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而手机带来的相关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手机的辐射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手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一般来说,手机待机时辐射较小,通话时辐射大一些,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最大,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这些辐射有可能改变人体组织,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人们在接电话时最好先把手机拿到离身体较远的距离接
通,然后再放到耳边通话。此外,尽量不要用手机聊天,睡觉时也注意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莫把手机挂胸前许多女孩子喜欢把手机挂在胸前,但是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的电
磁波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
对家中具体的电器设备防护分为: 一、微波炉
警惕指数:★★★★★
微波炉利用微波具有热效应这一特征,达到加热、煮熟食食品的目的。研究表明,微波炉所产生的强电磁波严重超标可能会诱发疾病。 应对方法:
1、微波炉在开启后最好离开一米左右.
2、经常用微波炉烹煮食品可以穿着屏蔽围裙、屏蔽大褂。
3、微波炉在使用6到7年后最好淘汰更新。 二、电脑 警惕指数:★★★ 应对方法:
1、如果不得不长时间使用电脑,应注意及时洗脸。 2、使用电脑应保持端正的姿势,人与电脑屏幕的距离最好保持在70CM以上。
3、电脑后部及两侧的电磁辐射强度不亚于屏幕的强度,要最好保持在120CM以上。
17
4、液晶显示器对人体伤害较小。 三、电视机 警惕指数:★
应对方法:
1、电视机不宜与其他电器摆设得过于集中,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电视机与人的距离至少应在2米以外,不应离屏幕太近。 3、电视机与其他电器最好不要摆放在卧室。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器呢?
18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
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点: 首先,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
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
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
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
此外,城市里中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
量增加,绿地、水体等却相应减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
当然,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这些物质会吸收下垫面热辐射,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进一步升温。
为了降低室内气温和使室内空气流通,人们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而
19
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适感;温度再高还容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气温持续高于34℃,还可导致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气温升高还会加快光化学反应速度,使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影响人体健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热岛效应”呢?
利用绿色植物,减缓城区热岛效应的方法和措施: 绿化建设应遵循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绿化、规划、环保、城建部门联手,使过去的“见缝插绿”变成今天的“规划建绿”。在规划建绿中,依据生态学理论,结合大型城市的特点,逐步形成平面绿化和空间绿化相结合,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化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大型城市绿化发展特色,具体方法和措施如下:
(1)加强绿廊建设 由于道路处于交通污染严重的环境下,更应进一步加强对道路绿化的建设,道路绿化带及河流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特殊的绿廊,直观地看,廊道(绿化带)的树冠阻挡了阳光和风,达成了微环境条件,除改变小气候外,还起分割屏障,连通的作用,
在规划市区外缘,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宽展的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邻县的农田防护林网相联结,在规划市区内,要在居住区、集团之间营造隔离林带,特别是工业区和居住区必须尽可能设置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在这方面,上海市已做了不少努力,提出并着手建设长97km,宽500km的外环线绿化带,并且注意绿色廊道的相互连通。这样,夏季就可以利用绿色廊道引凉风入城,消除一部分热岛,而冬季,大片树林可以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2)在市中心创建大型绿地——“绿心” 大型绿色地带给我们最大的生态效应——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气象专家认为,绿地是城市的天然的“空调”和“空气清洁器”,夏季林区的太阳辐射量为非林区的66%,平均辐射温度可降低14.1%。赤裸的街道气温如40℃的话,公园林地可降低5.64℃,仅为34.36℃。例如,在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卢湾区、静安区是上海“热岛效应”最强的地区,而三区的交汇处更是一直受到气象部门关注的“特高温区”,在此规划建设延安中路大型公共绿地等于为城市打开一扇“天窗”。一期工程竣工后,市气象局对该地块测试表明,在7、8、9三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幼小课堂中和镇明德小学校本教材..(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