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二标一工区
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京沪高速铁路二标一工区桥梁一大队
2008年8月1日
0
预应力施工教程
1.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
2)《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 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 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5)《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作废)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作废)
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0)《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11)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3.5m<Lp<31.5m,图号:叁桥通(2008)2348(修)-JH(修))
12)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45+70+70+70+45m,图号:叁桥通(2008)2320(修)-JH)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新标准) 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新标准)
1
2.工程简介
2.1预应力设置
跨104国道连续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其中纵横向均采用钢绞线,金属波纹管成孔;竖向采用精扎螺纹钢,铁皮管成孔。纵向预应力为19束一孔,波纹管直径100mm;横向为4束一孔,扁形波纹管70mm×19mm;竖向为25mm精扎螺纹钢,采用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铁皮管厚度不小于0.5mm。
非标现浇梁采用单向预应力体系,金属波纹管成孔。纵向预应力有9束、11束、12束一孔三种锚具,其中9束钢绞线采用直径80mm波纹管;11束、12束的采用直径90mm波纹管成孔。
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抗拉强度标准值σpk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每束由7根φ5mm钢绞线组成,公称直径(外接圆直径)15.2mm,公称面积(受力面积)140mm2,理论重量1.101kg/m,其技术条件符合GB/T5224-2003标准。
纵向预应力锚固体系采用OVM自锚式拉丝体系,两端张拉,一次张拉完一个孔道内所有钢绞线。
连续梁竖向预应力采用φ25mm精扎螺纹钢,公称直径490.9mm2,理论重量4.1kg/m,型号J785,极限强度fpk=980Mpa,屈服强度σ
0.2
=785Mpa,
伸长率σs≥7%,10h松驰率<1.5%。竖向锚固采用JLM型锚具,下端固定在梁内。
横向预应力体系采用BM及BMP锚具及锚固体系,一端固定一端张拉,每次张拉一个孔道内几根钢绞线中的一根。
2
预应力筋管道的固定采用定位筋固定在钢筋骨架上,定位筋间距不大于0.6m,曲线地段不大于0.3m,底板纵向预应力管道设防崩u型筋,锚垫板下方螺旋筋采用厂制成品并保证位置正确。
当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发生冲突时,调整原则是先钢筋、后精扎螺纹钢、然后是横向预应力,保持纵向预应力钢筋管道位置不动。
2.2设计磨阻损失参数
连续梁纵向预应力锚口及喇叭口损失设计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取0.23,管道偏差系数取0.0025。横向预应力锚口及喇叭口损失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取0.26,管道偏差系数取0.003。竖向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取0.35,管道偏差系数取0.003。
现浇简支箱梁纵向预应力锚口及喇叭口损失设计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取0.26,管道偏差系数取0.003。
设计所给张拉力均为锚下张拉力(注意加锚口及喇叭口损失),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
2.3具备张拉的条件
2.3.1连续梁
预应力张拉顺序按图纸要求,每节段砼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且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后进行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时预施应力分阶段一次张拉,预施力应在两端同步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先腹板束、后顶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各节段先张拉纵向再竖向再横向,并及时压浆,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预施应力值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
3
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
为了尽量减少竖向预应力损失,竖向预应力筋采用两次重复张拉的方法,即在第一次张拉完成1天后进行第二次张拉,弥补由于操作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横向预应力张拉时应注意梁段相接处的张拉次序。每一节段伸臂侧的最后一根横向预应力在下一节段横向预应力张拉时进行张拉,防止由于节段接缝两侧横向压缩不同引起的开裂。
2.3.2现浇简支梁
预应力张拉顺序按图纸要求分初张拉及终张拉。初张拉是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80%且3天龄期后进行。初张拉前内模应松开,初张拉完成后方可拆除梁体外模,但需检算仅底板以下的支架是否满足承力要求。在混凝土强度及弹模达到设计值的100%,且混凝土龄期大于14天后进行终张拉。
2.4压浆
张拉完成后应在两天内进行管道压浆,压浆前管道内杂物及积水要清除干净,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0min,浆体水胶比不得大于0.33。
压浆管道设置,对腹板束、顶板束在0#段管道中部设三通管,中跨底板在合龙段横隔板附近管道设三通管,边跨底板束在距支座约10m附近管道设三通管,钢束长超过60m的按相距20m左右增设一个三通管,以利于排气,保证压浆质量。
2.5封锚
4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预应力作业指导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