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
绿化部分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 审批:
杭州蟠龙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部
年 月 日
目 录
一、专业工程特点 2
二、监理工作流程 3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6 (一)、质量控制依据 6 (二)、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6 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28
说明:将视工程实际进展阶段等适时调整、补充本细则。
1
-、专业工程特点
1、本园林绿化工程为小区绿化环境工程,包括绿化、水景、小品、小广场等。小区绿化面积共计****M2,水景面积***M2,广场面积****M2。绿化工程以沿小区道路两侧绿化种植为主,面积共约****M2;其余部位受建筑布局的限制,比较分散,面积均比较小,从***~***M2不等。水景高度**M。小区内另外设置了网球场、园林小品等,为小区园林工程增添了特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园林工程需要精心布局和施工,严把质量关,才能达到设计和园林艺术的要求,且本工程要求创*****优秀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另外,本工程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大,施工场地较狭小,与土建总包单位交接面较多,协调、移交工作面难度比较大。
2、本工程设计要求高,移栽树木规格比较大,且全部要求为全冠移植,园林植物成活率要求达到100%。
3、本工程有部分施工区块在地下车库顶上,涉及到大量绿化带及园林建筑小品,下雨后势必会有大量的雨水渗透到地下车库上,如果不能及时将水排除掉,将会加重车库顶面的承载压力,并将严重影响到车库的结构安全。所以,地下车库顶的防水、排水工程质量十分重要,必须保证。
4、本工程的部分园路及广场花岗岩铺装在回填土上,且合同要求质量保证期为两年。因此,为避免铺装完成的花岗岩出现开裂等问题,地基的加固处理工作尤为重要。
5、本小区水景混凝土结构尺寸比较大,为保证施工质量,水景底板混凝土浇筑工作应一次性完成,不留施工缝。在水景底板及池壁中有大量密集管线、预埋件穿过,在这些地方浇筑混凝土振捣有一定困难,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保证养护质量。
6、桥梁较多,且规格较大,****桥梁需打管桩。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预先编制的管桩专项施工方案等施工,并严格按监理部预先编制的管桩监理细则等进行监理,做好过程控制和验收工作。
7、本工程园林绿化设计力求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采用的自然石材较多,需要对材料质量严格把关;
8、本工程使用木材量大,主要用于木亭、木龙骨、木地板等,这类木材埋入土中较多,木材必须经过严格的防腐、防蛀处理。
9、本园林工程项目施工难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如下: ①花岗岩铺装工程:地基的加固与处理及花岗岩的铺装; ②苗木工程:选苗、起苗与运输,种植及养护工作; ③混凝土工程:水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④木结构工程:木材的含水率、材质、开裂情况、连接、防腐、防火及油漆。 10、本园林工程质量及艺术目标
本项目要求创****绿化优秀工程,保证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及铺装、微地形、水体及驳岸、给排水及电力、服务等设施的精准、细腻、安全且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等,实现业主及设计的预期要求。
2
二、监理工作流程
1.承包单位自检合格,填报《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过程性质量检查记录 2.附相应报审表、材质证明、复试报告、试验报告等 项目经理部 1.核查资料内容 2.现场检测、核查 专业监理工程师 不合格 签发《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合格 签认〈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 专业监理工程师 进行下道工序 项目经理部
图1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流程图
3
涉及设计问题,征求不涉及设计问题或设计单位已签认 设计单位意见 时,报送项目监理部审核 审核工程洽商要求 审查此项洽商对工程进 主管设计工程师 度、质量、造价的影响 项目监理部 不同意,返回同意后签认 重新研究 审查同意送建设不同意,返回重 单位征求意见 报 审查洽商,提出意见 建设单位 不同意 同意后签认 总监理工程师 执行洽商 按有关规定填报报表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 同意 审核、签认报表 涉及设计,出具设计变更文件 设计单位 造价控制监理工程师 按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洽商费用 签署工程洽商费用支付证建设单位 书 总监理工程师 提出工程变更洽商报告 提出工程变更洽商报告 提出工程变更洽商报告 项目经理部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图2 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程序图
4
1. 发现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2. 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或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3. 发现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严重不合格; 4. 其它应该暂停施工的问题。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原因提出暂停施工要求 建设单位 向承包单位下达《表B5》 总监理工程师 按《表B5》的要求进行整改。 项目经理部 征求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的意见 返工
检查不合格签复表《A9》指令返工 总监理工程师 检查合格,准予复工签复表《A9》 总监理工程师 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监理工程师 整改完成申请复工,填报表《A9》 项目经理部 复工,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办理涉及工期延长或费用索赔手续 项目经理部 图3 工程暂停和复工流程图
5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质量控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4、《浙江省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B33/T1009-2001); 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7、《测量规范》(GBJ50026-93);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9、《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50194-93);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05); 12、《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1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14、《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C70-96); 15、国家、浙江省、****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和规定; 16、该绿化工程施工图纸及说明;
17、该工程有关合同、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等; 18、经审批的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9、****工程《监理规划》等。
(二)、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树木建植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1 基本性控制要点
1.1.1 园林树木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1.1.2 在遵守浙江省《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DB33/T1009.1-2001)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等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1.3 向外地引进或输出的树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本省有关植物检疫法律和法规,办好植物检疫手续。 1.2 栽植前监理控制要点
1.2.1 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绿化总平面图、绿化栽植平面图、竖向设计图、地上地下管线图等)、经费预算表和文字说明,并附植物品种名称、规格和数量。
1.2.2 屋顶绿化设计必须符合建筑设计规定的负荷量,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图纸还应包括屋顶防水处理施工图。屋顶栽植以低矮灌木、地被植物、草坪以及箱栽、盆栽植物为宜。
1.2.3 建植场地准备
6
1.2.3.1 应全部清除地面的建筑垃圾、杂草、树根等残留物,化工、汽修地块应清运酸、碱、盐渍土类和油污土类,换上种植土。针对现行城市绿化中普遍存在的建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在对树木生长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采取就地掩埋和改良利用的办法,但要防止转嫁和形成二次污染。
1.2.3.2 载植地岩、坚土、重粘土等不透气土层或排水不良、不透气的废基,栽乔木按深1.2米、宽1米,灌木按深0.6米范围予以清理。
1.2.3.3 根据设计标高,翻整土地,加填客土,翻土深度应不小于30cm。 1.2.3.4 应按竖向设计平整场地,整理地形,一般不得有低洼积水处。
1.2.3.5 栽植地宜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栽植土。栽植土的PH值应控制在6.5~7.5,对喜酸性的植物PH值应控制在5~6.5。树木栽植土土层厚度应符合表1.2.3.5的规定。 表1.2.3.5 树木栽植土土层厚度要求 乔木(cm) 灌木(cm) 藤木(cm) 栽植种类 深根 浅根 大 小 大 小 一般栽植 树坛、屋顶、平台
1.2.3.6 屋顶、平台栽植土应以腐植土为主,并掺蛭石、珍珠岩及经腐烂的木屑等质轻、排水良好的基质。
1.2.3.7 用于珍贵珍稀树木的栽植土应进行消毒处理。 1.3 树木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1.3.1 树木质量应分别符合表1.3.1-1、表1.3.1-2、表1.3.1-3、表1.3.1-4的要求。 表1.3.1-1 乔木的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栽植地方 树干 树冠 根系 病虫病 单位附属绿地主主干挺直或枝叶茂密、层次分土球符合要求,根干道(含中心绿无病虫害 按设计要求 明、冠形均匀 系完整 地)等绿地 次干道及除上述主干不应有冠形均匀、无明显土球符合要求,根绿地和林地外的明显弯曲或无明显病虫害 损伤 系完整 其他绿地 按设计要求 主干弯曲不土球符合要求,根林地 超过一次或树冠无严重 损伤 无明显病虫害 系冠整 按设计要求 表1.3.1-2 灌木的质量要求 株型 要求 植株姿态自然、优美,丛生灌木分枝不少于5根,且生长均匀无明显病虫害,树自然式 龄一般以三年左右为宜 整形式 冠形呈规则式,根系完好,土球符合要求,无明显病虫害
7
≥120 80~160 100 60 40 60 40 宜栽亚乔木花灌木 40 30 备 注 表1.3.1.-3 藤木的质量要求 地径 要求 树干已具有攀援性,根系发达,枝叶茂密,无明显病虫害,树龄一般以0.5cm以上 二至三年生为宜。
表 1.3.1-4 绿篱的质量要求 冠径 要求 40cm 生长旺盛,具有冠形,根系完好,无明显病虫害,不脱脚叶。
1.4 树木起掘包扎监理控制要点
1.4.1 起掘树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的合理要求,并有利于树木成活。
1.4.2 树木起掘时间:落叶树木应在发芽前或落叶后降霜前进行;情况较特殊的个别树种,应另行参照有关资料。
1.4.3 起掘乔木、灌木的土球或根盘,应分别按表1.4.3-1、表1.4.3-2规定执行。 表1.4.3-1 乔木带土球或根盘规格 土球直径干径(cm) 根盘厚度(cm) 根盘直径(cm) 备注 (cm) 3~4 30~40 20~25 40~50 常绿乔木带土球,落叶乔木带根4~5 40~50 25~30 50~60 盘(含宿土)。特殊树种直根系5~6 50~60 30~40 60~70 很明显,根盘厚度及土球深度作6~8 60~70 40~45 70~75 适当调整如枫银杏 8~10 70~80 45~50 75~80
表1.4.2-2 灌木带土球或根盘规格 冠径(cm) 土球直径根盘厚度(cm) 根盘直径(cm) 备注 (cm) 40~60 25~40 20~30 40~50 常绿乔木带土球,落叶乔木带根盘(含宿土) 60~80 40~55 35~45 50~65 80~100 55~70 45~55 65~80 100~120 70~80 50~60 80~100 120~140 80~100 55~65 100~120 1.4.4 带土球起掘的树木,不得掘破土球。如有意外应立即植回原地,并采取保护措施,原则上土球破损的树木不得出圃。
1.4.5 包扎土球用的绳索粗细宜适度,质地要结实,一般以草麻绳为宜,尼龙绳、塑料包装绳等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
1.4.6 土球包扎形式应根据树种、规格、土壤质地、运输距离等选定,但应保证牢固,防止土球破碎。
1.4.7 散生竹类宜选二至三年声母竹,带来鞭70cm左右,近距移植可带宿土,远距移植应带土台。
8
1.5 树木装运监理控制要点
1.5.1 装运树木应做到:轻抬、轻卸、轻放,做到树木土球不破损碎裂,根盘无擦伤、撕裂,枝杆保持完好。
1.5.2 树冠开展的树木应用绳索绑扎树冠。雪松、龙柏等主梢具观赏性的树木应保护主梢。装运竹类时,不得损伤根蒂(竹竿与竹鞭之间的着生点)和鞭芽。
1.5.3 汽车装运带土球或根盘的大树,其根部必须放在车头部位,树冠倒向车尾,叠放整齐,过重苗不宜重叠。树身与后车板接触应用软物衬垫并固定。
1.5.4 装车时应清点树种及数量,检查规格及质量。装运及现场应及时验收。
1.5.5 树木运输时间应选择在夜间,原则上保证随起、随装、随运、随种,树木运输途中,行车宜平稳。长途运输树木必须覆蓬布,并应做好防冻、防晒、防雨、防风和防盗等工作。 1.6 树木载植监理控制要点
1.6.1 载植季节: 参照上述第1.4.2条的规定,畏寒树木不宜在冬季载植。 1.6.2 树木载植
1.6.2.1 各项载植工序应密切衔接,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养护。树木起掘后,不得爆晒或失水,若不能及时种植,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等。
1.6.2.2 在载植过程中,若遇气温骤升骤降或遇大风大雨等特殊天气,应暂停载植,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等。
1.6.2.3 树穴规格的大小深浅,应按植株的根盘或土球直径适当放大,使根盘能充分舒展。高燥地树穴稍深,低地可稍浅。树穴规格应符合表1.6.2.3-1、表1.6.2.3-2的要求。 表1.6.2.3-1 绿篱树穴规格 冠幅(cm) 单行种植 双行种植 规格:宽*深(cm) 规格:宽*深(cm) 30*30 50*40 70*40 40*40 60*45 90*45 50*50 70*55 110*55 60*60 70*60 130*60
表1.6.2.3-2 乔灌木树穴规格 分类 规格(cm) 树穴直径(cm) 树穴深(cm) 备注 乔木 干径 3~4 50~60 40~50 乔木按胸径(胸径以,亚4~5 60~70 50~60 离地1.3米计)乔木按地径 5~6 70~80 60~70 6~8 80~100 70~80 8~10 100~120 80~90 灌木 冠径 40~60 30~50 40~50 60~80 50~70 50~55 80~100 70~90 55~60 100~120 90~110 60 120~140 100~120 65
9
备注 双行种植呈品字形
藤木 地径 <2 2~3 3~4 4~5 丛 竹类
30 40 45 50 110~120 30 35 40 45 40 散生竹按土台适当扩大 1.6.2.4 挖掘槽穴时,若遇夹土层、块石、建筑垃圾及其他有害物,必须清除,并用载植土更换。槽穴挖成直筒形。表土要单独堆放,覆土时先放入槽穴。
1.6.2.5 载植时可结合施用基肥。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也可施用复合肥,用量要适当。基肥可施与穴底,施后盖土,勿与根系接触。
1.6.2.6 载植时应选丰满完整的植株,并注意观赏面。孤植树更应注意冠幅完整,群植树木应按设计要求组合。藤木植物应栽在靠近建筑物或支架的基部,枝蔓应根据长势整理,分散固定于墙面或支架上。
1.6.2.7 带土球树木的载植,应先将植株放在载植槽穴内,定好方向。在扶正时宜移动土球,不得摇动树干。土球经初步覆土塞实后,方可将土球包扎物自下而上小心接触。若土球有松碎时,下面的包扎物可剪断,不宜强行取出。随后继续填土,分层捣实,待填土至土球深度的2/3,浇足第一次水,经渗透后继续填土至地表持平时,再浇第二次水,以不再向下渗透为宜。
1.6.2.8 裸根树木的载植,应先在穴内填一层种植土,再浇植株放在树穴内,扶正立直,定好方位后,按根盘情况先填适当厚度的载植土,将根系舒展,均匀填土,稍作上下抖动使根系与土密接,然后继续边填土边捣实,待与地表平时,浇透水直至不再向下渗透为宜。
1.6.2.9 树木载植深度应保持在土壤下沉后,基茎与地表等高。竹类宜较原来深度加深5~10cm,培土捣实时,勿伤鞭芽。
1.6.2.10 树木载植后,应沿树穴的外缘做好水穴,高度约为10~20cm左右,以便灌溉,防止水土流失。
1.6.2.11 载植后,应在三日内再复水一次。复水后若发现泥土下沉,应在根际补充载植土。 1.7 卷干与支撑监理控制要点
1.7.1 乔木和珍贵树木在载植后,必须立支撑。支撑可用人字形、扁担形、三角形或单柱支撑,支撑要牢固。支撑下埋深度,可按树种规格和土质定,严禁打穿土球或损伤根盘。支撑的高度应按植株高度定,一般应支撑在植株高度1/2以上。支撑与树木扎缚处可用软质物衬垫。扎缚后树干必须保持正直。斜立的单干支撑设在迎风面。
1.7.2 高度在5m以下需支撑的树木,可采用定杆支撑,5m以上的树木宜结合使用定杆支撑和牵引固定。
1.7.3 干径5cm以上乔木载植后,在主干与接近主干的主枝部分,应用草绳密密卷缚,以保护主干,卷缚须整齐。 1.8 修剪监理控制要点
1.8.1 为确保植株成活,载植前后必须修剪,修剪时结合树冠形状,先将枯死株及运输途中损伤的枝叶剪掉,剪口必须平整,梢倾斜,必要时剪口用采取封口措施以减少蒸发。
10
1.8.2 常绿植株初剪后,须摘除部分叶片(月1/2)。 1.9 非适宜季节载植监理控制要点
1.9.1 因特殊情况,在树木非适宜季节载植时,树木的起掘、包扎和定植等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各类树木必须带好土球。
1.9.2 应根据树种和气候等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1.9.2.1 进行较强修剪,但至少应保留枝条的1/3。 1.9.2.2 可摘去大部分树叶,但勿损伤幼芽。
1.9.2.3 载植后需经常浇水和喷雾,夏季应早、晚进行。 1.9.2.4 卷干保护,必要时应予遮阴,冬季载植注意防寒。 1.10 载植后养护(栽种后第一年内)监理控制要点
1.10.1 灌溉与排水
1.10.1.1 新载植树木应根据不同树种和立地条件以及气候情况,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1.10.1.2 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差或对水分和空气湿度温度要求较高的树种,必须防止干旱,还应适当进行叶面喷水。
1.10.1.3 灌溉前应松土。灌溉时间:夏季以早晚为宜,冬季以中午为宜。 1.10.1.4 发现雨后积水应立即排除。 1.11 中耕除草监理控制要点
1.11.1 新栽树木生长势较弱,应及时清除影响新载树木生长的杂草。 1.11.2 新载树木基部附近土壤常因灌水而板结,应及时松土。
1.11.3 除草可结合中耕进行,在生长季节,应每月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以不影响根系为宜。 1.11.4 施肥
1.11.4.1 新载树木应按生长情况和观赏要求适当施肥。为扩大树冠,以氮肥为主;为促进开花结果,以磷、钾肥为主。
1.11.4.2 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若施用化肥,应以复合肥为主。
1.11.4.3 生长较差或生长较慢的新栽树木,在生长季节可每月进行根追肥一次,追肥浓度必须适宜。 1.12 整形修剪监理控制要点
1.12.1 新栽树木可在保留自然树形或原有造型基础上修剪。通过修剪,调整树形,促进生长。
1.12.2 新栽观花或观果树木,应适当疏蕾删果。
1.12.3 新栽树木根系或土球损伤严重或生长势较衰弱者,应进行强剪,甚至短截枝,促抽生强枝,恢复树势,枝希疏者可多摘心,促新枝茂盛。
1.12.4 主梢明显的乔木类,应保护顶芽。孤植树应保留下枝,保持树冠丰满。 1.12.5 藤木攀援类本植物为促进分枝,宜适度修剪,并设攀援设施,使姿态均衡茂盛,发挥缠绕功能。
1.12.6 绿篱修剪整形按设计要求进行,新栽绿篱应适当修剪整形,促其枝叶茂盛。
11
1.13 保护措施监理控制要点
1.13.1 如遇持续高温干旱,除及时灌溉外,应按新栽树木的抗旱能力,适当疏去部分枝叶。对新栽珍贵树木,必要时应遮阴和叶面喷水。
1.13.2 防风:对新栽树木的原有支撑应经常检查,在风暴来临前应及时加固或增设支撑。对迎风面过大的树冠应适当疏枝。风暴过后,应及时抢救扶正倒伏树木,加固支撑物,修剪树冠和清理残枝等。
1.13.3 防寒:凡易受冻害的新栽树木,寒冬来临前应采取根际培土、主干包扎或设立风障等防寒措施。防寒工作宜在11月进行,12月上旬前完成,下年4月上旬开接触包扎物,遇有大雪应及时清除树冠积雪,但不应损伤树冠。
1.13.4 新栽珍贵树木在整个养护过程中,应防止人为践踏、碰撞和折损等影响树木生长的行为。在不影响景观条件下,可在树木周围设置栏杆围护。
1.13.4 养护及防治病害虫,可参照我省《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DB33/T1009.6—2001)执行。
1.14 补植监理控制要点
新栽树木因死亡发生缺株,应适当补植.补植树木应选用原来树种及规格.若需改变树种或规格,应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 1.15 验收与备案
1.15.1 验收应在栽植过程中分段进行,分别为:定位:放样、挖穴、换土、施肥、树木、质量、修剪、栽植、支撑、筑堰、浇水、扎缚、清场。
1.15.2 栽植季节内本地区树木成活率应大于95%,外地引种树木成活率应大于90%。 1.15.3 非适宜季节内本地区树木成活率应大于75%。 1.15.4 成活率应按下式计算:
成活率= 成活珠数 *100%
实际种植株数
1.15.5 计算成活率和保存率时,应剔除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树木死亡。 1.15.6 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2、花坛、花境建植工程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1 基本性控制要点
2.1.1 花坛、花境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2.1.2 在遵守浙江省《花坛、花境建植技术规程》(DB33/T1009.2-2001)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等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1.3 花坛
2.1.3.1 花坛植物材料宜由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球宿根花卉及低矮色叶花植物灌木组成。
2.1.3.2 花坛植物材料应选用花期一致、花朵显露、株高整齐、叶色和叶形协调,容易配置的品种。
2.1.3.3 花坛花卉必须选择其生物学特性符合当地立地条件者。
12
2.1.3.4 花坛讲究群体效果,符合功能要求,并与环境协调。模纹花坛要求图案清晰、色彩鲜明、对比度强;自然式花坛要求花繁色亮,美观大方。
2.1.4 花境
2.1.4.1 花境用花宜以花期长、观赏效果佳个球(宿)根花卉和多年生草花及高度40cm以下的观花、观叶植物为主。
2.1.4.2 花境配置应具有季相变化,并突出重点景观。 2.2 对设计方面的控制要求
2.2.1 花坛、花境的布设应与整体环境协调,配置合理,主题突出。选用的花卉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花。
2.2.2 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或剖面图)、经费预算表和文字说明,并附花卉品种、规格和数量等。花坛设计文件应附一年内花卉配置的品种、规格、数量和换花时间。花坛一年换花不应少于4次。 2.3 栽植前监理控制要点
2.3.1 栽植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材料、场地、人工等准备。 2.3.2 土壤要求:
2.3.2.1 栽植前土壤必须进行深翻细作,翻地深度不应小于30cm,清除石块、残根、杂草,施入基肥。
2.3.2.2 栽植前土壤应进行杀虫和灭菌处理,严禁有害、有毒物质存在。
2.3.2.3 栽植土必须采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对不符合栽植要求的土壤,必须根据植物的习性改良土壤结构,调整酸碱度。有机肥可在翻地时施入,亦可在挖穴时施入穴底。
2.3.2.4 花坛土壤宜提前测试,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宜符合:土壤PH值6~7.5,酸性花卉土壤PH值5~7,有机质含量≥2%,通气孔隙度≥6%,有效土层≥30cm。(数值供参考。)
2.3.3 植物质量要求:
2.3.3.1 花坛植物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花坛用花品种要求:主干矮壮,分枝(分蘖)强健、株型整齐,抗病力强的一、二年生花卉。
2 花卉应统一规格,同一品种株高、花色、冠径、花期等无明显差异。 3 花卉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无枯黄叶,根系完好,无严重损伤。 4 开花及时,盛花期应符合设计时间要求。 5 花卉在花坛中有效观赏期不少于31天。
6 地栽花苗起掘应带宿土,用盛器运输,防止机械损伤,保持湿润状态。 2.3.3.2 花境植物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宿根花卉根系发育良好,每丛3~4个芽,选用常绿或绿色期长的品种,无明显病虫害或机械损伤。
2 根茎类多年花卉宜选用休眠不需每年挖掘地下部分作养护处理的种类。要求植株健壮、生长点多。
3 球根花卉的种球大小基本一致,种球无明显病虫害。
13
4 矮生木本植物应选用株型丰满、无明显病虫害的观花或观叶植物。木本植物宜经移栽或盆栽。
5 一、二年生草花质量要求同花坛用花。
6 花苗移植前要分清品种、色彩、以防混杂。木本花卉地栽苗要切断主根,少伤须根,尽量多带宿土,要随掘随种。 2.4 栽植监理控制要点
2.4.1 施工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园林工人或具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人员。 2.4.2 应按设计要求对地形、坡度进行整理,做到表土平整、排水良好。 2.4.3 应按设计要求放样、定好株行距。初种时的覆盖率,花坛不宜低于80%。
2.4.4 栽植穴稍大,使根系舒畅伸展。盆栽苗要除去花盆及垫片。栽植深度应保持花苗原栽植深度,严禁栽植过深。
2.4.5 栽后填土应充分压实,使穴面与地面相平略凹。
2.4.6 栽后应用细眼喷头浇足水分,待水沉后再浇一次。结合浇水可施以腐熟的稀薄有机肥料,施后叶面要用清水喷淋。一、二年生草话第二天再一次浇透水,一周内加强水分管理。球根和木本花卉一般不需要再浇水,待土壤干时再浇。
2.4.7 大株的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栽植时,应进行根部修剪,去除伤根、烂根、枯根。 2.5 养护管理监理控制要点
花坛、花境的养护可参照浙江省《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DB33/T1009.6—2001)执行。 2.6 验收与备案
2.6.1 验收应在栽植过程中分段进行,分别为:定位放样、挖穴、换土、施肥、植株质量、修剪、栽植、筑堰、浇水。
2.6.2 栽植季节内本地区植株成活率应大于95%,外地引种植株成活率应大于90%。 2.6.3 非适宜季节栽植的植株成活率应大于85%。 2.6.4 成活率应按下式计算: 成活株数 *100%
成活率= 实际种植株数
2.6.5 计算成活率和保存率时,按剔除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植株死亡。 2.6.6 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3、地被建植工程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3.1 基本性控制要点
3.1.1 地被绿化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3.1.2 在遵守浙江省《地被建植技术规程》(DB33/T1009.3—2001)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等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1.3 各类绿地的裸露地面凡能栽植地被植物的地方,都应栽植地被植物。 3.1.4 地被植物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3.1.4.1 适于栽植地土壤、气候、光明等立地条件的多年生球宿根类;不需每年挖掘地下部分的球茎类;自衍力强的一、二年生草本;藤木植物和低矮的常绿(或落叶)木本植物。
3.1.4.2 宜选择种源丰富或容易获得的品种,使能很快独立形成较稳定的群体。
14
3.1.4.3 宜用抗性强和管理粗放的品种。
3.1.4.4 能满足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因子、抑制杂草等功能,且花形、花色、叶形、叶色应与种植地的景观相协调。
3.1.4.5 观花类地被植物宜选花繁或花大、花朵顶生或显露的品种,观叶类宜用叶形和叶色妍美、群体观赏效果佳的品种。
3.1.4.6 应采用乡土种类为主,积极引进适宜本土的优良品种。 3.1.4.7 地被植物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置方式以大面积片植、花带和装饰三种形式为主。
2 合理培植、高度适当,使植物群落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开花的地被植物,花期和花色应与主体乔灌木协调。
3 注意季节和色彩的互补。
3.1.5 地被设计应与整体环境协调,植物材料必须按阳光照射强度、地形起伏、土壤酸碱度及湿润度,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3.1.6 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或剖面图)、经费预算和文字说明,并附地被植物品种名录、规格和数量。 3.2 施工前监理控制要点
3.2.1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材料、场地、人工等准备。 3.2.2 土壤要求
3.2.2.1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测定,土壤应符合下列标准:PH值6~7.5,有机质含量≥2%,通气孔隙度≥10%,有效土层为20~30cm,石唢粒径≤2cm。
3.2.2.2 栽植土有效层下方如有不透气废基,应打碎或钻通,使上下通气透水。 3.2.2.3 栽植地必须具备满足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光、热等环境因子。严禁建筑垃圾和有害物质混入。
3.2.2.4 栽植土不能满足植物需要,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3.2.2.5 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使用除草剂应掌握好药效期,提前施用。 3.2.3 植物材料要求
3.2.3.1 应根据景观和功能要求选择植物品种。 3.2.3.2 地被植物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标准: 1 所有植株同一品种时,规格大小应无明显差异。 2 植株根系完好,生长旺盛。
3 植株无明显病虫害和较严重的机械损伤。
4 植株运输过程及运到栽植地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其维持湿润状态。 3.2.3.3 若栽植面积较大,又有种子来源,则宜直接采用种子播种。 3.3 栽植监理控制要点
3.3.1 栽植前土壤深翻应大于25cm,结合深翻清除石块等杂物,施足基肥,杷细整平,做到表土平整,排水良好。
3.3.2 栽植前应按设计要求放样,定好株行距,做好分株、切根等准备。 3.3.3 栽植坑应稍大,使根系舒展,填土压实,土面平整。
15
3.3.4 栽植后应立即浇足水分,可结合浇水喷施腐熟的有机肥,施后用清水喷淋茎叶。栽后一周内注意土壤湿度,发现表土干裂,应及时浇水。 3.4 养护管理监理控制要点
栽植后要保持田间持水量60~70%,直到出苗或成活,以后不必经常浇水。经常性养护可参照浙江省《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DB33/T1009.6—2001)执行。
4、草坪建植工程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1 基本性控制要点
4.1.1 草坪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4.1.2 在遵守我省《草坪建植技术规程)(DB33/T1009.4—2001)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等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4.1.3 草坪设计应根据其观赏效果、气候因素、生长条件及是否如许游人进入踩踏等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草种和种植类型。
4.1.4 草坪的坡度不宜过大,应以利于排水、修剪、游人安全为原则。 4.1.5 各类草坪的覆盖度应大于95%,集中空秃面积不超过49cm。
4.1.6 覆盖度达到95%所需时间,籽播、茎播、分植带铺设在2~3个月内,满铺草坪成活时间,生长季节应在一个月内,非生长季节不超过三个月。
4.1.7 草坪纯净度:单纯性草坪纯洁度保持大于95%。混合草坪应达到没有影响景观的双子叶植物和与草坪不协调的禾本植物的要求。 4.2 种植前监理控制要点
4.2.1 施工人员应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园林工人或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人员。 4.2.2 应准备好必要的播种和铺植设施。 4.2.3 土壤要求
4.2.3.1 土壤理化性状应符合以下要求:PH值6~7.5,有机质含量≥2.0%,总孔隙度≥50%,石砾粒径≤1cm,石砾含量≤10%。
4.2.3.2 土壤改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PH值<6或>7.5的土壤,应采用石灰、草木灰或酸性介质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栽植层内达到PH值6~7.5。
2 总孔隙度50%的土壤,必须采用有机质或疏松介质加以改良,如粘重土和粉末结构土应加入30~40%的粗砂。
3 对有机质低于2%的土壤,应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含丰富有机质的介质,调整到有机质含量≥2%。
4.2.3.3 翻耕与平整:草坪翻耕前应进行化学除草,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还应进行多次喷杀。在除锈剂药效期过后,全面深翻25cm。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病菌和害虫(包括和蛹)。随后将土耙细,在土壤板结地带应进行机械碎土,使土块直径<1cm,清除杂草及杂物。严禁在雨期进行翻地。对低洼水地应填土整平。
4.2.3.4 地形整理:按设计要求,使栽植地具一定坡度向路面或排水口倾斜。
16
4.2.4 肥料准备: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用量0.5~1.0kg/m,过磷酸钙50~75g/m,可结合翻地,将肥料均匀施入。
4.2.5 种子植物材料要求
4.2.5.1 种子要求:纯净、千粒重符合有关标准,发芽率达到95%以上。 4.2.5.2 铺植材料要求:生长健壮、整齐,密度在95%以上。 4.3 排灌设备配置监理控制要点
4.3.1 面积在1000m以上的草坪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和完善的灌溉设施。
4.3.2 必须及时排除积水,面积≤1000m的草坪,可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比建3~5‰。面积在1000m以上的草坪,应建永久性比建为5‰的地下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管接通。安装自动喷灌的,除计算好给水范围和适当的喷头、水压与扬程,还应设置移动水管进行人工补浇。 4.4 播种草坪的建植监理控制要点
4.4.1 播种期:根据草种生物学特性适时播种。冷季型草种原则上除冰冻期和30℃以上高温期外均可播种,但以9月初至11月底最宜。在10℃以下播种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以利发芽。暖季型草种宜在2月下旬至5月中旬完成播种。
4.4.2 播种量可按下式计算,再根据播种土壤条件、平整度等增加20~30%损耗。 计划播种面积(m)*千粒重(g)*10
播种量(g/m)= 1000*种子纯度*发芽率
4.4.3 播种方式分人工撒播、机械喷播和植生带三种,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4.4.3.1 人工撒播草坪后应及时覆土厚度为种子高度的一倍。覆土后镇压,压后用喷雾、灌水或滴灌的方式浇透水。
4.4.3.2 机械喷播可采用客土喷吹和种子喷播二种方式。客土喷吹是将种子、泥土、肥料、水和纤维质等量混合均匀,用机械喷附在陡坡,厚度应大于20cm。种子喷播在土面上,纤维含量为200g/m.
4.4.3.3 植生带的草坪建植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植生带的草坪建植应按设计面积计算用草数量,在平整好的地上依次铺设,并将植生带拉直、铺平,接缝要紧密,但不可用力过大。
2 植生带铺好,覆土2~3cm,滚压后及时浇透水。 4.4.4 播种草坪苗期管理应按表4.4.4规定执行。
表4.4.4 播种草坪苗期管理 人工撒播 机械喷播 植 生带 种子萌发前2~3小时喷水一小苗初期每天喷灌1~2次,喷水量不可太大,喷湿为幼苗期每天喷水早晚各一喷水 次,视天气情况可逐日止,出苗后视天气情况酌喷水次 减喷次数 次数 除早、除小、除净,可除杂草 选用适当的除草或人工除草 除早、除小、除净 用适当的除草剂除草 小苗出土50%左右时,可除去覆盖物 除去覆盖物,及时拣除及时清除垃圾等杂物 及时清除垃圾等杂物 草坪内的垃圾
17
覆盖率达70%~80%时滚压一需要间苗的,应在幼苗幼苗发芽时,再覆2~3cm其他管理 次,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分蘖时一次完成 土层,促匍匐茎生根 草坪平整
4.5 铺植草坪的建植监理控制要点
4.5.1 密植:把草皮按统一标准切割成块,按彻砖的格式平铺在土面上,草块间隙1cm,交接处填干燥肥沃土1kg/m,铺后及时滚压浇透水。冷季型草种可不留缝隙。
4.5.2 间铺:铺种方法同密植,将草皮切割成条或统一大小的块,一般1平方米草皮约铺2~3平方米。铺后滚压,浇透水。
4.5.3 点铺:将草皮切成2~3平方厘米小块等距点植,一般1平方米草皮约铺3~5平方米。铺后滚压,浇透水。
4.5.4 茎铺:将匍匐型草种选茎枝长的,剪为2~3cm小段均匀撒铺于种植地上,覆土1~2cm,铺后滚压,浇透水。
4.5.5 草坪铺植后的管理,应按表4.5.5执行。 表4.5.5 草坪铺植后管理
密植、间植、点植 茎铺 浇水 每周浇水一次,浇透、浇匀 保持土壤湿润,表土干即浇 除草 草皮成活后及时清除杂草 发现新苗后及时清除杂草 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及时防治病虫害 及时防治病虫害 铺植后2~3天滚压一次,以后每周至少其它管理 一次,直至成活,若有明显隆突现象,铺后检查,有茎裸露应及时覆土压平 应适时重铺
4.6冷、暖季型草坪复播监理控制要点
4.6.1 复播时间:宜于9月初至11月底(气温8℃以上)进行。 4.6.2 实施复播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1 播种前一天对播种地喷浇水。
2 用铁钉制成拍板(钉齿露长1.5~2cm)在暖季型草坪上均匀拍出播种孔。 3 播种方式可采用人工撒播或机械喷播。播种量可参照上述第4.4.2 条计算。 4 播种后,可用扫帚轻扫播地,覆以少量细土,喷浇适量水。以后每天适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促使草籽萌发,萌发后,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补播。
5 对复播草坪上冷季型草,应将其高度控制在3~5cm左右,以免其生长过高影响暖季型草坪的正常生长。
4.7 养护管理监理控制要点
草坪建植后的养护管理应符合本规程的质量要求,苗期管理应按上述第4.4.4条、第4.5.5条执行,经常性养护参照浙江省《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DB33/T2009.6—2001)执行。 4.8 验收与备案
4.8.1 验收应在栽植过程中分段进行,分别为:定位放样、换土、施肥、播种、铺植、浇水。 4.8.2 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8
5、行道树栽植工程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1 基本性控制要点
5.1.1 行道树的栽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5.1.2 在遵守浙江省《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DB33/T1009.5—2001)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5.1.3 行道树栽植前应了解栽植地道路及周围环境条件。可栽植行道树的人行道宽度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人行道宽度宜在3m以上。
2 人行道宽度在2m左右时,沿街建筑应在两层以下。 5.1.4 在道路弯道内侧栽植行道树不得影响行车的安全视线。
5.1.5 行道树与地面有关设施的距离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的规定。
5.1.6 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种植平面图、立面图、道路断面图、地上地下管线图等)、经费预算表、文字说明,并附植物品种名录、规格和数量。 5.2 栽植前监理控制要点
5.2.1 现场调查及放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前应对人行道的公共设施、土壤、路面、沿街建筑物、地下及架空管线等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好详细记录。
2 行道树的放样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实地情况进行。 3 施工时如发现图纸与实际不符,应由设计部门变更设计。 5.2.2 土壤要求:
1 栽植土应呈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在6.0~7.5之间。
2 树穴内有建筑垃圾,或土壤中含有害物质,必须用栽植土予以更换。 5.2.3 植物材料要求
5.2.3.1 应按设计要求选择树木的品种和规格。必须选择树干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树木,胸径应在6cm以上,栽植在机动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分枝点应高于3.5m,无中心立枝的树木必须有4~5根一级主枝,长度不得小于35cm.
5.2.3.2 同一条道路或路段应栽植同一品种、规格的树木。
5.2.3.3 裸根树木根系直径和带土球直径及深度规格,应符合表5.2.3.3所列要求。 表5.2.3.3 树木根系和带土球规格 树种 胸径 6~7 7~8 8~10 10~12 12~14 根系和土球规格 土球直径(cm) 根系深度(cm) 55~60 35~40 60~70 40~45 70~80 45~50 80~90 50~60 90~100 60~65 19
乔木
1 建立监理日志;
2 进行进度检查,检查的要点是: i.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异;
ii.形象进度、实物工程量与工作量完成情况的一致性。 3 按合同要求、及时进行工程计量验收; 4 有关进度、计量方面的签证;
5 实行工程进度的动态管理。当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措施,必要时调整计划。
6 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署进度、计量方面认证意见; 7 组织现场协调会:
i. 协调总包不能解决的内、外关系问题; ii. 上次协调会执行结果的检查; iii. 总图管理上的问题; iv. 现场有关重大事宜。 4.1.2.2.3进度的事后控制:
1 从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制定保证总工期不突破的对策措施; 2 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 3 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
4.1.2.3 投资控制 5.1.2.2.1投资事前控制
1 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标底标书,分析合同价构成因素,明确工程费用最易突破的部分和环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
2 预测工程风险及可能发生索赔的诱因,制定防范措施,减少索赔的发生;
3 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供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开工后能正常施工,连续施工,不要违约造成索赔条件。
4.1.2.2.2 投资事中控制:
1 按合同规定,及时答复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及配合要求,不要造成违约和对方索赔的条件; 2 施工中主动搞好设计、土建、安装及其它外部协调配合,不要造成对方索赔要求; 3 工程变更设计修改要慎重;
4 严格经费签证,凡涉及经济费用支出的停窝工签证、用工签证、使用机械签证、材料代用(重大)和材料调价等的签证,由总监最后核签后方有效;
5 按合同规定,及时对已完工程计量进行验方,不要造成未经监理验方认可就承认其完成量的被动局面;
6 按合同规定,及时向对方支付进度款,不要造成违约被处以罚款的条件; 7 完善价格信息制度,及时掌握国家调价的范围和幅度; 8 检查、监督施工单位执行合同情况,使其全面履约。 4.1.2.3投资事后控制:
1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
30
2 公正地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
4.2 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4.2.1 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措施
目标 措施 组织 措施 投资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技 术 措 施 建立健全监理组织,完善职责分工落实进度控制的责建立健全监理组织,完善职责分工及及有关制度,落实任,建立进度控制协有关质量监督制度,落实质量控制的质量投资控制的调制度 责任 责任 对材料、设备严格检验,防止混入不合格产品。 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 事前控制—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对4个“M”1个“E”的控制;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建立网络计划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和施工作业计划体事中控制--施工工艺过程的质系 量控制;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 审核施工组增加同时作业查验收;工程变更处理;设计变更及织设计和施工方施工面 技术核定的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案,合理开支施工建议施工单位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指令;严措施费,按约定工采用高效能的施工格单项工程开工报告和复工报告审批期组织施工,避免机械和施工新工艺、制度;质量、技术签证;行使好质量不必要的赶工费。 新技术,缩短工艺过否决权;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署质程间和工序间的技量认证意见;建立监理日记;组织现术间歇时间。 场质量协调会;定期向业主报告有关工程质量动态情况。 事后控制—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项目竣工验收;审核竣工图及其它技术文件资料;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建档。 及时对计划费用经 与实际费用进行济 措 施 对工期提前者实行奖励,对应急工对比分析。 程实行较高的记件 严格质检和验收,对质量优良者对原设计或施工单价或给予赶工费,按合同条款支付奖金。 方案提出合理化并确保资金的及时供应。 建议并产生经济效益者予以奖励。 31
合 同 措 施 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款。 全面履约,减少对方提出索赔的条件和机会,正确处理索赔。 按合同及时协 按形象进度和合同规定的质量要调各有关方的进度,求验收并支付工程款,凡不符合要求以确保项目形象进者,拒付工程款或扣除质量保证金。 度要求。 4.2安全管理措施
4..2.1 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
4.2.2 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全体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安全交底记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4.2.3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做好施工用电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对电器及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4.2.4 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并实行动态核查制度。
4.2.5 工程应进行封闭式施工,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和封闭式围墙(栏),作业区内应无高压线路、各类公用管线等,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安全文明管理各类标牌、标语应设置齐全。
4.2.6 进行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4.2.7 现场监理机构实行每天巡视检查,每周一次监理、施工两方联合检查,每月一次监理、施工、建设三方大检查制度,做好检查记录,参检人员签字确认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暂停令等形式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验收。
4.2.8 当存在严重安全管理问题或严重安全隐患,而施工单位拒绝整改等情况时,及时上报政府
主管部门处理。
3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绿化部分---监理实施细则(园林工程其它分部参考土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