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考试复习材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军事理论思考题

第一章 军事科学概论序篇

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对象是什么?P1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P2 3.军事科学的性质是什么?P3 4.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7

第二章-第六章 军事思想篇

5.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p51 6.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是什么?P68

7.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P76

8.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9.当今时代主题是什么?P113

10.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的意义?P117

第七章-十二章 军事科技篇

11.影响侦查的基本因素有哪些?P199 12.高技术侦查的特点是什么?P201 13.什么是隐身技术?P214

14.军用卫星按用途划分有哪几种?P244 15.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P250

16.什么是电子对抗?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 P253 10.无线电通信侦察的分类? p256 17.无线电通信反侦察的技术措施? p260 18.无线电通信反干扰的技术措施? p261 19.光电无源干扰的技术有哪几种? P264 20.雷达反摧毁的措施? p269

第十三章-十六章 战略环境篇 什么是周边安全?P328

21、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有哪些?P351 22、怎样的战争才是信息化战争?P355 23、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有哪些?P362 24、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有哪些?P367

第十七到二十章 中国国防篇

25.国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要素?P372 26.什么是综合国力?P388

27.什么事武装力量建设?中国武装力量组成? P399 28.民兵的任务?民兵分配? P402

1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军事理论(开卷补充,仅作信工七班内部使用)

——信工七班学委Hhigh文

第一章 军事科学概论序篇

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对象是什么?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3.军事科学的性质是什么?

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4.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基本方法?

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研究战例,借鉴历史;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6.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第二章-第六章 军事思想篇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

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本质特征?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仅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2.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一致性:战争就是政治(为阶级集团谋利)差别性:战争必须有一套特殊的组织方法。 3.试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4.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对待不同属性值的战争采取不同的态度,拥护主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一切战争,实现永久和平。 5.如何认识战争的规律?

所谓战争规律,就是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战争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战争实践反映出来。它贯通于战争的全过程,支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并随着人类社会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认识一般战争规律,认识特殊战争规律)

(一般规律认识:①战争实践②熟悉敌我情况③发挥自觉能动性) 6.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

树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加强“三化”建设。

7.如何理解人民战争的基本精神?

a.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b.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c.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d.兵民是胜利之本;e.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8.①战争观: 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无产阶级战争观是指无产阶级对战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②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内容: a.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b.人民军队思想;c.人民战争思想;d.用正义战

2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争形式对抗非正义战争形式。

③战争起源: 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 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④战争的本质: 战争是解决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⑤战争性质的决定因素: 首先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其次取决于战争的阶级本质;又取决于战争的历史作用。

⑥人民军队思想: 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⑦了解战略战术思想:a.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㈠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目的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同一战争目的的两个方面; b.积极防御的战略知指导思想㈠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㈡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充分准备、后发制人、攻防结合、持久胜敌; c.歼灭战; d.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 e.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法则 ㈡集中优势兵力,反映了克敌制胜的普遍规律:一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人是争取和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二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实现战争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三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体现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根本指导思想 ㈢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原则的运用:一是集中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反对军事平均主义,二是拣弱的打,先弱后强,再及其余,三是采取围攻部署。

9.如何理解“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这一命题?

①美苏军事力量大体均衡、相互制约力增大,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着重要的延滞作用;

②国际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有力地遏制着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

④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10.邓小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对战争和和平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确定看国防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提出并实行国防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使国防与军队建设真正走上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国防建设、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原则;提出军事改革是国防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重新明确了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1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12.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

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13.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实现的;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才能保持自身的无产阶级性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自己成为政治觉悟高、作风硬、纪律严、战斗力强的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14.如何理解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

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兵力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15.军事战略方针的四次调整:

①积极防御,防敌突袭;②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③应付和打赢局部战争;④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6.新时期战略理论:

①一是在现代条件下必须坚持人民战争;二是坚持人民战争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相统一;三是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须发展人民战争理论;四是充分做好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准备。 ②1.积极防御战争方针是贯穿我军作战和建设始终的根本方针:

a.要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重视和平时期的战争准备,强调不吝在任何情况下军队还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的;b.在战略上要实行后发制人的原则,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他强调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冷静

3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掌握后发制人的主动权;三是要坚持防御中有进攻,四是强调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敌人。

2.新时期贯彻积极防御方针的基本原则: a.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军事战略问题;b.要以遏制战争、维护和平为首要目标;c.要立足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d.实施灵活正确的战略指导。 17.江泽民“五句话”总要求的具体含义:

①政治合格,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模范贯彻执行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国家;

②军事过硬,就是要具有固的战斗队思想、精湛的军事技术、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快速高效的反应能力,能够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的职责使命;

③作风优良,就是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战斗作风和生活作风,做到实事求是,谨慎谦虚,学以致用,言行一致,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英勇顽强,雷厉风行,艰苦奋斗,勤俭办事;④纪律严明,就是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条令条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部队的集中统一和高度稳定;⑤保障有力,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基础上,科学组织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及时、准确、高效地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 18.“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9.什么是军事思想?怎样理解军事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①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时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②特点: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③意义:军事思想在军事科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军事时间具有宏观和根本的指导作用:a.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 b.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 c.为从事各项军事时间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第七章-十二章 军事科技篇

1.什么是军事高技术:

所谓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 2.军事高技术的分类:

军事基础高技术;军事应用高技术。 3.军事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军队组织体制的影响;对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的影响。 4.侦查与监测技术的特点:

空间上的多维化;速度上的实时化;手段上的综合化;侦查与攻击监视一体化。 5.现代侦查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

无线电侦察技术;照相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传感侦察技术;其他侦察技术。 6.伪装技术:

伪装就是隐真示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7.伪装的主要技术措施:

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技术;植物伪装技术;人工遮障伪装技术;烟雾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 8.什么是精确武器?目前有哪几类?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 50%以上的武器; 主要种类有:导弹、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地雷、制导鱼雷。 9.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是什么:

高精度;高效能;高技术(主要有: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转换技术);射程 远;威力大。

10.精确制导技术:

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含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

11.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

自主式制导,寻的制导(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 ,遥控制导(有线指令制导、无线指令制导、波束制导) ,复合制导。 12.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向“智能化”发展,提高命中精度;向“远程化”发展,增大武器射程;向“隐形化”发展,提高突防能

4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力;向“模块化”发展,提高通用性能。 13.什么是航天技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综合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航天测控技术三部分组成。 14.航天器的军事应用:

①已经大量使用的支援地面军事行动的卫星系统,如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等;

②处于研究发展中的天基或部分天基武器,主要指攻击敌方航天器用的反卫星系统,包括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导弹和各种天基定向能武器(激光、粒子束武器)等;

③在理论上可行,但仅进行个别探索和试验的,主要用于执行军事任务的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

15.航天技术对现代化战争的影响表现在:

①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侦查能力和军事指挥能力; ②有效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

③对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发挥了关键作用; ④促使战场进一步向空间延伸。 16.军用卫星系统:

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导航卫星 17.什么是军用卫星?

军事卫星是指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统称。通信卫星: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是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气象卫星:是从外层空间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测地卫星:专门用于大地测量的人造地球卫星。导航卫星:通过星上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 18.航天器的分类:

①无人航天器 ②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 19.卫星绕地球运转的高度条件:

100―120 KM(接近真空、航天器可长时间运行) 20.载人航天系统:

宇宙飞船(1―3 人)空间站(6―7 人) 航天飞机(7 人)空天飞机(水平起飞,水平 降落)

21. ①遨游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苏联 1961 年) ②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美国 1969 年) ③第一个太空空间站:“礼炮”一号(苏联 1971年) ④最大最先进的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苏联) ⑤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美国)

22.什么是电子对抗?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定义: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②作用:a.为制定作战计划和战略决策提供重要军事情报;b.瘫痪敌 CI 系统,使敌丧失作战指挥能力;c.压制敌电子设备,掩护己方空中突防和支援地面攻击;d.为重要目标和高价值军事目标提供电子防护;e.使己方电子设备充分发挥效能,保障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23.①无线电通信侦察的分类: 无线电通信情报侦察和无线电通信对抗侦察。

②无线电通信反侦察的技术措施: a.采用快速通信技术;b.采用跳频通信技术;c.采用数字通信技术;㈣采用微波和激光通信技术。

24.无线电通信反干扰的技术措施:

一是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通信方式;二是增大发射功率,缩短通信距离;三是采用强方向性天线,合理选择台站位置;四是采用抗强阻塞干扰、抗干扰纠错编码等。 25.雷达反摧毁的措施:

一是适时控制辐射电磁波,减少反雷达导弹的攻击机会;二是多站轮换开机,(用几部雷达巧妙地转换接替工作,诱使导弹脱离雷达约束,使导弹改变航线,可将导弹引支非目标区爆炸);三是使用多种跟踪手段;四是预先打击带有反辐射导弹的载机;五是利用无用雷达设置假目标,以欺骗辐射导弹;六是使用两部以上的干扰机;七是干涉反辐射导弹上的无线电引信,使其提前爆炸;八是构筑坚固的工事,采用升降天线。

5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26.光电无源干扰的技术有哪几种?

一是应用光电隐真技术;二是应用烟幕干扰技术;三是应用光电示假技术。 27.电子对抗的内容:

电子对抗的内容分为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通常把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而采取的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及反辐射摧毁等电子对抗行动称之为电子进攻,而把为避开敌方的电子侦察和干扰而采取的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等确保己方有效地使用电磁频谱的行动称之为电子防御。 28.电子对抗的范围:

电子对抗的范围很广,就其对抗的对象来说,包括无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 抗、水声对抗四大类。就其对抗的空间而言,不仅在陆地、海上、空中和水下进行,而 且随着卫星、洲际导弹的不断发展,还将出现外层空间的电子对抗。 29.无线电通信侦察:

是运用专门的无线电侦察设备,对敌方各种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搜索、截获、测量、识别、记录、分析和综合,以获取有关情报的一种电子侦察。 30.雷达干扰:

就是用雷达干扰设备或器材发射、反射或衰减无限电波,破坏敌雷达的正常工作。雷达干扰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

31.反雷达对抗侦察的主要措施是:

①平时应尽量减少雷达开机数量,适当控制新程式雷达的使用;

②现用雷达应按照规定的常用频率工作,同一程式的雷达应以相近的频率工作; ③备用雷达的使用,应严加控制;

④不规律地调整雷达开机时间和值班顺序;

⑤严格遵守询问机的使用规定,每天询问不得超过限定的时间;

⑥适时转移雷达阵地,设置假雷达,发射雷达信号,对敌实施欺骗,使敌人真假难分,造成判断错误。 32.反雷达干扰的技术措施:

①能量选择的措施;②频率选择的措施;③提高雷达天线的方向性;④采用动目标显示系统将固定目标回波消除;⑤使用新体制雷达。 33.反雷达干扰的组织措施:

①合理部署雷达,提高雷达网的反干扰能力; ②综合运用多种侦察手段;

③加强雷达操纵员在电磁干扰环境中的操作训练,提高从杂波干扰的信号中分辨真正的雷达回波信号的能力;

④运用各种火力或派遣特种分队、地方民兵潜入敌内部,消灭和破坏敌雷达对抗兵力、装备。 34.光电对抗侦察手段:

①红外告警;②激光报警;③复合报警;④滤光探照灯和激光雷达探测。 35.光电干扰手段:

①红外干扰;②红外欺骗;③烟幕干扰;④致盲式激光干扰。 36.无线电通信侦察的基本方式: ①侦听或侦收;②测向与定位。

37.无线电通信侦察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通信侦察设备的接受机的频率范围必须包括敌方的通信频率;

②通信侦察设备的解调方式必须与敌方无线电听信信号的调制方式相适应;

③通信侦察设备必须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与敌通信设备的距离不能超过接收灵敏度要求信号强度的最低限度。

38.无线电通信反侦察的技术措施:

①采用快速通信技术;②采用跳频通信技术;③采用数字通信技术;④采用微波和激光 通信技术。

第十三章-十六章 战略环境篇

1.什么是战略?主要有哪些类型?

①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②战略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型:a.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有:古代战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b.按作战性质划分有: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c.按使用武器的类型划分有:常规战争战略和核战争战略;d.按军种划分有:陆军战略、海军战略和空军战略;e.按作战持续时间划分有:速决战略和持久战略。

6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2.战略构成要素:

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 3.战略的基本特征:

谋略性,全局性,对抗性,预见性 4.国际战略格局:

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类型: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多元交叉格局。 5.如何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

国际战略格局作为国际斗争的直接产物和国际战略运用的必然结果,其构成要素是国际战略力量,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行为主体。 6.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①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②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③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④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7.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①中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②中国周边地区人口总多,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

③中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④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既受其他大国的影响,又影响其他大国的关系。 8.威胁分析:

只要是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客观存在的以军事行动危害本国安全的状态进行判定。 9.威胁的要素:实力,企图,环境、时机和方式。 10.威胁的类型:

①就时间方面有:现实威胁(现实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威胁)和潜在威胁(现实中还没有构成、而未来有可能构成的威胁) ;

②就强度方面有:全面的威胁与局部威胁; ③就重点方面有:主要威胁和次要威胁; ④就武器方面有:核武器与常规武器威胁; ⑤就手段方面有: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 11.威胁的转化:

威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是可以转化的。因为威胁不是战争,它可以向战争转化,也可以向缓和转化。威胁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根据构成威胁的原因的发展变化,威胁也随之发生转化。,如果构成威胁的原因淡化了,威胁就可能转化为缓和;如果构成威胁的原因激化了,威胁就可能转化为战争。 12.我国周遍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 ①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 ②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 ③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④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13.与我国领土相关的军事常识:

①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 14 个,共有陆地边界线约 2.2万公里;中国海疆线约 3.2 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 1.8 万公里;中国的黄海、东海、南海的总面积为 468 平方公 里。

②中国周边国家拥有的人口大国(大于 1.3 亿):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14.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

①武器装备的高度信息化是信息化战争武器系统的主要特征; ②信息主导的能量释放车工难为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态; ③战争空间从陆、海、空三维空间扩展到了六维空间;

④以信息为中心的战场认识系统、战场通信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成为作战双方的主要打击目标; ⑤制信息权成为信息化战争战场、争夺的核心和基础。 15.制信息权:

7

09信工大一(下)期末复习——七班加油!(Hhigh文)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控制战场信息运用的主动权;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以及陆上、太空作战主动权的先决条件。

16.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有:

①战争内涵扩大化;②战场空间透明化;③作战行动实时化;④打击目标精确化;⑤力量运用高效化;⑥作战手段智能化。

17.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①信息化战争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国防观念;

②信息化战争要求国防建设要融入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之中; ③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

④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快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步伐。 18.军队信息化三步走:

①头“十年”打好基础;②第二个“十年”有较大发展;③后三个“十年”基本完成信息化。

第十七到二十章 中国国防篇

1.国防是指: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

①扩张型;②自卫型;③联盟型;④中立型。 3.国防的目的:

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4.国防的对象:

是指过反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5.国防的手段:

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我国国防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国防的历史启示:

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7.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①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丰富;

②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③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 8.现代国防的核心问题:

是在现有客观基础上,尽快增强综合国力,并有效地运用综合国力,以实现国防目标。 9.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的表现:

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 但另一方面,现代国防对于经济并不是消极和被动的,它不仅能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能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直接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军事理论 考试复习材料在线全文阅读。

军事理论 考试复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719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