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测两河谷降水水汽主要的来源地,并说出输送水汽的盛行风向。
(2)汉江谷地能够成为大西北的“另类”,秦岭作用功不可没,简要说明秦岭所起的作用。
【答案】(1)伊犁河谷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盛行风向为西南风;汉江谷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2)减小冬季风,阻挡风沙,增加冬季温度;抬升夏季风,增加夏季降水;地势起伏大,气候差异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指出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答案】(1)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入海口附近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 (2)原因:黄海南部深海区水温较高。
理由:秋冬季节,与黄海相比,渤海海域纬度较高,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渤海沿海水域水较浅,受大陆影响(或大陆性较强),降温快,水温低;此季节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
(3)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 (4)夏季休渔,合理捕捞;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
(2)说明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
(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4)简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坊的有利条件。
【答案】(1)位于古板块汇合处,断裂发育,岩石破碎;经汉江水的长期下切侵蚀而形成峡谷。
(2)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小,进入峡谷的泥沙少。
(3)兴隆岭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温暖;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黄金峡、酉水溪等谷地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成为东南暖湿气流的通道,水汽更加充足。 (4)山林茂密,原料丰富;河水清澈,水质优良;临近古道,便于外运。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营养价值极高。丰年虾对温度、盐度及溶氧的要求高,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最佳生长盐度为30‰~50‰,溶氧则以接近饱和溶氧为佳。伊朗西北部的乌尔米耶湖属于内陆盐湖,湖里以虾为食的鱼类少,丰年虾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鱼虾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下图为伊朗西北部高原山区的乌尔米耶湖及其周边区域图。
(1)简述乌尔米耶湖丰年虾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2)乌尔米耶湖丰年虾西南多,东北少,试分析其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后,乌尔米耶湖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的原因。
(4)针对乌尔米耶湖丰年虾的生存现状,你是否赞同在湖区继续发展鱼虾加工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乌尔米耶湖为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高;内陆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以虾为食的鱼类少。
(2)西南部气温高于北部,蒸发量大,盐度高,适合丰年虾生长;西南部入湖河流较多,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多,饵料丰富;河水流动使河口附近的溶氧更接近饱和溶氧,适宜丰年虾生长。
(3)过度捕捞造成丰年虾资源日趋枯竭,捕获量不断减少;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蒸发加剧,湖泊急剧萎缩,丰年虾生存环境缩小,繁殖量急剧下降。
(4)赞同。理由:发展鱼虾加工业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丰年虾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可以带动交通运输、冷藏保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赞同。理由:大力发展鱼虾加工业,过度捕捞会导致丰年虾资源枯竭;该湖为高原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继续发展丰年虾捕捞业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9.下图为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站在两湖中间的小山梁上,能够深切感受两湖的不同。玛旁雍错平静祥和,拉昂错风浪涌动;玛旁雍错温柔迷人,拉昂错冷艳惊人。其实,两湖原本为一湖,受气候变化和冰川活动的影响,才被一条狭长的小山丘分开。
材料二 强拉山口的扰邦卡是中、印、尼三国国际贸易第一个中转站的卸货接货点。中国的简易公路已经修到了接货点,可以通行越野车和小型货车,但印度和尼泊尔仍然不通公路,全靠马帮驮运货物。普兰县普兰沟作为普兰商道的重要据点,是中国通往南亚国家的一类口岸,这里的国际边贸交易总是异常火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普兰县城国际贸易市场还将搬迁新址,进一步扩大规模。 (1)结合材料分析拉昂错、玛旁雍错两湖分开的原因。
(2)尼泊尔商人在该贸易途中可能经历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泥石流、滑坡、________。分析此处泥石流的成因。
(3)说明此路段尼泊尔、印度运输工具以马匹为主的原因。 (4)分析普兰商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高考高中专题2综合题题型与突破(高考押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含答(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