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习题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习题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底蕴(yùn) 胆略(lüè) ..负笈(jí) .散射(sàn) .C.契机(qì) .精髓(suǐ) .D.隽永(juàn) .迸射(bèn) .答案 A

解析 B项“散”读sǎn;C项“的”读dì;D项“迸”读b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合璧 涵养 颁奖 名列前矛 B.繁琐 秘诀 夯实 举一反三 C.麾下 辩论 栋粱 因材施教 D.窘相 安祥 贪婪 按步就班 答案 B

解析 A项矛—茅。C项粱—梁。D项祥—详,步—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的朋友开玩笑说,这恐怕是________物理学的幸运。但转过来说,这个抉择又________不是理论物理学的大幸?

(2)今天,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这些事实,我沉重地体会到一个事实,就是我在________一种意义上,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的共同产物。

(3)通过泰勒的指导和________,杨振宁学到了更多的群论知识及它们在物理学上的应用。 A.试验 何曾 不只 治学 B.试验 何尝 不止 自学 C.实验 何曾 不只 治学 D.实验 何尝 不止 自学 答案 D

解析 “实验”指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证。“试验”指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观察。根据语境当选“实验”。“何尝”“何曾”都是副词,两者都用于反问句中,表反问语气。

光明磊落(lěi) . 艰难竭蹶(jué) . 不啻(chì) . 一语中的(dí) . 跻身(jī) . 真知灼见(zhuó) .

B.纨袴(wán) 造诣(yì) ..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发生,“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根据语境,应选“何尝”。“不止”,①指继续不停,②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有“不但”之意,常和“还”搭配使用。根据语境,应选“不止”。“治学”指研究学问。“自学”指不在校从师受业,主要靠自己独立学习。根据语境,应选“自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艾尔逊实验室的两年里,他的动手能力捉襟见肘,暴露了他这方面的不足,被同学们....传为笑谈。

B.那木匠便故意装成莫衷一是的神气,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车盘,正眼也不看我地说:....“不成,不成,要打得赌点输赢!”

C.至于一代宗师费米,杨振宁通过耳濡目染,也深受其影响。 ....

D.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答案 B

解析 A项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B项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不合语境,应换成“无动于衷”。C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D项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______,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______。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①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 ②有利害矛盾产生的强烈冲突 ③崇拜正好表现了人们的心悦诚服 ④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 ⑤后人视反对者的叫骂声为一种赞美之辞 ⑥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 D

解析 根据文段第二句可知,第一个横线处宜填入与“仇恨”相对的词,故第一空宜填入①,由此排除B、C两项。④句“仇恨与辱骂”紧承上句的“恶意辱骂”,故第二空宜填入④,由此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D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

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漂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节选自《杰克·伦敦的悲剧》)

6.选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夹叙夹议。在叙述和描写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的感情态度,这是本文突出的语言特点。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述中,夹杂了议论,点明这些人生坎坷的意义,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

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

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答案 AB

解析 C项王元是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作报告。D项“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说法不正确。E项本文并没有描写他刻苦自学成才的经历。

8.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解析 解答本题,要理解华罗庚的“漫”的含义,分析他的“漫”的具体所指,在数学领域的拓展,分析“漫”对华罗庚取得数学成就的巨大作用,从这几方面归纳总结。 9.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解析 解答本题主要结合第三段中华罗庚教学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10.“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

悔大丈夫”。

解析 本题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本题中华罗庚新解熟语,是出于他对数学研究的独特理解,强调了他认为数学研究的重要精神。答题时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不唯一,也不需要面面俱到。

四、语言运用

11.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谈谈你对金钱的理解。(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组成排比句)

法律是神圣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法律就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有尽真的真理,有尽善的道德,有尽美的事物,可悲的是现在都属于金钱之下,因金钱之有而有,因金钱之无而无了。 答案 (示例)爱情是神圣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爱情就化为乌有 亲情是宝贵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亲情就形同陌路 12.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一句话。

葛朗台——“守财奴”:一生费尽心思占有金钱,不顾亲情,到死都不忘抓金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贾宝玉——“混世魔王”:一生放浪形骸不守礼法,不喜读书,只在胭脂堆里厮混。(言之成理即可)

悔大丈夫”。

解析 本题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本题中华罗庚新解熟语,是出于他对数学研究的独特理解,强调了他认为数学研究的重要精神。答题时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不唯一,也不需要面面俱到。

四、语言运用

11.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谈谈你对金钱的理解。(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组成排比句)

法律是神圣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法律就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有尽真的真理,有尽善的道德,有尽美的事物,可悲的是现在都属于金钱之下,因金钱之有而有,因金钱之无而无了。 答案 (示例)爱情是神圣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爱情就化为乌有 亲情是宝贵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亲情就形同陌路 12.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一句话。

葛朗台——“守财奴”:一生费尽心思占有金钱,不顾亲情,到死都不忘抓金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贾宝玉——“混世魔王”:一生放浪形骸不守礼法,不喜读书,只在胭脂堆里厮混。(言之成理即可)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习题1在线全文阅读。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习题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6465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