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齐读课题。
推和敲是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推~~做动作,敲~~做动作,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对,可这就是奇怪了,怎么联系在了一起就变成了反复思考,反复捉摸呢? 不知道,不要紧,我们推敲课文以后就知道的。 二、学习课文新词语:
1.大家生字词都掌握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检查预习作业的第一项。
2.出示本课中的一些词语,2分钟的熟记,准备默写。 3.昨天要求大家查词典的,你们都查了没?谁来说说?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一会儿老师还要问你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总结:
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在思考诗歌中的用“敲”还是用“推”好时,不慎与韩愈的仪仗队撞在一起,韩愈得知原因后很感兴趣,并提出用“敲”字更好。后人就把写诗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四、学习古诗,增加学习背景 1.出示古诗: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你能背下来吗?
五、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如何分段。 请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看哪些人能独立分对。能介绍你分对的原因吗? 六、布置课堂作业。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能够说出课后习题四的词语的区别。
2.在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讲出这个故事。 3.能够说出故事的要素。 4.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主要人物 时间 地点 事情的起因 事情经过 事情的结果 讨论所填的表格。
主要人物、 时间、 地点、 事情的起因、 事情经过、教师评价总结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出示自主学习题: 1.哪些情境激发了贾岛的诗兴?
2.你认为在贾岛的诗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深夜的宁静? 3.推敲的结果怎么样呢?你同意韩愈的选择吗? (二)教师相机指导,评价总结。
事情的结果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推敲苏教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