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7年度网络在线学法考试·公职人员试卷
单选题:共25题,总分50多选题:共10题,总分20判断题:共15题,总分30
1、(单选题)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关于公民环境保护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B.公民应当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C.公民应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D.《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2、(单选题)下列关于《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 A.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无关利益方无权起诉
B.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三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D.经登记的社会组织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3、(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A )的生产和使用。 A.清洁能源 B.可再生资源
C.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 D.新能源 4、(单选题)根据《信访条例》规定,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 A)。
A.不予受理,并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B.直接办理
C.转送有关行政机关 D.不予理睬 5、(单选题)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该如何处罚?(D ) A.直接撤职 B.开除处分
C.责令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 6、(单选题)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B ) A.4月22 B.6月5日 C.12月22日 D.8月3日 7、(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A)。
A.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B.按日连续处罚
C.追究其刑事责任
D.按日连续处罚且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8、(单选题)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 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9、(单选题)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A)。
A.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B.报经有关部门批准,责令其停业、关闭 C.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0、(单选题)《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 A )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A.应急物资储备 B.物资储备
C.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D.救灾物资储备 11、(单选题)《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概念指的是哪些方面?( A )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C.工业环境与农业环境 D.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 12、(单选题)我国应急管理的主要负责者是( A )。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军事机关 D.立法机关 13、(单选题)《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A )。
A.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 B.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普通事件 C.非常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 D.非常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普通事件 14、(单选题)下列关于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D )。 A.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B.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C.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
D.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应予罚款,但不得公告 15、(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C )下达,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A.本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6、(单选题)根据《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从哪级人民政府开始设立?(B ) A.市 B.县 C.乡 D.省 17、(单选题)下列下列哪些主体应该对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职责的承担法律职责?(C )。
A.所有的行政机关 B.专门的信访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D.县级以下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18、(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 C )备案。 A.各地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国务院 19、(单选题)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 C)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0、(单选题)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C)。 A.行政处分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21、(单选题)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该如何处理?(A ) A.不得组织实施
B.组织实施后,报国务院备案 C.经国务院批准后可组织实施
D.经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组织实施 22、(单选题)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是(C )。 A.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为主 B.分级负责、级别管理为主
C.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D.统一领导、综合协调为主
2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有权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的部门是( A)。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4、(单选题)国家建立( A)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A.重大突发事件 B.突发事件 C.事故灾害 D.公共安全 25、(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 D),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A.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系统 B.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
C.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措施 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26、(多选题)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有( AC)。 A.进行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过失行为
C.相对人的行为造成损害
D.执法人员与相对人共同造成的损害 27、(多选题)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实施处置时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ABD )。 A.物质资源的准备 B.人力资源的准备 C.个人技能的准备 D.思想技能的准备 28、(多选题)对即将发生或很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捕捉、收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向公众发出警报,并采取前期减缓措施的机制主要包括(ABC )。 A.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建设 B.应急预警 C.危机预控 D.媒体管控 29、(多选题)行政侵权中,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包括(ABCD )。 A.意外事件 B.正当防卫 C.第三人过错
D.行使与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30、(多选题)下列行为中,国家不应负赔偿责任的有(BCD )。 A.某市公安局违法拘留 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立法 C.某市银行违法划拨存款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裁量 31、(多选题)应急管理机关在发出应急预警之后,为了阻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或限制突发
事件的发展,或避免和减轻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而采取的防御性、控制性、保护性措施包括(ABCD)。 A.调集应急资源
B.有重点地强化某些日常工作 C.进行避险指导
D.直接采取避险措施 32、(多选题)我国当前的应急法律体系包括(ABCD )。 A.宪法上的紧急权制度 B.应急管理基本法
C.应急管理单并宣布紧急状态的制度
D. 应急管理相关法及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 33、(多选题)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 ABCD)。 A.侵权主体为国家机关 B.有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C.存在损害事实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34、(多选题)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的统一领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CD ) A.定期听取信访部门工作的汇报,认真分析本地区的信访形势,研究部署信访工作 B.及时研究解决重大的信访问题
C.明确分管信访工作的负责同志和领导班子成员各自的信访责任
D.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与制度,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
35、(多选题)下列行为中,国家不负赔偿责任的是( CD) 。 A.某乡长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借口超生将其仇人拘禁 B.某警察在讯问调戏妇女的张某时将其踢伤
C.李某在某机关违法作出没收其财物决定时愤而将该财产毁掉 D.铁路行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 36、(判断题)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B A.对 B.错 37、(判断题)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公务员,予以辞退。A A.对 B.错 38、(判断题)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A A.对 B.错 39、(判断题)领导成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予以审批。B A.对 B.错 40、(判断题)保守国家秘密法明确规定,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可以涉及国家秘密。B
A.对 B.错 41、(判断题)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A A.对 B.错 42、(判断题)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可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B A.对 B.错 43、(判断题)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予以辞退。B A.对 B.错 44、(判断题)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只能交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B A.对 B.错 45、(判断题)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公民不应当知悉的事项。B A.对 B.错 46、(判断题)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A A.对 B.错 47、(判断题)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A A.对 B.错 48、(判断题)公务员违纪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A A.对 B.错 49、(判断题)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A A.对 B.错 50、(判断题)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烈士家属的抚恤和优待。A A.对 B.错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内蒙古2024年度网络在线学法考试(92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