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结论……………………………………………21 参考文献……………………………………………………23 附录……………………………………………………………24 致谢…………………………………………………………28
全文1.5倍行距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的调查研究 小四号黑体
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字数300-500字。 摘要:本文将调研的两个语文课例作为论据,从印象式、创造性阅读方面立论。依语文课标为宗旨,与传统的教学作比较,通过印象式阅读,即初读、观察、想象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推测能力;通过创造性阅读,即综合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提取、互动交流与自我展示,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上述论证既是《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初见成效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同时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实践;调查研究 小四号宋体,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字后面无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黑体三号,居中 一、 绪 论 黑体四号,居中 (一)××××××
宋体小四号 ×××××××××××××××,×××××××××××××××××××××××××××××1××××××。××××××××××××××××××××××××××××。 (二)×××××××× 引用脚注示例,上角标:① ××××××2×××××××××,××××××××××××××××××××××××××××××。××××××××××××××××××××。 二、 论文主体
黑体三号,居中 ××××××××××××××,××××××××××,×××××××××××××××××。××××××××××××××××××××××××。
……
三、×××××××× 黑体三号,居中 ××××××××××××××,××××××××××,×××××××××××××××××。××××××××××××××××××××××××。
×××××××××××××,×××××××××××××××××× ××××××××××××××。×××××××××××××××××××××××××××××××××××。×××××××××××××××××××××××××××××××××。
……
标注示例,宋体,六号:① 五、结 论
黑体三号,居中 ××××××××××,×××××××××,×××××××××××××××××××××××××。××××××××××××××××××××××××××××××××××。
×××××××××××××,××××××××××××××××××××××××××××××××。×××××××××××××××××××××××××××××××××。
12
顾毓斌,封思贤.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p56-57
当参考文献是著作时,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黑体小四号,上空一行 出版单位,出版年 参考文献
当参考文献是期刊时,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 [1]陈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J].江西教育.2002(3)
宋体,5号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 [3]Johnson C A, Harlow G E. Guatemala jadeitites and albitites were formed by deuterium-rich serpentinizing fluids deep within a subduction channel [J]. Geology, 1999, 27(7): 629 ……
附 录
黑体三号,居中 ×××××××××××××,×××××××××××××××××× ××××××××××××××。×××××××××××××××××××××××××××××××××。
致 谢
黑体三号,居中,上空一行 ××××××××××××,××××××××××××××。×××××
××××××××××××,××××××××××××,×××××××××××××××××××××××。
宋体,小四号 范文:
老子教育思想要义解读
摘要:老子创立了以“道”、“无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由此老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能悟“道”、弘“道”的“圣人”,教育方法是“行不言之教”。老子还对“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以及师道观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为此,可以从探讨老子的哲学思想入手,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内在要义及其影响进行解读,以分离出其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元素。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要义;解读
如果非要给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找一个“源”的话,那么可以断言,它的根在先秦,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们思想自由,学问广博,共同缔造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高峰———百家争鸣。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汉代以后,在中国人的思
想舞台上,实际上只有一个儒家在表演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思想上的灾难。我们失去了什么?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我们对自由的渴望也失去了。在西方,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明也曾遭到中世纪的长期蹂躏,可是,一个文艺复兴,复兴的不是具体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古希腊、罗马的自由精神。我们的民族就缺乏这种对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以及自由精神的复兴,缺乏对传统的继承。
教育的根也在先秦,萌芽并成长于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头脑里。今天,当传统的以儒家师道尊严思想为底蕴的教育观遭遇重重诘难与困惑时,当各种现代教育理念纷至沓来冲击着我们教育的陈规陋习时,我们不得不再次走近老子,面对老子,赞叹老子。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颇值得我们深思。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的哲学内涵营养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在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都可以品味到它闪光的思想。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它的教育理念、教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实用文档第一种 传统学术型写作指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