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操作规程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④主要涉及岗位:研磨机岗位
3)高温
①产生原因: 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部位有:锅炉、树脂车间等。
②危害程度: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4、职业病防护措施
1)防尘措施
①粉尘制造设备应有效密封,不得向外泄漏粉尘。
②各除尘器应有效备用,在有粉尘产生的工序中,其相应配置的除尘设备应投入使用。 ③在粉尘较多区域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④对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2)防噪声措施
①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②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③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④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防暑降温措施
①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50℃。
②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③现场配备防高温烫伤、防中暑药品。
④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
⑤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5、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1)粉尘
①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②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③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④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2)噪声
①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②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3)高温
①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