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期末复习参考(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抗原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MHC分子即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小鼠的MHC即H-2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短臂

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人类的MHC分子又叫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因为人的MHC分子首先在人的白细胞表面发现;

编码HLA的基因也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称为HLA复合体即人类MHC

二、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一)非经典HLA-Ⅰ类基因,HLA-E、F、G,参与免疫调控

(二)抗原加工相关基因,HLA-DO、DM、TAP等,参与蛋白质抗原的加工与提呈 (三)炎症相关基因

1.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TNF、LTA、LTB等 2.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HSP70基因等

3.血清补体成分的编码基因:C2、C4、Bf等

第二节 HLA分子的结构 P96重点看

第八章 CD分子与黏附分子

第一节 CD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多属于跨膜蛋白或糖蛋白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将来自不同实验室所鉴定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

第九章 T淋巴细胞

第二节 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一、 TCR-CD3复合体 1. TCR的结构和功能

2. CD3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三、共刺激因子

1. CD28 ——协同刺激受体

配体: 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 B7-1(B7/CD80)或B7-2(CD86) 作用: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使T细胞充分活化 4. CD40L(CD154) ——协同刺激分子 表达细胞:活化的T细胞

配体:APC或B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

主要作用:与B细胞的CD40结合,促使B细胞活化,增殖

5. CD2绵羊红细胞受体

作用:?与抗原提呈细胞(APC)或靶细胞的CD58结合;介导之间的黏附;促进T细胞活化

其它细节自行添加

第十章 B淋巴细胞

第二节 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1. BCR(B cell antigen receptor) B细胞抗原受体,直接识别天然构象的抗原分子

三、共刺激分子

1. CD40 ——协同刺激受体 表达细胞:表达于成熟B细胞 配体:T细胞的CD40L

作用: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活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辅助分子,使B细胞充分活化

第十一章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 与生俱来,不变(普遍性) - 早期,非特异性 没有记忆性

是抗感染的第一、二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 后天的,可变的(个体性) - 后期, 特异性 具有免疫记忆性 第三道防线

第一节 单核/巨噬细胞 一、来源、分布与特征

其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在血液里称为单核细胞,在组织里称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肺:肺泡巨噬细胞 肝:枯否细胞

脾与淋巴结:游走与固定巨噬细胞 浆膜腔:胸、腹腔巨噬细胞 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 骨:破骨细胞

关节:滑膜A型细胞 二、生物学功能

(一)吞噬及杀伤作用 (二)参与炎症反应 (三)加工与提呈抗原 (四)免疫调节作用

第二节 树突状细胞

其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识别、摄取的加工抗原肽并提呈给T细胞。DC不但参与固有免疫应答,还是连接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纽带,其最大特点是能够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效率高( the most powerful antigen-presenting cell in human body )

三、DC的生物学功能 1.参与固有免疫

2.撮取、加工和提呈抗原 3.免疫激活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

5.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第三节 自然杀伤细胞:一类无典型T、B细胞表面标志和特征的淋巴细胞 主要生物学功能: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或者病毒感染靶细胞)

NK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但可表达多种表面标志,目前将CD3-、TCR-、mIg-、CD56+、CD16+淋巴样细胞认定为人NK细胞

二、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细胞毒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

?①血液中为单核细胞,组织中为巨噬细胞;

?②主要表面受体:PBR,FcR,补体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等; ?③主要功能:吞噬杀伤、炎症反应、抗原提呈、免疫调节; ?④氧依赖性杀菌途径和氧非依赖性杀菌途径 树突状细胞(DC):

?①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始动者;②能活化未致敏T细胞 ?③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④抗原提呈效率高 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

?①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不同于T、B细胞的第三类淋巴细胞;

?②主要表面受体:FcR(ADCC作用);杀伤抑制受体(KIR);杀伤活化受体(KAR) ?③主要功能: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靶细胞

第十二章 固有免疫应答(重点看)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模式识别 PRR的主要特点

①有限多样性:与TCR、BCR不同,非特异性识别 ②非克隆性表达:同一类型天然免疫细胞表达相同PRR ③介导快速生物学反应:immediate reaction 几类重要的PRR

细胞膜型受体(膜分子)

1)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s, MR 2)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 3)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 分泌型受体(膜分子

1)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 2)C反应蛋白

(二)固有免疫细胞识别的分子模式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即PRR识别的配体,是病原体及其产物所共有的、某些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 特性:1、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区分“自己”“非己”; 2、为其生存和致病所必需;

3、是天然免疫成分泛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基础

2.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

组织或细胞受到损伤、缺氧、应激、无菌性炎症、凋亡等因素刺激后释放到细胞间隙或血液循环中的一类物质 如热休克蛋白、高迁移族B,尿酸,肝癌来源生长因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免疫学期末复习参考(3)在线全文阅读。

免疫学期末复习参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601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