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在t=0时将电键闭合,同时将质量为m1=0.4kg、电阻R=2Ω的导体棒MN从aa′位置由静止释放,求导体棒MN滑至位置bb′时的速度大小。两棒均与导轨垂直,重力加

2

=0.6,cos37°=0.8。 速度g取10m/s,sin37°

(2)当导体棒MN进入磁场时,立即断开电键、解除PQ锁定,假设磁场范围足够大,MN棒能两次达到匀速运动状态,求导体棒MN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达到匀速时所产生的焦耳热。

(3)导体棒MN第二次达到匀速时,若MN突然被锁定,PQ还能再向前滑动多远。

8

26.(14分)亚氮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消毒剂,它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aCl并

放出C1O2,C1O2有类似Cl2的性质。某兴趣小组探究亚氯酸钠的制备与性质。

Ⅰ.制备业氯酸钠

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从进气口通入足量C1O2,充分反应。 (1)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的作用是 。 (2)装置A中生成NaC1O2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从装置A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则主要操作有减压蒸发浓缩、降温

结晶 、 干燥等。 Ⅱ.探究亚氯酸钠的性质

停止通ClO2气体,再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①,打开止水夹②,向A中滴入稀硫酸。

(4)开始时A中反应缓慢,稍后产生气体的速率急剧加快,请解释可能的原因 。 ....(5)B中现象为 。

(6)实验完成后,为防止装置中滞留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再次打开止水夹①, 。

27. (15分)钴被誉为战略物资,有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以水钴矿 (主要成分为Co2O3、

CoO、CuO、Fe2O3、CaO、MgO、NiO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Ⅰ.“酸浸”

(1)钴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综合考虑成本,应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 ;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 。

9

(2) Co2O3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SO4,化学方程式为 。 Ⅱ.“净化除杂”分三步完成:

(3)除铁:加入适量Na2SO4固体,析出淡黄色晶体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离子方程式为 。

(4)除钙、镁:加入适量NaF,当Mg2+恰好完全被除去(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1)时,

c(Ca2+)= mol·L1 (取两位有效数字)。已知:

Ksp(MgF2)=7.4×10

-11

, Ksp(CaF2)=1.5×10

-10

(5)除铜:加入适量Na2S2O3,发生反应

2CuSO4+2Na2S2O3+2H2O=Cu2S↓+S↓+2Na2SO4+2H2SO4,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Ⅲ.“萃取和反萃取”

(6)“水相①”中的主要溶质是Na2SO4和 (写化学式)。

(7)实验室称取100g原料(含钴11.80%),反萃取时得到浓度为0.036mol·L1的CoCl2溶液

5L,忽略损耗,钴的产率= (产率=产物中元素总量?0)。

原料中该元素总量28. (14分)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可采用强氧化剂氧化脱除、热分解等方法处理氮

氧化物。 Ⅰ.已知:

(1)写出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 。

10

(2)在反应2中,NO2的初始浓度为0.1mol·L1,反应为NO2+S2O82+2OH--

NO3

+2SO42+H2O。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O2的脱除率与过硫酸钠(Na2S2O8)初始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比较a、b点的反应速率:va逆 vb正(填 或“>”“<”或“=”)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已知90℃时,Kw=3.6×10

-13

,若b点对应

的PH为12,则该温度下K= (保留一位小数)。 (3)工业电解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液制备过硫酸钠 (Na2S2O8),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Ⅱ.N2O在金粉表面发生热分解:2N2O(g)=2N2(g)+O2(g) ΔH。 回答下列问题:

(4)已知:2NH3(g)+3N2O(g)=4N2(g)+3H2O(1) ΔH1

4NH3(g)+3O2(g)=2N2(g)+6H2O(1) ΔH2 ΔH= 。(含ΔH1、ΔH2的代数式)

(5)某温度下,测得c(N2O)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己知瞬时反应速率v与c(N2O)的关系为v=kcn(N2O) (k是反应速率常数),则k= ,n= .

29.(10 分)将甲细菌提取物(含 A、B、C、D 四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和活的乙细菌混合

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培养基中分离出了活的甲细菌。在无法对上述四种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前提下,为确定 A~D 中是哪种物质能使乙细菌转化为甲细菌,请根据题意设计相关实验,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1)设计思路

(2)预期结果

(3)结论

30.(10 分)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对大棚豌豆苗细胞代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请回答。 (1)光照和 CO2 浓度等条件适宜,持续低温处理后,叶片内蔗糖合成量明显减少。

其可能的原因是 。

11

(2)温度对豌豆苗的有氧呼吸有很大影响。当从 25℃降到 0℃并持续 3 小时后,有氧呼吸速

60℃,持续 5 小时后,豌豆苗的呼吸速率为零,率变化趋势是 。当温度为 原因是 。

(3)探究黑暗条件下温度和持续时间对豌豆苗 CO2 的产生量影响的一组对照实验中,请设计

一个表格用于记录相关数据。(注:温度值为 15℃和 35℃;培养时间为 5h 和 10h) 。31.(8分)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某物质(X)对突触传递功能的影

响。

(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 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

质释放,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一般地说,神经递质与激素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点是 。

(2)Glu 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

Glu 受体抑制剂、物质 X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 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结果表明,X 对突触传递所起的作用是 。 (3)科研人员用 Glu 和 Glu+X 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

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 X对 (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深圳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3)在线全文阅读。

深圳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597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