费。二是继续开展实用性专题研究,紧扣教学实际,巩固和发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年内力争有3-5个新的课题完成申报、揭题。三是始终不渝地突出高考工作重点,抓紧抓实高考备考研究,组建高考"智囊团"。特别是高中教研员要殚精竭虑,深入高三课堂搞好现场指导,帮助教师提高备考效率。四是加强检查督促。今年是我县实施课改的第二年,参与课改的教师阵容越来越大,必须继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年"活动。通过一系列督查和研讨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快课改步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在县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在线全文阅读。
在县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