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市场网络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市场的调节作用,重点发展林果、畜禽、瓜菜、洋芋、药材等大宗农产品销售市场和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严格落实《土地承包法》,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的让渡问题,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粮款补助政策,保护和支持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走好四条路子:
一是突出区域经济特色,走“块状经济”发展的路子。就是统筹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区域推进的原则,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产业、地方性优势产品三个层次上,科学聚集生产要素,培育县域综合竞争力,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不断提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是突出区位经济优势,走“带状经济”发展的路子。就是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形成产业经济带和经济辐射带。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国道“312”线,泾河、芮河、威戎河、葫芦河、水洛河及林缘地带为重点,利用交通便利条件和光、热及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位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带状经济”发展格局。
三是突出生态建设不放松,走“林庄经济”发展的路子。要按照统筹协调的发展观,把发展产业经济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创造经济繁荣与环境优美的和谐氛围。要以“村、社”为基本板块,培育以优质果树为特色的生态林业、以大户散养为特色的生态养殖,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走“加工带动型”的发展路子。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其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成效。要紧紧围绕“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2010年,力争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家;争取列入省上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达到8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一是理清思路,科学规划谋产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规划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题。要坚持发展不动摇,咬定发展不放松,以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等国家的政策为契机,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取向,积极探索培育高效农业的思路和方法。要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确保科学指导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
二是统筹城乡,夯实基础育产业。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肉牛、果品战略主导产业和药、杂、薯、麻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一方面坚持“改土、兴水、抓生态”的路子不动摇,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逐步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进一步加强以梯田建设、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断扩大梯田和流域治理面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抓好节水灌溉、人畜引水、乡村道路、农村能源、农村水电“五小”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三通”的乡镇达到100%,村社达到90%,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三是强化项目,抓建龙头带产业。立足全市产业优势,把劳动密集型草畜、食品、果蔬加工业的扶持、培育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在数量上、规模上、形式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方位“育龙”。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一定资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通过注入资金,转换机制、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措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真正成为龙头企业。二是多形式“扶龙”。要把省、市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对象,选择一批投入低产出高,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在资金扶持、政策优惠、指导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使之真正成为我市产业化经营的脊梁。三是多渠道“引龙”。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加强协调服务等措施,广泛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发展。四是树品牌“强龙”。要不断加大我市龙头企业体制创新、技术进步力度,精心打造经营理念,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三农问题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