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研读教材有关材料,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与后果。
(3)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理解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设置典型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2)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理解春秋时期争霸的基本状况,理解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21教育网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的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21cnjy.com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诸侯争霸。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引起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变化。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内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个内容是因果相连的递进关系。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讲生产力发展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变化,后两者主要讲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变化在政治局面上影响的两个突出表现:一方面是王室衰微,另一方面是诸侯争霸。运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能科学地阐释和理解这一现象。21·cn·jy·com
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发展,首先体现在铁犁牛耕出现的这一技术革新上,这是人类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工具时代——铁器时代。这种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
得在原来公田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为了多征赋税,增加国家财富,国君不得不进行改革,向私田征税,从而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和土地的私有权。在生产力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变化的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随之变化。一是分封制的瓦解,不仅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土地,实行分封;一些诸侯国对于新夺取的土地也不实行分封,而是设置由中央派官管理的郡和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二是宗法制受到挑战,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服从关系出现紊乱,周王作为天下共主不受诸侯尊崇,诸侯各自为政,势力强大的诸侯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在各诸侯国内,一些卿大夫势力崛起,又出现卿大夫专权的局面。www.21-cn-jy.com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学生:自学教材,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调动学生的学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习兴趣,激发学生学导入新课 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因何得名?请同学画出春秋战国分秋战国的分期。 期的时间轴。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铁农具较快推广 展示图片:《石器》《骨耜》《青探究新知 铜器》《铁农具》,提出问题: (授新课) ①这些农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 ②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①石器、骨、青铜器、铁器。 ②自由讨论,回答知识点。 激发兴趣,了 内容和本课的重要 (1)观看图片,概括回答: 回顾以前所学思考问题。 习的积极性。了解春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耕种,你会选用下列哪种农具?为什么? 问题。 铁农具较快推广解铁农具的优越性。 看史料,培养展示“人类生产工具变化比较表”,的原因:质地坚硬、锋让学生归纳铁农具较快推广的原因。 (2)牛耕的使用 展示文字材料,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小孩能拉动牛,而大力士却不行? ②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牛耕?什么时候牛耕进一步推广? ③牛耕使用的意义 动脑筋: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位农民,请问你会选择下列的那一种耕作方式来提高你的劳动效率?为什利,提高生产效益。冶铁业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2)①小孩掌握了牛的习性,能控制牛。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学生通过现象看本人们已掌握了牛的生理特性和习性。 ②春秋末年开始使用,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③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的意义:使土地利质的能力。 理解了牛耕推广的原因,同时得出了人类不断进步的认识。 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么?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意义? 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 动脑筋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原因有哪些? 2.王室衰微 材料研读 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著提高。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的状态? 学生思考问题,回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答问题。 齐、楚、秦、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 动脑筋 下列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一 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材料二 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春秋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3.诸侯争霸 学生搜集诸侯争故事会 课前学生搜集诸侯争霸的故事,开 展诸侯争霸的故事会。 学生代表总结诸展示《春秋争霸的形势图》,让一侯争霸的情况。 位学生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 动脑筋 学生讨论并回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问题。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给学生提供一霸的故事,分享故事。 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 民族共同创造的。
农业:铁农具与 牛耕的使用 经济 课堂总结 动荡 的春秋 时期 政治 诸侯争霸 手工业、商业的 发展 王室衰微 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归纳、梳理知识点。 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 A.任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C.召集葵丘会盟 D.与楚国争霸 2.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巩固基础知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巩固练习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养学习能力。 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参考答案 1.D 2.B (2014年 安徽卷)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熟悉中考题中考链接 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回答问题。 目,巩固知识。 回答问题。 识,启发思维,培
是(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参考答案:C 搜集有关材料,每人编写一则春秋给学生一个展课后作业 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 [板书设计]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二、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诸侯争霸
编写故事。 示自我的舞台。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