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复评报告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督查,督促基层安全管理机制的落实。

2、媒体公众监督:促进委员会、各项目组定期通过简报等形式信息发布渠道发布安全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情况和各组工作开展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事故和伤害信息监测:由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居民就诊的伤害信息及时统计、上报。上级安全职能部门每月向镇提供他们监管、统计的事故和伤害数据。

公共安全设施的监督:由各安全职能部门按照安全监督的隶属关系进行监督,确保正常使用。

6.1.2监测与监督内容 安全社区建设进展情况。 社区内重大的事故和伤害信息。 公共安全社区的运转状态。 重大危险源的管控状态。 6.1.3监测与监督结果的运用

对安全社区建设进展情况的监测与监督结果,用于对安全社区目标计划和各项目组、各项目预防目标和计划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

事故与伤害信息的监测与监督结果,用于向居民群众发布,提醒居民做好预防;用于收集、汇总、分析,作为中期评估的基础数据信息。

6.1.4居民健康和伤害监测网络

镇初步建立了伤害监测体制,具体内容如下:

44

(1)监测内容

各伤害监测点统一使用**镇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印制的《伤害监测调查表》,监测点应指定专人负责录入《伤害监测调查表》,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伤害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户籍,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

②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如伤害发生的时间,患者就诊的时间,伤害发生的地点伤害发生地地点、原因,伤害发生的活动等;

③伤害临床信息:如伤害的严重程度、结局、临床诊断、性质、部位等;

(2)监测渠道

各伤害监测点和医疗监测点将每月的数据上报监测组,监测组每月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监测组根据汇总资料上报安全促进委员会,提交安全促进委员会评议,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并组织召开伤害监测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完善伤害监测工作。

6.2事故与伤害记录

6.2.1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按照“不断干预、持续改进、积极推广”的安全社区工作理念,建设办和事故伤害工作组建立了《社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制度》,对各社区各类伤害进行记录。

6.2.2事故与伤害数据记录

按照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事故与伤害监测工作组制定了《社

45

区伤害与事故监测记录表》,并在事故与伤害记录作了统一的规范,要求记录人员严格规范进行填报,所索取的信息主要为:伤害发生的地点、伤害发生的原因、伤害发生的时间、伤害性质、严重程度等。公安机关、案件部门、消防部门、学校按照行业要求规范记录和填报。

6.2.3事故与伤害数据记录整理分析

由事故与伤害工作组及安全社区建设办根据具体各类事故与伤害记录实际,每年将村、社区上报的记录数据,结合上级部门反馈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将分析材料报相关领导和专项工作组。

6.3预防与纠正措施

镇自创建安全社区以来,针对通过各种方式识别出的事故伤害采取了一定的预防与纠正措施:

1、对事故伤害的整改:各专项组针对安全社区建设各项目组实施过程中发现或反映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对未出现问题的同类单位和场所进行预防宣传,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2、对事故伤害的措施:对辖区内发生意外事故后,立即启动该类事故的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工作,收集事故发生的相关信息,同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组织开展抢险及善后工作;安监部门继续坚持“四大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专项行动开展检查督查工作;公安派出所继续开展治安大巡逻、治安清查行动、交通专项整治等活动;对于同类型事故的预防,按照事故分析报告,下发到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举一反三,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执行,对于不执行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相应的处罚,并督促整改。

46

第七章 评审与持续改进

7.1建立评审制度

根据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镇制定了《**镇安全社区促进项目绩效评审办法》,对镇安全社区建设的计划、目标、措施及效果进行评审。由建设办公室牵头,抽调各成员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审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座谈了解等多种形式,对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找出差距,提出该机措施。 7.2评审方法

1、安全社区干预项目评审方法:每年进行一次入户调查,了解居民诉求变化,对居民安全满意度、安全知识的知晓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2、安全满意度评审方法:通过每年组织的问卷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交通、社会治安、公共场所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安全满意度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在调查中,发现某一方面满意率下降,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3、伤害监测数据评审方法:通过每年社区的伤害检测数据,结果显示,在交通、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伤害发生率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在调查中,发现某一方面上升,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7.3评审结果

经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镇安全社区开展的6个安全领域7个安全项目工作组基本上达到了建设初期制定的安全干预目

47

标。

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通过项目实施,居民和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20%,头盔佩戴率达到90%,交通事故逐年下降,2015年,辖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起、受伤6人,无死亡事故。分别比2011年下降54%、50%和100%,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工作场所安全方面:一是通过预防职业危害项目促进工作,辖区企业职业卫生责任进一步落实,各企业建立健全了各类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生产经营单位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各项职业卫生培训、演练、隐患排查治理,使各类职业危害等到有效的降低,无1例职业病发生。二是动火作业安全促进工作,2011年—2015年未发生1起因动火作业引起的火灾及伤亡事故,动火作业管理更加规范,工人动火作业审批知晓达到100%。

消防方面:通过项目实施,老街消防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完善了消防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了老街防火组织领导机构,落实老街防火责任,建立健全了老街防火管理制度,形成了全民联防工作机构,建立了老街防火应急队伍,配齐配足了老街防火设施设备;消防工作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完善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过对镇辖区实施一系列的消防综合整治,单位、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隐患得到有效排查解决,2015年老街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学校安全方面:通过促进项目的实施,校园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完善了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到教学课程之中,学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今年辖区校园内学生意外伤害数减少了9起,无重大学生伤亡事故发生,学生安全意识、自我防

48

目录

第一章 **镇社区概况 ................................... 1

1.社区内基本情况 .................................................................... 1 1.1区域概况 ......................................................................... 1 1.2人口信息 ......................................................................... 2 1.3辖区社会单位分布 ................................................................. 3 1.4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及商贸业分布 ..................................................... 3 1.5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队伍情况 ................................................... 4 1.6 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改进情况 ........................................................ 5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 7

2.1安全社区建设机构及职责 ...................................................................................................................... 7 2.2工作制度 ................................................................................................................................................. 12 2.3安全社区建设目标和计划 ..................................................................................................................... 13 2.4资金投入和管理保障 ............................................................................................................................. 14

第三章 宣传培训与信息交流 ............................ 14

3.1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 14 3.2信息沟通渠道 ......................................................................................................................................... 14 3.3信息交流 ................................................................................................................................................. 15 3.4社区居民全员参与 ................................................................................................................................. 16 3.5志愿者队伍建设 ..................................................................................................................................... 17

第四章 风险辨识与评价 ............................... 18

4.1诊断分析相关资料来源 ......................................................................................................................... 18 4.2诊断的目的 ............................................................................................................................................. 19 4.3诊断的方式 ............................................................................................................................................. 20 4.4诊断的方法 ............................................................................................................................................. 20 4.5六个领域风险辨识及分析 ..................................................................................................................... 21 4.5.1交通安全事故与伤害基本概况及原因分析 ...................................................................................... 21 4.5.2消防安全事故与伤害基本概况及原因分析 ...................................................................................... 23 4.5.3涉水安全事故与伤害基本概况及原因分析 ...................................................................................... 24 4.5.4工作场所安全事故与伤害基本概况及原因分析 .............................................................................. 25 4.5.5学校安全事故与伤害基本概况及原因分析 ...................................................................................... 26 4.5.6社会治安安全事故与伤害基本概况及原因分析 .............................................................................. 28 4.6事故与伤害辨识及评价结论 ................................................................................................................. 30 4.7**镇开展的工作项目 .............................................................................................................................. 31

第五章 安全促进项目 .................................. 31

5.1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组 ............................................................................................................................. 32 5.2工作场所安全工作组 ............................................................................................................................. 34 5.3消防安全工作组 ..................................................................................................................................... 36 5.4学校安全工作组 ..................................................................................................................................... 38

1

5.5社会治安安全工作组 .............................................................. 40 5.6涉水安全工作组 ..................................................................................................................................... 42

第六章 伤害监测 ...................................... 43

6.1监督与监测 ............................................................................................................................................ 43 6.2事故与伤害记录 ..................................................................................................................................... 45 6.3预防与纠正措施 ..................................................................................................................................... 46

第七章 评审与持续改进 ................................ 47

7.1建立评审制度 ......................................................................................................................................... 47 7.2评审方法 ........................................................................ 47 7.3评审结果 ........................................................................ 47 7.4持续改进计划 ........................................................................................................................................ 49

2

第一章 **镇社区概况

1.社区内基本情况

1.1区域概况

重庆市**区**镇,古称汉东,有正史记载的历史近1400年。**镇位于**南部长江之滨,历为重庆市**区、江津区、四川省泸县、合江县四区(县)交汇的商贸重镇,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镇内1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是渝西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因其突出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自然资源,强大的带动辐射能力,使**享有“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的美誉。

**镇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8.9万,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是**第一大镇。1996年以来,**镇连续14年被评为重庆市试点小城镇,先后获得重庆市重点商贸集镇、中心镇、百强镇、卫生镇、龙眼特色镇和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2014年首届重庆最美小城镇评选活动中,**镇获得十大“最美小城镇”之一称号,2015年1月,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授于**镇“重庆商贸强镇”称号。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镇以建设打造成为**的滨江重镇为奋斗目标,坚持“以港兴城、以港兴业”的发展理念,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港城”的要求,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

(**镇辖区平面图)

1.2人口信息

**镇辖18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8.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 6.8万人、流动人口2.1万人,流动人口占24%。(数据由镇派出所提供)

2

1.3辖区社会单位分布

村居20个。其中:社区2个,村18个。

各类全日制学校14所。其中:中学(初中)5所,小学6所,幼儿园3所。

工贸企业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企业3家,为轻工行业。中小企业9家,分别是轻工4家、建材5家。

人员密集场所25家。其中:宾馆2家,购物商场2家,医院1家,广场1处,车站1个。有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驻军、驻警等单位5家,学校13所。

“九小”场所121家。其中小餐饮 86个;小旅馆4个;小商场5个;小诊所5个;小歌舞娱乐场所6个;小网吧4个;小美容洗浴场所4个;小幼儿园2个;生产加工作坊5个。

危化品经营66家。烟花爆竹常年经营户63户,加油(气)站1家,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经营部2家。

1.4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及商贸业分布

辖区概辖区村居委会 况 辖区面12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农村面积125.7平方公里 积 辖区人口情况 实有人口数 农业人数 非农业人数 辖区人人口总密度 口密度 643.7人/平方公里 8.24万人 4.74万人 2.5万人 城市人口密度 1086.9人/平方公里 农村人口密度 377人/平方公里 3

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校园门口监测,安装安全监测摄像头。

5.4.1.4

干预措施

1、完善组织机构,落实安保责任。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校园安全工作预案,同时每年与教师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共同参与校园周边的安保整治工作。

2、在放学高峰阶段,定点管理,学校每天安排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及值周教师护送学生排队放学,在学校门前进行交通疏导工作。

3、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学生出入校园安全。共花费约3.5万元,安装13个摄像头措施,降低发生在校园周边的治安案件。

4、在校园周边车流量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路段设立减速警示灯,过街斑马线和警示标志标牌等,为学生过街提供安全保障。

5、学校联合城管队针对校园周边社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行整治,杜绝学生乘坐黑车等现象,打击占道摆摊现象。

5.4.1.5

项目实施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2013年辖区校园内学生出入校园事故减少了17起,同比2012年下降70%,无重大学生伤亡事故发生,学生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师生的安全感明显提高。

5.4.1.6持续改进

1、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治理校园安全隐患; 2、加强学校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9

3、加大投入,加强校园整改;

4、加强地面防滑处理和尖锐角防护改造。 5.5社会治安安全工作组

**镇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打工者较多,流动人口相对复杂,但总体情况较好,没有重大的刑事案件,以民事案件为主,为继续深入开展全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切实改变一些地区治安秩序混乱面貌,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社会治安专项工作组研究决定实施防入室盗窃安全促进项目。

5.5.1防入室盗窃安全促进项目项目 5.5.1.1项目背景

**镇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打工者较多,流动人口相对复杂,场镇大部分小区没有物管(开放式小区),各种治安问题突出。近年入室盗窃的案件逐年增加,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给群众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5.5.1.2干预目标

目标:力争实现整治重点地区治安面貌明显改观,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的总体目标。

5.5.1.3干预计划:

1.整治重点地区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打击、查处数明显上升;

2.群防群治队伍壮大,力量增强,保障到位,配合协作密切,防

40

范控制体系更加健全;

3.各类治安隐患、社会不安定因素、治安苗头等得到有效整改、消除和遏制;

4.打击、防范、管理等日常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完善并得到有效坚持和落实;

5.群众满意率和公众安全感均不低于90%。 5.5.1.4干预措施

1、成立了防入室盗窃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法书记徐光彬任组长,分管安全、交通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2、组织开展小区、院落安全防范专项排查。对小区、院落尤其是老式小区进行排查,梳理出治安防范薄弱的小区、院落。

3、组织开展在建工地清查。梳理出辖区在建工地,并组织开展在建工地集中清查,采集在建工地流动人口信息。

4、开展场所集中清查。联合派出所采集场所从业人员信息,检查整治场所防范、消防安全隐患,打击场所内黄赌毒违法犯罪。

5、在社区安装视频监控,更有力地加大了收集入室盗窃的相关证据。

5.5.1.5促进效果

通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加强社区治安环境整治,使镇社区入室盗窃案件下降70%,农村社会治安案件也稳中有降,群众满意率和公众安全感均不低于90%。

41

5.5.1.6持续改进

1、建立建全社会治安管理制度,以建全的制度管理社区,以法治管理人。

2、进一步深化“大调解”工作,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坚持每月一次的综治专干工作例会暨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使矛盾纠纷在镇、村两级得到有效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

3、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对辖区内出现的流动人口犯罪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5.6涉水安全工作组

5.6.1“三无”船舶专项治理安全促进项目 5.6.1.1项目背景

**镇境内长江水道长达15公里,有客运渡船2艘、沙石船10艘、渔船30余艘,各类船舶均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安装gps定位系统,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但存在部分未查获的“三无”船舶,偶尔出现在长江水道。

5.6.1.2干预目标

目标:通过联合机关各科室、镇派出所、区渔业管理站、江津区水上派出所、长江海事处等多部门,集中清理辖区“三无”船舶,规范水上交通次序。

5.6.1.3干预计划:

1、成立“三无”船舶治理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交安办,负责“三无”船舶清理相关工作。

2、建立由镇交安办、安监办、**派出所、区渔业管理站、长江海

42

事处等部门执法队伍。形成执法合力。

3、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形成整治氛围。

5.6.1.4

干预措施

1.张贴“三无”船舶清理事先告知书,提前宣传相关法律规定。 2.召开座谈会,商定有关事宜。 3.集中清理,形成震慑。 5.6.1.5促进效果

清理“三无”船舶4艘,当场焊割“三无”船舶1艘。 5.6.1.6持续改进

“三无”船舶专项治理安全促进项目实施以来,未接到渔民有关“三无”船舶举报,但由于“三无”船舶流动性大,还存在未清理完的“三无”船舶,需要继续加大水上交通巡查力度,掌握“三无”船舶动态。

第六章 伤害监测

6.1监督与监测

6.1.1监测与监督方法

建立安监机构和监测监督制度:一是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二是明确镇各部门及人员岗位安全监管职责;三是在村级设立安监站,,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四是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1、行政监督:镇党政联席每月监督一次安全社区建设情况,督促各项目组落实工作计划。各行政职能部门定期对居委会、各驻地单位

43

2011年港口社区发案案件类型

发案类型 发案数量 所占比例 侵财发案 123 92.5% 八类发案 2 1.5% 其它 8 6% 发案总数 133 100% 2011年港口社区侵财案件类型

发案类型 发案数量 所占比例 入室盗窃 79 64.2% 抢劫 2 1.6% 扒窃 42 34.2% 发案总数 123 100% (数据来源:**镇综治办)

通过镇综治办提供的数据,社会安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入室盗窃为主的侵财类案件持续发生;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频繁发生“法轮功”顽固分子散发、张贴反动宣传资料。但从数据显示,近年入室盗窃的案件逐年增加,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给群众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4.5.6.1诊断结论

通过提供的数据综合分析得出:预防入室盗窃应作为建设重点。 4.5.6.2引发社会安全事故与伤害的主要原因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守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大多都没有防卫能力;社区很多门市晚上无人看守,辖区内没有视频监控,这都给犯罪人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9

4.6事故与伤害辨识及评价结论

通过对上述6个领域采取隐患排查、数据分析、座谈会法等方式进行风险辨识,经**镇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研究,确定了确定了安全社区建设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如下:

重点人群 摩托车驾驶员 老街居民 学生 渔民 制鞋、动火作业生产作业人员 重点场所 村级道路 老街建筑 学校 长江岸线 企业 重点问题 道路交通环境 老街消防安全 出入安全 “三无”船舶 工作场所安全 因而,确定了各项安全促进项目的“两高一脆弱”,具体如下:

项序目号 类别 项目名称 辨识方法 高危人群 高风险环境 脆弱群体 机动车驾危险路段 驶员 老街居民 老街 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员 老人、小孩 1平安驾驶情亲式劝导 数据分析法、 交通 1 座谈会调查法 2 消防 老街促进项目 座谈会调查法 3 学校 出入校园安全促进项数据分析法、 目 座谈会法 学生 学校 小学生 砂石、鞋预防职业危害安全促工作现场检查法、座厂作业人4 进项目、动火作业安生产场所 场所 谈会法 员、动火全促进项目 作业人员 5 涉水 “三无“船舶整治促座谈会调查法 进项目 渔民 长江岸线 企业员工 渔民 30

社会预防入室盗窃 6 安全 安全促进项目 数据分析法 隐患排查法 老弱病残、留守居家 妇女儿童 - - - 4.7**镇开展的工作项目

经镇促委会认真研究,决定重点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涉水安全、学校安全及社会安全等领域开展促进项目。

道路交通安全——平安驾驶亲情式劝导 消防安全——老街消防安全促进项目 学校安全——出入校园安全促进项目

工作场所安全——预防职业危害安全促进项目、动火作业安全促进项目

涉水安全——“三无”船舶专项治理促进项目 社会安全——防入室盗窃安全促进项目

第五章 安全促进项目

年份 领域 道路交通 2012年 促进项目 安全社区促进项目 2013年 2014年 促进项目 促进项目 平安驾驶亲情式劝导(持续改进) 老街消防安全(持续改进) 防入室盗窃安全促进项目(持续改进) 动火作业安全促进项目 2015年 促进项目 平安驾驶亲情式劝导(持续改进) 老街消防安全(持续改进) 防入室盗窃安全促进项目(持续改进) 动火作业安全(持续改进) 平安驾驶亲情式劝导 老街消防安全促消防安全 进项目 学校安全 社会治安安全 工作场所安全

平安驾驶亲情式劝导(持续改进) 老街消防安全(持续改进) 出入校园安全促进项目 防入室盗窃安全防入室盗窃安全促进项目 促进项目(持续改进) 预防职业危害安预防职业危害安全促进项目 全促进项目(持续改进) 31

涉水安全 “三无”船舶专项治理促进项目

5.1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组

5.1.1平安驾驶亲情式劝导安全项目

5.1.1.1项目背景

辖区居民大多以摩托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现有摩托车1000余辆,摩托车驾乘人员普遍安全意识淡薄,无牌无证、不戴头盔、超员、超速、不按道行驶等违规违章现象比较频繁,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摩托车驾乘人员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几率非常大。因此,对摩托车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劝导,提升摩托车驾驶员安全驾行意识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5.1.1.2干预目标

通过项目促进,一是设立6个村交通劝导站、2个企业交通劝导站,着力建设大河、新岸山、江永3个标准化交通劝导站,开展交通劝导;二是在农村家宴的演艺活动中,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小品等娱乐活动中,进一步宣传交通知识;使道路交通事故每年下降20%,无死亡事故发生。

5.1.1.3干预计划

1、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组;

2、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开展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4、在镇道路口规范设置栏杆式劝导服务站3个,村道路口设置劝

32

导服务站6个,企业门口设置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2个。

5、农村一条龙和演艺公司婚丧嫁娶聚会堂口亲情劝导服务队15个。

5.1.1.4干预措施

1、开展朱涨路摩托车大检查。每月至少开展4次交通安全大检查,主要针对安全隐患大的摩托车群体。发现摩托车驾驶有不带头盔的情况,首先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并免费提供爱心头盔,驾驶员在自己购买头盔后将安心头盔归还,时间不超过7天。

2、建立摩托车及驾驶员信息台账,实行动态化管理。镇交安办牵头,组织辖区各村居委员会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入户走访调查的形式,对本辖区摩托车及驾驶员信息进行摸排登记,建立了辖区摩托车及驾驶员信息台账,及时进行动态更新。

3、加强宣传,营造摩托车安全出行氛围。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活动”、“交安行动”、“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等契机,通过标语、宣传单、警示提醒标牌、街头集中宣传、流动宣传车、交通安全劝导站定点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摩托车交通安全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注摩托车安全的良好氛围。

5.1.1.5项目实施效果

通过开展平安驾驶亲情式劝导,在镇道路口规范设置栏杆式劝导服务站3个,村道路口设置劝导服务站6个,企业门口设置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2个、农村一条龙和演艺公司婚丧嫁娶聚会堂口亲情劝导服务队15个。实现了交通事故逐年持续下降。

5.1.1.6持续改进

平安驾驶情亲式劝导安全促进项目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

33

效,下一步将持续做好以下工作:

①落实村居、企事业单位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责任。

②继续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强化摩托车专项整治,提高守法率。 ③适时组织开展摩托车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活动。

5.2工作场所安全工作组

5.2.1预防职业危害安全促进项目

5.2.1.1项目背景

**镇有鞋厂1家,其他涉及职业病的砂石厂、砖厂等行业企业数量共计有10余家,大约有60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如果防护不当,易引发职业病。2011年,我镇组织开展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大部分企业职业危害警标识缺失,未进行职业危害申报,更未开展职业危害检测等职业危害基础建设工作。为此,在工作场所领域中重点促进预防职业危害项目。

5.2.1.2干预目标

目标:规范企业职业健康管理。 5.2.1.3干预计划

1、组织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及普查专项工作。 2、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3、督促企业为职业购买职业卫生劳动防护用品。

4、督促企业认真开展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后的职业卫生健康体检。

5、张贴职业危害警示标志。 5.2.1.4干预措施

34

1、开展职业健康宣传培训。

2、督促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3、督促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岗位人员进行体检。

4、督促企业设置张贴职业危害警示标识、职业危害告知牌,设立警示标牌、标语,发放安全防护口罩,加强通风等健康保护措施。

5、委托有职业健康评审资质的专业机构,对企业开展一次职业危害现场评估。

5.2.1.5实施效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镇企业健康工作得到明显改善,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率100%,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培训落实到位。

5.2.1.6持续改进措施

继续加强企业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强化职工职业卫生安全意识。加强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5.2.2动火作业安全促进项目

5.2.2.1项目背景

辖区有各类生产企业(单位)28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 3 家,建筑施工企业 1家,规模以上工商贸企业2 家,其他小(微)型企业(单位)22家。涉及需经常动火作业的企业有3家,为***,且**易燃易爆物品多,为重点消防安全隐患单位。

5.2.2.2干预目标

1、***按照动火作业审批许可要求100%事先审批; 2、现场作业人员动火作业审批制知晓率达到100%; 3、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5.2.2.3干预计划

35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工人对动火作业危险性的认识。 2、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动火作业审批管理制度,严格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3、加强动火作业安全培训,让动火作业人员自觉遵守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4、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开展动火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消除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5、加强安全监管,处罚动火作业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 5.2.2.4干预措施

1、建立完善本厂动火作业事先审批制度。 2、落实动火作业“谁签字、谁负责”责任制。 3、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及危险识别。 5.2.2.5实施效果

检查发现,***建立了本厂的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印制了动火作业审批单,开展了动火作业事前审批工作。

在现场随机调查了10名工人,对动火作业审批制度知晓率为100%。

5.2.2.6持续改进措施

1、进一步细化动火作业责任制,落实好动火作业现场监管人员 。 2、建立重点区域动火作业审批制,并做好相关的应急防护措施。

5.3消防安全工作组

5.3.1老街消防安全促进项目

36

5.3.1.1项目背景

老街总建筑面积23487.17平方米,其中住宅333户,建筑面积17378.41平方米。砖混结构的仅有86户,建筑面积5346.83平方米,约占总数的23%;其余多为木质结构房屋,居住人员大多为老年人,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救逃生能力差。

5.3.1.2干预目标

切实改善老街消防安全环境,实现老街火灾零目标。 5.3.1.3干预计划

1、完善老街防火体系,落实老街防火责任。 2、提高老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3、完善老街消防设施设备。 5.3.1.4干预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机关各科室、港口社区、村民小组、辖区派出所为成员的老街防火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始终坚持 “宣传与教育并重”的方针。采取逐户登门、逐人宣传,及时把宣传教育落实到位同时,为提高防控能力,**镇还组织防火应急分队开展了1次灭火演练,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防火应急分队队员的灭火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

3、做好执勤,强化巡查检查。港口社区组织消防志愿者及巡逻民警对老街进行不定时巡查,对发现火灾苗头立即处置,并报镇值班室。

4、完善老街消防器材。邀请港桥消防中队,重新规划修建消防栓,切实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37

5.3.1.5项目实施效果

通过项目促进,组织成立以港口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民警为主的消防应急队伍30人,安排做好老街消防安全值守,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知识,新建消防栓7个,消防水管1000余米,居民消防意识进一步提升。

5.3.1.6持续改进

通过四年的努力,老街消防安全工作组,通过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完善消防救援器材、改造老旧电线线路、修建消防栓等措施,巩固加强了我镇老街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切实消除了老街消防安全隐患,将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持续开展。

5.4学校安全工作组

5.4.1出入学校安全促进项目 5.4.1.1项目背景

**镇辖区学校分布情况如下:中学5所(十二中、四明初中、涨谷初中、江永初中、大河学校)、小学7所(广发小学、南华宫小学、四明小学、跃龙小学、江永小学、涨谷小学、大河学校)、民办幼儿园2所(花儿幼儿园、星光幼儿园)。2013年从各学校上报的数据来看,学生发生伤害事故30起,出入学校时段占24起。学校安全事故类型主要是学生出入校园事故,应重点关注学生出入校园安全。

5.4.1.2干预目标

目标: 2013年学校出入校园安全事故下降50%以上。 5.4.1.3干预计划

3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安全社区复评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安全社区复评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705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