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旅游景区容量超载现象探析
[摘 要]“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刺激了人民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让人们在享受旅游快乐的同时帮助经济复苏,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但同时,“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旅游秩序混乱,游客怨声载道,这是景区容量超载带来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闲暇时间调整和景区预约、限客、预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希望为缓解景区容量超载现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十一”黄金周;旅游景区;容量超载
1 景区容量超载现象
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据新华社报道,来北京旅游的游客数量达到了高潮,北京市重点的21个景点游客量同比增长了51.5%,洛阳龙门石窟共接待了3万游客,泰山接待游客量达到6万多人,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的游客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这个黄金周内,全国较多的景区都出现游客量超出旅游景点承受能力的情况。而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3.3%)。
上述现象属于景区接待容量超载问题,所谓的景区接待容量超载是指景区所承受的旅游者或活动量超过其极限容量。景区容量超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旅游景点的游客过多会使交通不便,游客的观赏心情受到影响,对旅游景点的印象也会十分不好,最重要的是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之所以出现景区“爆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 景区容量超载的原因
2.1 空闲时间不足
空闲时间就是人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可以不用工作,将时间自由使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旅游、读书等,空闲时间都是轻松而惬意的。闲暇时间是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享受或消磨的时间,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每日的闲暇时间、周末、法定节假日、带薪假期等。其中的法定节假日、带薪假期等决定了人们能否参加旅游行动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的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假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成为造成景区容量超载的主要原因。
一是法定节假日总量不够,结构不合理。有人认为旅游者明知会出现井喷还出游并不理性,形成旅游客观条件之一的就是闲暇时间,目前游客出游的时间窗口主要集中在两长四短几个假期(春节、国庆、元旦、清明、端午、中秋)。以前人们仅在春节、“五一”和“十一”能够享受到假期,在2008年以后,国家将“五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十一”黄金周旅游景区容量超载现象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