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供应链金融下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风险及
其防范
2011年第1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总第93期 论供应链金融下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风险及其防范 王波
(中信银行厦门九龙城支行,福建厦门361004)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包括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等具体模式.
在阐述供应链金融及三种融资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其防范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04(2011)()l一0010—04 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Finance),简称SCF, 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 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式,引入核心企 业,物流监管公司,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企业提供封 闭式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 务或活动.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型的综合了授信和 服务的融资方式,是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中核心企业 及上下游企业提供的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种 新型融资模式,整合了\产一供一销\链条上的所有 资源,并对供应链上的资金流进行有效管理,以促进 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 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 一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对于传统的产业供应链而言,主要有三个阶段, 即原材料采购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和商品销售阶段. 在采购阶段,作为供应链上游的核心企业,一般会要 求下游的中小企业预付款项,这样才能提货.在生 产阶段,可能出现存货滞压资金现象.在销售阶段, 作为供应链下游的核心企业,则可能要求上游中小 企业先发货后提款.相应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 业的资金缺口,主要出现存支付预付账款,库存仓储 期间和应收账款三个阶段.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 绩效,供应链金融服务针对这三个阶段分别设计了 三种相应的融资模式,即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 资模式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一
是保兑仓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是指在 卖方(一般是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买方 (一般是中小企业)在交纳一定保证金后,向金融机 构申请以特定仓单为质押的贷款,并由金融机构控 制其提货权的融资方式.这一融资模式主要是针对 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而提供的,买方向金融机构交纳 一
定保证金后,金融机构向其贷出全额货款以供其 向卖方购买原材料.
二是融通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属于存 货融资,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三 方签订融通仓合作协议,融资企业将待售产成品放 人金融机构所指定的第二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形成 质押,同时向金融机构出具动产质押相关文件,并由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对质押物品评估鉴定后向金融机 构出具评估报告,金融机构根据相关资料向融资企
业发放一定额度的贷款.这一融资模式适用于产品 销售存在明季节性的企业.融通仓融资模式使中 小企业的原先不为金融机构所接受的动产转变为可 接受的动产质押品,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无 需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指的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 中小企业以其对下游的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为担保 品,向金融机构申请的期限短于应收账期的贷款.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核心企业实质上起到了对贷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王波(1970一),男,中信银行厦门九龙城支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 一 10—
款的反担保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违约情况,则 金融机构可向下游核心企业追索款项,从而降低金 融机构贷款风险.
供应链金融下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具体可分为 以下两种:一种是应收账款让售融资,即上游中小企 业完全将这一应收账款售卖给金融机构,从而将收 款风险转移给金融机构,如果下游核心企业无力付 款(几乎不可能),则金融机构也无权向上游中小企 业追索货款.另一种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上游中 小企业将其应收账款抵押给金融机构以申请贷款, 如果下游核心企业无力付款,则金融机构有权向上 游中小企业追索,要求偿还贷款.虽然作为债务方 的核心企业无力付款的可能性较小,但对比这两种 融资方式显然可以发现,前者较之后者的风险系数 相对较大.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对于上游中小企业而言,可 以大大缩短应收账期,在收到贷款后,可以用于购买 原材料及相关生产所需要素,继续生产和销售活动, 减小资金压力.如果是让售应收账款,则供货方在 获得资金的同时又不增加负债.若是将应收账款质 押,则南于引入核心企业的信用,贷款利率相对较 低.下游核心企业在将此批货品销售并取得货款 后,将应付账款额度通过金融机构指定的专用账户 支付,完成还款.
上述分析可知,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下游企业 的还款能力对金融机构能否收回贷款至关重要,因 此,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评估,更关注下游企业 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 况,而非仅局限于中小企业本身. 二,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模式存在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提升了产业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水平 和资金运用效率,但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所伴随的 风险因素也不容小觑,如政策风险,汇率风险,法律 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贸易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在实践中,应将所有潜在风险归类分析,并对风险进 行衡量,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处理. 下面重点分析供应链金融下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所隐 含的相关风险.由于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应收账 款质押融资模式更为常见,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应收 账款质押融资下的风险因素.
其一,信息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下的道德风险, 主要是指受信企业将所获贷款挪为他用,投向高风
险渠道.上述分析可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旨 在为上游企业缩短应收账款的账期,以使其资金回 笼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继续生产销售活动.如果受信 企业在获得贷款后逃避金融机构监管,将这部分资 金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渠道,那么必然产生两 种结果:一种是投资成功,受信企业获得更大的收 益,除抵补生产所需资金外仍有获利.另一种就是 投资失败,所贷款项全部亏损,从而影响企业的再生 产和经营过程,严重者甚至影响整个产业供应链的 正常经营运作.由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下,下 游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承诺付款,当下游企业得知 受信企业将贷款所得资金用于高风险项目后,不管 受信企业投资成功与否,这一信息都很有可能激发 下游核心企业的违约动机,最终金融机构成为最大 的受害方.而逆向选择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事前 行为.当供货方及上游中小企业知道自身产品存在 质量问题,很可能因此遭到购货方退货而无法收回 货款,这种情况下,供货方便会选择在交易对方发现 货物存在问题前申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从而将收 款风险转移给金融机构.或是供货方可能计划退出 该专业领域,或者说退出该供应链,那么这时候交易 各方的博弈便是一次博弈,信息的知悉方即供货方 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由此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当手 段牟取利益.
其二,信用风险.包括核心企业拖欠款项及与 受信企业合谋.核心企业由于自身原因违背付款的 承诺,不及时还款.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向下游核心 企业追偿,在追偿无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受信的中 小企业追回贷款.由于中小企业一般没有闲置资金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论供应链金融下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风险及其防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