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历年试题
说明:1、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1997年出版) 2、专业课代号:411
3、范围:不涉及小字部分(2007年考试范围)
2002年
一、概念题(25分)
解释下列术语: 1、光化学烟雾: 2、硫酸烟雾: 3、水解作用: 4、优先污染物:
5、土壤的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 6、生物富集: 7、共代谢:
8、土壤的缓冲性能:
二、简答题(可任选其中5个小题回答,共35分)
1、试对比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的不同。 2、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3、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4、写出氧平衡(S—P)模型,并解释式中各量(参数)的含义。 5、说明土壤(沉积物)对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吸着机理。 6、说明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污染与效应。
三、阐述题(25分)
1、根据下图(见《环境化学》P48图2-14),试述光化学烟雾的特点及各曲线变化的原因。
2、试述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主要因素。
四、计算题(15分)
若一个天然水的pH=7.0,碱度=1.4mmol/L,求需加多少酸才能把水体的pH
降低到6.0?
2003年
一、填空题(20分)
1、光化学烟雾又叫 ;硫酸烟雾又叫 。
2、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 、 、 。
3、酸雨是pH小于 的降雨。
4、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 、 、 、 、 、 、 、 。
5、土壤是由 、 、 三相共同组成的多项体系。
6、岩石化学风化主要分为三个历程,即 、 、 。 7、 土壤矿物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成的,按其成因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分为两类: 和 。
8、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 、 、 和 及农药本身的性质等。
9、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根据机制可分为五类分别是 、 、 、 、 。
10、水中颗粒物的聚集有两种,一种是由电介质促成的聚集称为 ,而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成为 。
二、名词解释(30分)
1、光化学烟雾: 2、温室效应: 3、碱度:
4、硫酸烟雾: 5、共代谢: 6、间接光解; 7、生物放大: 8、活性酸度: 9、 主动转运: 10、阀剂量(浓度):
三、简答题(40分)
1、简述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
2、简述大气中二氧化碳气相氧化的集中途径。 3、请叙述水中颗粒物可以哪些方式进行聚集。 4、简要说明大气中NO2的转化途径。
四、陈述题(30分)
1、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2、试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并举例说明其原理。
五、计算题(30分)
1、具有2.00×10-3mol/L碱度的水,pH为7.0,请计算[H2CO3*]、[HCO3-]、[CO32-]、[OH-]的浓度各是多少?(H2CO3的离解常数k1=4.45×10-7,k2=4.69×10-11) 2、某河段流量Q=2160000m3/d,流速为46km/d,T=13.6℃耗氧系数K1=0.94d-1,复氧系数K2=1.82d-1,BOD沉浮系数K3=0.17d-1,其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约为10×104m3/d,废水中含BOD5500mg/L,溶解氧为0mg/L,上游河水BOD5为0mg/L,溶解氧为8.95mg/L,求排污口下游6km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13.6℃时,饱和溶解氧Cs=10.354 mg/L)
2004
年
一、填空题(20分)
1、环境污染物按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 、 、 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 、 和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 、 和 。
2、pH值小于 的降雨称为酸雨。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成是 、 和 。
3、大气颗粒物通常有两种清除方式: 、 。
4、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不仅对于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对于饮用水的供给都是很危险的。诱发释放的主要因素有:
; ; ; 。 5、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本身的性质以及水体的环境条件;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 、 、 、 、 、 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的。
6、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各种模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 阶段、 阶段和 阶段。
7、影响土壤凝聚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胶体的 和 。 8、根据土壤中H+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两大类: 和 。
9、毒物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四大类: 、 、 、 。 10、 、 和 构成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
二、名词解释(30分)
1、光化学反应: 2、硫酸烟雾: 3、扩散:
4、主动转运: 5、阈剂量:
6、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三、简答题(40分)
1、所谓光化学烟雾,它的特征及形成条件是什么?(10分) 2、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5分)
3、有害废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及对土壤的污染。(10分) 4、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
5、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型?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什么?(10分)
四、计算题(40分)
1、具有2.00×10-3mol/L碱度的水,pH为10.00,请计算[H2CO3*]、[HCO3-]、[CO32-]、[OH-]的浓度各是多少?已知CO2在水中的离解常数k1=4.45×10-7,k2=4.69×10-11。(10分)
2、含镉废水通过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8.0,请计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浓
-27
度。已知CdS的Ksp=7.9×10,H2S饱和溶度积常数Ksp′=1.16×10-23。(10分)
3、某河段流量Q=2160000m3/d,流速为46km/d,T=13.6℃, k1=0.94d-1, k2=1.82d-1,k3=0.17d-1,其始断面有一排污口,废水量为200000m3/d,废水中含BOD5400mg/L,溶解氧为0mg/L。其上游河水BOD5为0mg/L,溶解氧为9.95mg/L,求排污口下游6km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已知13.6℃时,饱和溶解氧Os=10.354 mg/L)(20分)
五、论述题(20分)
阐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如可能请举例说明。
2005
年
一、填空题(25分)
1、为了便于管理,通常按来源把固体废物分为 、 、 、 和 五类。
2、目前多数国家根据有害特性鉴别标准来判定有害废物,即按其是否具有 、 、 、 、 、 等有害特性来进行判定。
3、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团结构和类型可分为四种: 、 、 和 。
4、 、 、 或 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5、化学致癌物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 和 。 6、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如下几类 、 、 、 。
7、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方式是 和 。 8、水环境中胶体的吸附作用大体可分为 、 和 等。 9、土壤矿物是岩石经过 和 形成的。按其成因类型可将土壤矿物质分为 和 两类。
10、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农药主要是 。 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易溶于脂肪并有积累等性质已经被我国禁用。
11、物质在生物作用下经受的化学变化,称为 。 、 和 构成了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
12、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粒度、化学组成及性质密切相关,通常有 和 两种清除方式。
13、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是 、 、 、 、 、
、 、 。
二、名词解释(32分)
1、环境污染: 2、硫酸烟雾:
3、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4、生物积累: 5、共代谢: 6、温室效应: 7、酸度: 8、酸沉降:
三、简答题(40分)
1、根据下图(见《环境化学》P48图2-14)解释光化学烟雾的日变化曲线。(10分)
2、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含氮化合物?说明它们的天然和人为来源。(10分) 3、简述毒物的联合作用。(10分)
4、什么是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10分)
四、计算题(40分)
1、某水体的pH为8.00,碱度为1.00×10-3mol/L,求H2CO3*、HCO3-、CO32-的浓度。已知k1=4.45×10-7,k2=4.69×10-11。(10分)
-18
2、已知Zn(OH)2的溶度积Ksp=7.1×10,求pH=7.0的溶液中,可溶解的锌离子浓度。(10分)
3、计算0.2mol/LH2S溶液中的H+、OH-、S2-的浓度和溶液的pH值。(已知H2S的一、二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1=1.32×10-7,K2=7.10×10-15)(20分)
五、论述题(13分)
论述水俣病的成因和汞的甲基化。
2006
年
一、填空题(25分)
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 、 和 三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西南交大环境工程化学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