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监测技术
班级:71071 学号:201007071043 姓名:田野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浅谈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结构构件的前提下,直接从结构物上测试,推定混凝土强度或缺陷以及钢筋位置,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重复测试,它既适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监测,又适用于工程竣工验收和建筑物使用期间混凝土质量检定。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简要介绍了超声回弹综合法和电磁感应法这两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物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在无损条件下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回弹法、超声法及超声回弹法。回弹法是以回弹值与材料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基本依据,通过回弹值反映材料的表面硬度,进而根据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材料强度,因此回弹法仅能确切地反映材料表面(深3cm左右)的状态。超声法是以声速值与材料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基本依据,通过声速反映材料的密实度,进而根据密实度与材料强度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材料强度。同时也能通过声速反映材料内部结构的均匀性、连续性等各项质量指标。超声回弹综合法是以声速值、回弹值与材料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基本依据,在自然状态下测试出材料的某些物理量,进而按相关关系推算出材料的强度。混凝土作为一种多相复合材料,均质性较差,应用单一的无损检测方法(如回弹法或超声法)推算混凝土强度,因影响因素多,使推算的混凝土强度不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如果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回弹),获取多种物理力学参量,并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多项物理力学参量的综合相关关系,以便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混凝土的强度。由于综合法(如超声回弹法)采用多项物理力学参量,能较全面地反映构成混凝土强度的各种因素,并且还能抵消部分影响强度与物理量相关关系的因素,因而它比单一物理量的无损检测方法(如回弹法或超声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见,超声回弹的综合应用,能较确切地反映构件混凝土强度,对保证新建工程质量,以及对已建工程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电磁感应法是人工向混凝土构件发射脉冲电磁波并对其内部的金属物(如钢筋)产生电磁感应作用,从而使该金属物产生感应电流,于是在其周围形成二次电磁场,通过专业仪器观测感应电磁场的变化或异常即可确定混凝土内部钢筋的位置和埋深(即保护层厚度)。现场施测首先选定待测混凝土构件,并在该构件上确定测试面,然后使探针轴线平行于设计钢筋走向并从混凝土测试面的边部或任意一点在垂直探针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探针来测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如果混凝土内分布有主筋和箍筋时应分别测定,首先圈定主筋(或箍筋)的位置和展布情况,然后在两个相邻箍筋(或主筋)的中间部位顺其走向进行测试,即可精确测定主筋(或箍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运用电磁感应法进行混凝土配筋探测,受探测仪器(钢筋扫描仪)发射功率的限制,其测试深度(即保护层厚度)范围取决于待测钢筋的直径,并与相邻钢筋的距离以及周围其它电磁干扰有关,故一般情况下钢筋扫描仪实际测试深度(即保护层厚度)不大于15cm,尽管如此,此探测深度对一般建筑物的混凝土构件检测仍已满足要求。当需要探测较深部的钢筋或金属物时则可采用电磁辐射法地质雷达来测定,此技术也可用于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诸如上述的超声回弹法、电磁感应法等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破损、简便、快速、便于大面积测试等优点,已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电力等工程建设项目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和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
论述题:
一.基坑监测的目的?
答:
基坑监测的目的如下:⑴检验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⑵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⑶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
二.建筑物变形监测的项目有哪些? 答:
⑴建筑物沉降监测;⑵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⑶建筑物倾斜监测;⑷建筑物裂缝监测;⑸建筑物挠度监测。 三.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 答: (1)认识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土体变形等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造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减少地表和土体的变形;
(2)预测下一步的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检查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和隧道沉降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控制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以减少工程保护费用;
(5)建立预警机制,保证工程安全,避免结构和环境安全事故造成工程总造价增加;
(6)为研究岩土性质、地下水条件、施工方法与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关系积累数据,为改造设计提供依据;
(7)为研究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分析计算方法等积累资料; (8)发生工程环境责任事故时,为仲裁提供具有法律意义的数据。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土木工程监测技术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