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高 三 地 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读图1,完成1-2题。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由长城站往东,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2.2005年12月18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距南极中山站12海里外的陆缘冰区,经过仔
细研究,决定放弃原先的冰上运货计划,改用直升飞机向中山站调运物资。其原因可能是 ( )
A.空运速度快,运输方便 C.冰上行走不便
读图2,完成3-4题。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C.华山
D.泰山
(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B.气温偏高,陆缘冰出现了松软和开裂 D.气温偏低,不宜长时间野外活动
3.从成因上看,山地甲属于 ( )
4.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2所示不同的是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卫星在西昌卫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进入一个近地点为200km,远地点为51000km的地球同步椭圆轨道,到2008年1月中旬,卫星上所有对月探测仪器都将覆盖全月球一次。文昌是继酒泉、西昌、太原之后的我国第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可发射直径超过3.35m的大型火箭,预计在2010年前投入使用。读图3和图4,完成5—8题。
5.四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 )
A.酒泉、文昌分别位于河西走廊、武夷山脉 B.太原、酒泉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C.西昌、太原分别位于横断山脉、华北平原 D.西昌、酒泉分别位于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
( )
A.北京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 C.兰州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A.近地点位于平流层、天气稳定 B.远地点位于高层大气,温度适宜
C.近地点位于高层大气,气温高,卫星易爆炸 D.远地点位于宇宙空间,强辐射、高真空、失重环境
( )
A.自转线速度小,广袤的南海也可以为火箭残骸安全的坠落区 B.发射环境好,冬季少雨 C.航天工业发达
D.便于利用轮船运输大型火箭
第15届亚运会于2006年11月28日~12月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卡塔尔位于
B.海口比哈尔滨的日落晚 D.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快
( )
6.卫星从发射到探测仪器覆盖全月球一次的期间,叙述正确的是
7.下列关于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8.与西昌、酒泉、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具有的较大优势是
西亚的阿拉伯半岛。读图5,完成9—11题。
9.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A.温度高、盐度低 C.温度低、盐度高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B.温度高、盐度高 D.温度低、盐度低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 )
10.南半球与多哈相同纬度的表层海域,大陆西侧比东侧 ( )
11.卡塔尔所在的阿拉伯半岛属于
哆啦A梦和他们的主人大雄厌烦了家乡(35°N,135°E)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想
外出散散心。他们花费了4小时到甲城(见图6),到达甲城的时间为当地4月16日12时,然后钻入甲城地下沿直线前进,过地心到达地球的另一端,钻出地表后向西横跨4个经度来到乙城。回答12—15题。 12.他们家乡最常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和泥石流 C.地震和沙尘暴 A.大牧场放牧业 C.种植园农业 A.16日21时 C.15日1时
B.台风和地震 D.地震和干旱 B.水稻种植业 D.商品谷物农业
( )
B.16日19时 D.15日5时
( )
13.甲城所在农业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14.他们出发时,家乡的时间为
15.当他们到达乙城时,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 ( )
A.草原茫茫牧牛羊 B.杨柳青青着地垂 C.黄沙漫漫无人烟 D.梯田层层稻花香 A.太湖平原建立商品粮基地 C.北京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
A.远郊区县的人口比重呈快速下降趋势 B.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镇务工和经商 C.农村人口死亡率升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医疗条件改善
( )
①建设大量停车场,以便于小汽车停放 ②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缓解交通紧张状况 ③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避免公共交通的拥挤 ④严格控制大货车驶进城市中心区,避免干扰市内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图7为台湾省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的统计资料。回答19-20题。
B.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农业 D.江南丘陵种植茶叶
( )
16.农业生产应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没有考虑这一原则的是
17.目前,北京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其主要原因是
18.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19.根据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判断台湾丧失的主要竞争优势是
21.从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看,该村最合理的文化景观应是
A.草原牧场
B.丘陵梯田
C.旱作耕地
D.水田耕地
A.先进的技术 A.原料指向型
B.广阔的市场
C.低廉的工资 B.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D.通达的信息
20.根据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说明台湾工业转向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 ) ( )
赤峰某村位于内蒙古高原。图8和图9分别为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和民族构成的变化图,
完成21-22题。
( )
22.据图分析该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形态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耕作技术
B.生产、生活方式 C.自然环境
D.军事因素
( )
寒假期间,北京市某中学王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参加了“神舟国际”旅行社会 ,去吉林
C.旅游媒介 C.人文地理景观
D.旅游资源
D.生物景观
( ) ( ) ( )
看雾凇。回答23—25题。
23.“神舟国际”旅行社是本次活动的
A.旅游主体 A.地质地貌景观
B.旅游客体 B.气象气候景观
24.从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看,吉林雾凇属于
25.由于形成雾凇的原因比较特殊,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
看落花”。其中“晨挂”的形成原因是
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 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D.日出前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本卷共3小题,共50分。
26.(12分)在居民区规划设计中,为了采光的需要,不同纬度住宅间的间距是有规定标
准的。阅读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三个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较 城市 ① ② ③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40°28′ 35°21′ 26°26′ (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 作用的结果。(2分) (2)我国多数城市的住宅间距标准以冬至日的日照为依据,简述其理由。(2分)
(3)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城市①②③中夏至日住宅日照时间最短的是 。 (2分)
(4)当北京时间为冬至日下午1点时,②城市为该日的正午时刻,该城市所在的地形单
元是 (选择填空)。(2分)
27.(18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征。(4分)
(2)列表比较①地与②地气候差异。(6分) 地点 ①地 气候类型 ②地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5)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购置理想的商品房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分)
(3)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⑤地降水状况的分别是 图
和 图。(4分)
(4)④地和⑤地自然带有何不同,试分析其成因。(4分)
28.(20分)图12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12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 (2)图12中②、③两地所在的地形分别为: ② ,③ 。(4分) (3)图12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
(4)请在图13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2分)
(5)图12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2分) (6)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 ,(2分)主要原因
是 。(4分)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CBCBB 6—10BDDCD 11—15BBAAB 16—20CDCCD 21—25ABCBA 第II卷:(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50分。 26.(12分)
(1)散射(2分)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2分) (3)①(2分) (4)B(2分)
(5)小区的交通位置、周边的配套设施、周围环境质量;(2分)房子的质量、朝向、
采光、楼间距、层高、通风等。(2分)
28.(18分)(1)西部:高大的山系;(2分)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2分) (2) 地点 ①地 ②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分) 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的交替控制(1分) 热带雨林气候(1分) 终年高温多雨(1分) 热带草原气候(1分) 终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1分) (3)丁(2分)乙(2分)
(4)④地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 ⑤地处于安第斯山背风坡,降水稀少成为荒漠带(2分) 28.(20分)(1)(2分)见图 (2)山谷(2分) 山脊(2分)
(3)图中③处的河流位置不对,(2分)
因为③处为山脊,应是分水线,不可能 发育成河流(2分) (4)(2分)见图
(5)东北—西南(2分)
(6)丙;(2分)地势平坦;(2分)
靠近河流,供水充足。(2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精校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