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 高人: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6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 B.“烟雨”两句写烟雨弥漫凄迷,无情地阻断了青山的脚步,使其无法前来。 C.“人言”两句是词人借用人们的一种说法,说人的头发总因愁苦而变白。 D.结尾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
(2)“联翩万马来无数”化静为动来写山,颇具情趣。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景仁《都门秋思》)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3)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4分) 答: B组
1.(2018朝阳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12分)
小寒食舟中作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帽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强饮”一词是痛快豪饮的意思,表明诗人晚年要纵酒人生。 B.颔联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感,春来水涨,江流浩瀚,自己却老眼昏花。 C.颈联生动描绘舟中、江上之景,蝶鸥往来自如,蝴蝶翻飞,白鸥飞翔。
7
②
①
D.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2)杜甫的诗句写愁情时,常常境界阔大,如“云白山青万馀里”。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愁”的原因。(6分)
答: 2.(2017海淀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12分)
鹭 鸶 来 鹄
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鹭 鸶 刘 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
[注] ①顶丝:头顶上细长的羽毛。②紫阁:鹭鸶居所。③鸾: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两诗均在吟咏鹭鸶中寄寓情怀,来诗聚焦于一幅画面,刘诗则描绘了多个情景。 B.来诗一、二句描写鹭鸶依傍清波、翘足独立、凝神静思的神态,引出了后面的议论。 C.刘诗开篇赞美鹭鸶的品质,中间两联运用拟人、烘托等手法来塑造鹭鸶的形象。 D.刘诗以“摩霄”“苇丛”表现鹭鸶当下的生存环境,用“会”字强调其实现愿望的信心。 (2)刘诗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8
③
②
①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唐庚《春日郊外》) 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
(3)来诗和刘诗笔下的鹭鸶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6分)
答: 3.(2017东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14分)
摸鱼儿·海棠
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 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②潘令: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之美誉。③玉局: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④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⑤漫:莫,不要。
(1)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词中“霜点鬓”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都写出了词人两鬓已白的老态。 B.“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了。 C.词中“无聊赖”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意思相近。 D.本词写海棠初开、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了作者对海棠的深情。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一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专题训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