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杂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7%,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思路导引
下面来全面、准确的分析材料。
第一句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大话题。所以,从理论上讲,至少考生围绕青少年价值观问题作文章,就不算跑题。
接下来“例如”领起的第二个大长句,列举了当
代青少年中的一部分,针对“①公共场所大声喧哗”、“②公共汽车上不让座”、“③过马路闯红灯”、“④竞争可以不择手段”、“⑤诚实意味着吃亏”等五种明显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表示“难以评价”的比例,其中高者如⑤33.8%,低者如③15.2%。 假如考生读题至此就心中窃喜,匆忙中止,以为简单之极,草草确定立意,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加以剖析、批判甚至抨击,算不算跑题呢?恐怕也不能算跑,因为毕竟没有脱离材料并且还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大话题之内,何况多半还会自然暗合下文中第一个“有人认为”;但这样写肯定有些偏,因为材料还没完,还只在列举现象阶段。如果只就其中一点而非整体做文章,便等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接下来的三个“有人认为”才是材料的核心所在。正是这三种不同评价,尤其是第三种,藏着出题者的良苦用心和机关设置。完全可以说:哪种评价都是一种现成的观点和角度,考生选写哪个,都应是切合题意的。这么简单的是非对错竟有四分之一左右的青少年表示“难以评价”,这不是“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又是什么?然而正因为持此看法的年轻人只有四分之一左右,所以又恰恰说明“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
相较而言,第一个和第二个比较容易把握,而且
彼此是一反一正、手心手背的关系;但第三个就不那么简单了。肯定有不少考生非常想选择第三个角度,而且这的确是一个可以出奇出新的角度。只是这个观点的表述需要更加精确而辩证的语言技巧,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得心应手的材料也不是很多。
那么到底该怎么证明该组数据“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呢?我想恐怕得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说。一是正因问题太过简单,所以不屑回答或故意模棱两可,以显个性和叛逆;二是凡事均应辩证看待,宜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简单肯定或否定,以显其思想的成熟;三是“负面新闻”看得多,事实证明诚实真的意味着吃亏,“以不正当手段竞争”确实常常获胜得利,因此才说“难以评价”,以显其看法的清醒和多元。
如果有人写“横看成岭侧成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样呢?虽然这的确是材料中包含的一个侧面和角度,但显然是片面而次要的。出题者显然不是想让你借此谈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类的认识论哲理及多元审美观;其真正意图,还是借此查验考生的道德认知和思辩水准。假如你从此切入并转向如何正确看待和综合评价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问题,倒是不跑不偏。 综上所述,大致可确定如下角度:
1.主要批评少部分青少年价值判断的模糊甚至
错误;
参考文题:难以评价,还是不明是非;是非善恶,自在人心??
2.主要赞扬大多数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心灵阳光、积极向上;
参考文题:捧一轮生命的朝阳;令人刮目的90后 ??
3.主要肯定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独立、观念多元、思维活跃、个性鲜明;
参考文题:是非不明,还是观念多元;我们这一代??
4.综而论之,一篇中囊括上述三方面观点,尽量做到辩证。
参考文题:一言难尽“90后”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文体方面,议论说理当是首选;写记叙文,编故事——如创设课上回答问卷调查时的情境,摹写当时大家的不同心理、心态,也应不错;书信体也应是合理的选择。
通过所给的材料我们可看出,命题人给了三个角度——社会公德的价值判断、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以及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认知,都是可以用来构思立意的。然而,选择哪一个角度这要取决考生的认识问题的深度和行文水平,取决于考生对社会
的接触和考场上理智的取舍。
优文展示:
1、难以评价,还是不明是非(评分60分)
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显示,针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诚实意味着吃亏”等五种明显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人表示“难以评价”。其比例高者达33.8%,低者也占15.2%,真令人大跌眼镜。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部分年轻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价值观上出了什么问题?说什么“难以评价”?分明是对错不分、是非不明、美丑不辨!五种现象,明显失德失范,一目了然,怎么就“难以评价”?不排除极少数受调查者不太严肃或故意显酷,但这至少说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存在谬误甚至扭曲。
可以说,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汽车上占座、抢座、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这些都是国人饱受诟病的“恶习”,据说在国际上影响都很是恶劣。比如说,一个很大的法式餐厅,非常安静,放着优美的音乐,很多人在进餐,都在轻声细语地交谈。但只要有中国游客一进去,立即就会产生爆炸性效果——肆意喧哗,吵声震天,很快成为众人怒目的焦点。他们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作文讲评 讲解:“道德缺失”时评评讲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