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的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84、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 (√)
85、公司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逐层签定安全合同,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全员业绩考核。 (×)
86、公司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排污实际层层分解排污指标。(×) 87、公司及各单位应在本单位范围内公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为保密起见应尽量减少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88、各单位开具排污单后,由受委托方自行处置污染物。(×) 89、排放污染物的单位要依法开展排污申报、办理排污许可证并缴纳排污费,禁止无证排污。如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发生变化,应在年度排污计划中提出排污申报变更。 (×)
90、设备清洗时产生的含油废水可在厂区内挖掘收集坑作为临时储存作业废水场所。 (×)
91、固体废弃物应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利用或回用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处置。(√)
92、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对危险废物充分回收和安全合理利用;应自行或者委托有相应经营类别和经营规模的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回收、利用、处置,不得擅自倾倒、堆放。(√)
93、各单位在无相应环境污染设施或设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接收污染
物种类、浓度、数量超出设施设计能力的废弃物。 (×) 94、准驾证发放范围为各单位专职驾驶员。( √ )
95、在生活、生产基地停车场停放车辆必须遵守车头一律向驶入方向停放。( × )
96、公司员工岗位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由交警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公司不再调查处理。( × )
97、危险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必须标明危险品名称、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技术说明。( √ )
98、公司《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废弃危险品的处置实行统一招标、集中处置的原则。各单位应妥善收集、储存废弃危险品,严禁相忌性危险品混放或接触。( √ )
99、涉硫作业人员应参加防硫化氢危害的专项培训,掌握防硫化氢危害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熟知所在作业区域逃生路线和安全区域。( √ )
100、公司《民用燃气设施管理规定》要求供气单位与用户签订供用气安全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向用户发放《燃气安全使用手册》。 ( √ )
101、公司《民用燃气设施管理规定》要求燃气使用单位和用户在停止用气后只关闭燃气设备阀门。( × )
102、公司《安全监测和防护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新购置的气体检测仪应具备自检功能且经检定合格,取得检验合格证书方可投入使用。 ( √ )
103、在已断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大量泄漏的情况下,应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具体浓度。( × )
104、在用安全阀进出口管线无截断阀的,必须按本单位设备主管部门批准的作业计划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拆装。 ( √ )
105、设计单位在编制安全专篇时,可以不理会评价单位和政府部门提的项目建议。( × )
106、建设项目完工后,必须经政府部门现场验收通过方可投产或投入使用。( × )
107、职业危害严重项目完工后必须经政府部门现场验收通过方可投产或投入使用。( √ )
108、建设项目开展验收评价工作同时,应开展相关检测、监测,并将结果纳入报告。( √ )
109、外包工程实行总包的,总包单位对施工现场HSE管理负总责。分项承包商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包单位负责。 ( √ )
110、建设单位应对承包商进场施工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验证。若验证不合格,应要求重新培训,两次验证均不合格的禁止入场。( √ ) 111、承包商HSE绩效评估为不合格,取消市场准入资格,纳入承包商“黑名单”,并在公司范围内通报。 ( √ )
112、HSE信息系统用户要保障本岗位业务数据安全,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擅自将用户账号和口令转交他人使用。( √ )
113、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HSE职责和业务分工,按照《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HSE信息系统数据录入要求及时录入和更新HSE信息。( √ )
114、事故单位可用电话口头初报事故,在完成事故调查后以书面报告形式报业务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环保处。( × )
115、发生事故后,责任单位或部门应参与事故调查。( × ) 116、脚手架管理实行绿色和红色标识,“红色”表示脚手架不合格、正在搭设或待拆除,除搭设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攀爬和使用。(√) 117、拆除脚手架时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118、单位交通安全主管领导对本单位交通安全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并不断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
119、凡有使用有效周期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各单位应建立发放、使用、报废等基础信息台帐,安全帽等有使用期限的防护用品必须到期强制更换,不得超期使用。(√)
120、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配备至少2台氧气检测仪。(√)
121、气体检测仪使用后,应及时用水冲洗,避免在其安装点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或挥发性液体。(×)
122、因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整改或防范做事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应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业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3-工程技术类科级干部试题4.25(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