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网上作业(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 结构性 C. 运动 D. 客观实在性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0.0)

21. 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标准答案:ABD A.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22.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标准答案:ABD A.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 D.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3.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途径和条件是:() 标准答案:ABC A. 认识规律 B. 尊重规律 C. 利用规律 D. 改变规律

24.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标准答案:ABD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5. “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标准答案:AB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先天感性直观形式 26. 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标准答案:BC A.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心外无物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7. 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标准答案:ACD A.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 万物皆在我心中

C. 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D. 理在气先

28. 下列体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辩证关系的有:() 标准答案:ABCD A.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B. 人可以借助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事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

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

C. 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五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 自然规律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9. 辩证的否定是:() 标准答案:ABCD A. 事物自我的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30.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标准答案:ABCD A. 意识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B.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 意识活动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 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活动的控制

您已经完成本次练习

总 分 是非题 单选题 多选题 0.0 分 0.0 分 0.0 分 0.0 分 注:您答错的题已经用红色标注

一. 判断题 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

1.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标准答案:对 2.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标准答案:对 3. 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标准答案:错

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标准答案:对 5.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标准答案:对

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标准答案:对 7.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 标准答案:错

8.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标准答案:对

9. 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标准答案:错

10.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5分。 (得分:0.0)

11.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 标准答案:D A. 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B. 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C. 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D. 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12.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标准答案:B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3. 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标准答案:B

4.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

6.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

A. 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B. 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C. 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D. 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14.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标准答案:D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5. 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 标准答案:C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1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标准答案:B A. 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认识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标准答案:D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18. 认识论是研究() 标准答案:D A. 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B. 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C. 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D. 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19.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标准答案:D A. 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B.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 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 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 标准答案:B A. 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B. 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 是不是具有绝对性 D. 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0.0)

17. 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

21.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

受“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标准答案:ACD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2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标准答案:ABCD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C.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

D. 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标准答案:ABD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 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 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25.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标准答案:ACD A. 理论脱离实际 B. 经验论 C. 教条主义 D. 唯理论 准答案:ABC

A. 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 人们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 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 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 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28. 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真理和价值关系的有:() 标准答案:ABCD A.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两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基本活动 B. 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互为前提 C. 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D. 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共同的检验标准

29.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标准答案:CD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22.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标准答案:BCD

24.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

26.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27.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标准答案:AC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马克思网上作业(2)在线全文阅读。

马克思网上作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0946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