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讲义(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而这一地壳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会产生地震波。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7.7级地震,全国多地震感强烈,已导致数百人死亡,地震还触发了距离巴基斯坦海岸几百千米之外的一座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屿。此次地震再次佐证了( ) ①绝对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8

③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 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开展,将是深入影响21世纪人类开展的两大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带有客观规律性。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直接带来社会需求的扩大,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需不振,内需不旺,经济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无疑是中央高层一个重要选择。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性。(12分)

9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4.1 世界的物质性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1、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神创造世界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错。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各种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是本质的东西,我们看到和感觉到的,只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即物质的具体形态。3、BC。BC属于物质范畴。AD属于意识范畴。4、错。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1)承认客观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尊重世界的物质性。

(2)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物质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物质不同于物质具体形态。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既有物质现象,又有意识现象,所以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并非都是物质。

探究一【误区警示】误区1:物质是客观的,不可认识的。

评析: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可知的。 误区2: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评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除此之外,物质再无其他特性 误区3: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评析:物质反映了事物的共性,是事物的本质。所以物质藏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之中,并通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呈现出来。所以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物质具体形态。 探究二:(1)反物质的存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 (2)①这种观点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是正确的,因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这种观点否认社会的客观性是错误的,因为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客观的。③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当堂检测案】1.B 2.B 3.A 4.C

5、(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关注民生是维护

10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关注民生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切实维护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政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4)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政府关注民生,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加速小康社会进程。

2.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错。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刻舟求剑”只看到了相对静止,否认了绝对运动。4、错。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和消灭,人类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5、规律具有客观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尊重规律。但是,事情的成功还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1)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看到了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没有认识到相对静止的存在,犯了不可知论。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即强调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承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3)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导致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探究一【误区警示】误区1:运动是世界的存在方式和本原。 评析:运动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误区2: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评析: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探究二:(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认为人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是错误的。

(2)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能够加强灾害监测预报是认识和把握规律的表现。

(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人们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减轻受灾害损失是充分利用规律的结果。

11

探究二【误区警示】误区1:规律是一种联系,联系就是规律。

评析: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是规律。

误区2: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高考高中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讲义(3)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讲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481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