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政府的态度( )
A.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B.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禁止设计试管婴儿
D.允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
2.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核苷酸均含有核糖 B.淀粉进入动物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脱氧核糖与果糖都属于单糖
+
3.右图表示水生植物丽藻对K的吸收过程,该过程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4.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孩,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表现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1/4 B.3/4 C.3/8 D.2/3 5.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器 D.细胞质基质
6.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 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
8.高等生物细胞中的内质网和线粒体的膜结构中,共有的主要成分是( )
A.脂肪和蛋白质
1
B.蛋白质和脂类 C.脂类和核酸 D.核酸和蛋白质
9.一对夫妇不是白化病患者,其第一个孩子已确诊为白化病患者.则他们第二胎所生子女中白化病几率是 ( )
A.25% B.50% C.75% D.100%
10.胰岛素可调节血糖浓度,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胰岛素可催化血糖合成糖元
B.血糖浓度居高不下是因为缺乏胰岛素引起的
C.血糖浓度升高时,将刺激胰岛A细胞产生较多的胰岛素 D.如果胰管阻塞,则胰岛素的外排就会停止 11.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时 ④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适当浓度的利尿剂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12.能证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D.细胞全能性的实验
13.香蕉成熟过程中,随着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并转化为还原糖,香蕉逐渐变甜,其呼吸速率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图中符合香蕉内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1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条染色体含有很多个DNA分子 B、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5.如图,甲、乙为大小和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胚芽鞘,其中乙在切下的尖端和下部之间放置一琼脂块,对二者进行相同角度且相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假定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细胞生理活动与未切下的尖端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2
A.甲胚芽鞘所出现的向光弯曲生长现象,能够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如果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不能横向运输,则甲向光弯曲的角度将会大于乙 C.如果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将会影响尖端生长素的合成,但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D.胚芽鞘在生长过程中只受生长素调节
16.能为细胞提供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细胞器是( )
A.中心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17.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18.某一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是200个,则DNA分子中G的数量是( )
A.100 B.200 C.300 D.400 19.运用细胞工程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时,不必要的操作是 ( )
A. 对小动物注射特定抗原 B. 融合并筛选杂交瘤细胞 C. 克隆杂交瘤细胞抗体阳性检测 D. 用胰蛋白酶分散杂交瘤细胞
20.在未受破坏的中生代岩石层找到A生物化石,在新生代岩层中找到B生物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A进化为物种B B.物种A比物种B个体数量少,形体小
C.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D.物种A也可比物种B结构复杂,也可能简单 21.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说明酶具有( )
A、高效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专一性
22.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命系统中分别属于
A、种群和群落 B、种群和生态系统 C、群落和种群 D、群落和生态系统
23.人体内,对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4.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
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变形虫做变形运动 D.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 25.某儿童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医生建议他平时要多食用( )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种皮 D.蛋白质与糖类
26.下列关于基因在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B.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 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双存在
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双存在
27.能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图解是( )
3
28.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29.无废料生产体系是指( )
A.废料一产品 B.原料一产品一废料一产品 C.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 D.原料一产品一废料
30.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试验中,如果材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后(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
31.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上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但是作用不同
D.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
32.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 ( ) A.产生配子的种类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33. 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
4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34.“人与自然”节目中报道,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鹿和七只雌鹿散放到保护区中,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追踪和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了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 B.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
C.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D.该种群数量将会按“J”型曲线一直发展下去
35.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现有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假设他们在产生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A.1/2 B.1/3 C.2/3 D.1/4
二、综合题 36.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对t,B对b)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垂花序为雌花序,不
产生花粉,如图所示。
(1)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雌株的基因 型有_______种。
(2)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植株相间种植,子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F1代中不同株间杂交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F2有几种表现型,其比例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使后代中只含有雌株和雄株且比值相等,在F2 代中应选择怎样的基因型个体作亲本?试用图解说明。
37.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的性质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5
(2)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提高温度,能使A和B的相对运动加快,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B.在动物细胞中B的不饱和程度比植物高
C.该结构的选择透过性与B结构对极性分子的相对不透性和A的载体转运作用有关 D.油分子能迅速通过该结构,是由于甘油能溶于B层结构中
(3)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与此相关的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识别、物质的跨膜运动等与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有关。
(5)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结构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其原因是由于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不同所致。
38.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最多有 条染色体;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 分裂过程中。 (2)细胞①中有 个染色体组,分裂结束后,形成子细胞的名称是 。 (3)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细胞,其基因型是 。
(4)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现性状的概率是 。 39.北极熊以在环绕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狩猎为生。在北极地区主要存在如下的海洋食物链和陆地食物链:
藻类 浮游动物 北极兔 驯鹿 鱼类 北极狐 北极狼 海豹 北极熊
苔藓和地衣
北极熊处于该两类食物链的顶端,在海洋食物链中,主要食物为海豹,而陆地食物链中的主要食物为驯鹿。全球变暖的趋势影响着北极冰层的生态系统,同时,环境污染使北极熊的生活受到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威胁。 (1)科学家长期跟踪北极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波动情况,发现长期以来北极熊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的影响,而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熊除种群年龄结构明显表现出_______________型的特点外,其种群数量波动特征也和以往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北极熊种群的存活曲线,正常情况下,其存活曲线应如下图________所示,由于环境破坏和人为捕杀,北极熊种群存活曲线向B所示类型转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最近发现一种含多溴联苯的阻燃剂随被污染的水流和北行风进入了北极,并在北极生物体内被发现,且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该物质的浓度最高。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北冰洋冰封期的缩短,导致北极熊滞留在陆地上的时间延长,则可能导致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苔藓和地衣的数量__________。
7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