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总复习步步高资料学案 (39)(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设l1、l2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A为一点,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若l1?α,l2∩α=A,则l1与l2必为异面直线; ②若l1∥α,l2∥l1,则l2∥α;

③若l1?α,l2?β,l1∥β,l2∥α,则α∥β; ④若α⊥β,l1?α,则l1⊥β. A.0 B.1 C.2 D.3

5.若直线a,b为异面直线,则分别经过直线a,b的平面中,相互平行的有( ) A.1对 B.2对 C.无数对 D.1或2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6.(2011·秦皇岛月考)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

7.(2011·大连模拟)过三棱柱ABC—A1B1C1的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1A1平行的有______条.

8.

如图所示,ABCD—A1B1C1D1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M,N分别是下底面的棱A1B1,

a

B1C1的中点,P是上底面的棱AD上的一点,AP=,过P,M,N的平面交上底面于PQ,

3

Q在CD上,则PQ=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8分) 9.(12分)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M、N分别是BC和A1B1的中点. 求证:MN∥平面AA1C1C.

10.(12分)(2010·湖南改编)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 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

11.(14分)

(2011·济宁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DA⊥平面ABE,AE=EB=BC=2,BF⊥平面ACE,且点F在CE上.

(1)求证:AE⊥BE;

(2)求三棱锥D—AEC的体积;

(3)设点M在线段AB上,且满足AM=2MB,试在线段CE上确定一点N,使得MN∥平面DAE.

学案43 空间的平行关系

自主梳理

1.平行 相交 在平面内 平行 相交 2.(1)公共点 (2)a∥α (3)a∥β 3.a∥l 4.平行 相交 5.(1)公共点

(3)α∥β 6.a∥β a∥b 7.(1)a∥b (2)α∥β 自我检测

1.D 2.D 3.A 4.C 5.面ABC和面ABD 课堂活动区

例1 解题导引 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一般可考虑证线线平行或证面面平行,要充分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

证明

如图所示,作PM∥AB交BE于M,作QN∥AB交BC于N,连接MN. ∵矩形ABCD和矩形ABEF全等且有公共边AB,∴AE=BD. 又∵AP=DQ,∴PE=QB, 又∵PM∥AB∥QN, PMEPQNBQPMQN∴=,=,∴=. ABEADCBDABDC

∴PM綊QN,∴四边形PQNM为平行四边形, ∴PQ∥MN

又MN?平面BCE,PQ?平面BCE, ∴PQ∥平面BCE.

变式迁移1 证明 取PD中点F,连接AF、NF、NM. ∵M、N分别为AB、PC的中点,

11

∴NF綊CD,AM綊CD,∴AM綊NF.

22

∴四边形AMNF为平行四边形,∴MN∥AF. 又AF?平面PAD,MN?平面PAD, ∴MN∥平面PAD.

例2 解题导引 面面平行的常用判断方法有:

(1)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关键是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

证明 方法一

如图所示,连接B1D1、B1C.

∵P、N分别是D1C1、B1C1的中点, ∴PN∥B1D1. 又B1D1∥BD, ∴PN∥BD.

又PN?面A1BD, ∴PN∥平面A1BD.

同理MN∥平面A1BD.又PN∩MN=N, ∴平面MNP∥平面A1BD. 方法二

如图所示,连接AC1、AC.

∵ABCD—A1B1C1D1为正方体, ∴AC⊥BD.

又CC1⊥面ABCD, BD?面ABCD,

∴CC1⊥BD,∴BD⊥面ACC1, 又∵AC1?面ACC1,∴AC1⊥BD. 同理可证AC1⊥A1B, ∴AC1⊥平面A1BD.

同理可证AC1⊥平面PMN, ∴平面PMN∥平面A1BD. 变式迁移2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PG1、PG2、PG3并延长分别与边AB、BC、AC交于点D、E、F,连接DE、EF、FD,则有PG1∶PD=2∶3,

PG2∶PE=2∶3,∴G1G2∥DE.

又G1G2不在平面ABC内,DE在平面ABC内, ∴G1G2∥平面ABC. 同理G2G3∥平面ABC. 又因为G1G2∩G2G3=G2, ∴平面G1G2G3∥平面ABC.

PG1PG222

(2)解 由(1)知==,∴G1G2=DE.

PDPE3311

又DE=AC,∴G1G2=AC.

23

11

同理G2G3=AB,G1G3=BC.

33

∴△G1G2G3∽△CAB,其相似比为1∶3, ∴S△G1G2G3∶S△ABC=1∶9.

例3 解题导引 近几年探索性问题在高考中时有出现,解答此类问题时先以特殊位置尝试探究,找到符合要求的点后再给出严格证明.

(1)证明 连接AC,过点C作CE⊥AB,垂足为E. 在四边形ABCD中,AD⊥AB,CD∥AB,AD=DC, ∴四边形ADCE为正方形. ∴∠ACD=∠ACE=45°.

1

∵AE=CD=AB,∴BE=AE=CE.∴∠BCE=45°.

2

∴∠ACB=∠ACE+∠BCE=45°+45°=90°. ∴AC⊥BC.

又∵BC⊥PC,AC?平面PAC,PC?平面PAC,AC∩PC=C, ∴BC⊥平面PAC.∵PA?平面PAC,∴PA⊥BC. (2)解 当M为PB的中点时,CM∥平面PAD.

取AP的中点F,连接CM,FM,DF.

1

则FM綊AB.

2

1

∵CD∥AB,CD=AB,

2

∴FM綊CD.

∴四边形CDFM为平行四边形.∴CM∥DF. ∵DF?平面PAD,CM?平面PAD, ∴CM∥平面PAD.

变式迁移3 解 当Q为CC1的中点时,平面D1BQ∥平面PAO. ∵Q为CC1的中点,P为DD1的中点,∴QB∥PA. ∵P、O为DD1、DB的中点, ∴D1B∥PO.

又PO∩PA=P,D1B∩QB=B,D1B∥平面PAO,QB∥平面PAO, ∴平面D1BQ∥平面PAO. 课后练习区

1.A [①、②、③错,④对.]

2.D [注意命题之间的相互推出关系;易知选项D中,若两直线平行,则其与m所成的角相等,反之却不一定成立,故a、b与m所成的角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D [A不正确,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条件知缺少条件b?α;B不正确,由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条件,因a、b未必相交,而可能为两条平行直线,则α、β未必平行;C不正确,因有可能b?β;D正确,由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正确.]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高考高中2024高考总复习步步高资料学案 (39)(2)在线全文阅读。

2024高考总复习步步高资料学案 (39)(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585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