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号 考 答 要 不 名 姓 内 线 级 班封 密 校学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月考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A.铁 B.冰 C.金 D.玻璃 2.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则在该温度下,此物质的状态应为 (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状态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3) B.(2)(4) C.(3)(4) D.(1)(2) 4.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
发生的是( ) A.某高原地区,沸水的温度只有大约80℃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
5.下列选项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
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B D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A C
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
7.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B )C
D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观察温度,体温计却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 8.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1
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9.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 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 .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D.三个都不变
10.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不是利用到这一特性的是(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培育水稻秧苗时,晚上往稻田里灌水
C.城市修建人工湖,美化环境还可调节周围的气温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11.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2.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 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 )
A.液体A的比热容小 B.液体B的比热容小 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D.无法比较 13.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铁块和水,它们放出相等的 热量之后,把铁块放入水中,则( ) A.不发生热传递 B.内能从铁传向水 C.内能从水传向铁 D.温度从水传向铁
14.对于燃料的热值, 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理解的是:( )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B.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的质量成正比; C.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D.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 跟燃料质量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5.请说明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 。(2)夏天,雨后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 。(3)秋天,清晨林中升起的白雾: 。(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
16.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2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
较 。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灯泡发黑,这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和 。
17.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向发射台地面,很多物体遇到高温火焰都 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
2
水的 来吸收大量的热。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都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18.红外线感应干手器会吹出温度适宜的流速较快的热空气,湿手很快被吹干。使用干手器的目的是:一是提高手表面水分的 ,二是加大湿手上空气的 ,加快水的蒸发。
19.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把酒精烧掉一半,剩余酒精的比热容是 J/(kg·℃)。
20.写出以下示例是利用哪种途径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铁丝反复弯折处会发热: ; (2)炒菜时铁锅热的烫
手: ;(3)流星坠入大气层时发出光和热: ; (4)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
21. 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为3:2,比热之比为1:3,当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甲、乙两金属块降低的温度之比为 。
22.将装水的茶壶放在煤气灶上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把壶盖顶起, 这一简单的
生活现象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煤气燃烧时,燃料的 能转化为 能传递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时, 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壶盖的 能。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3.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 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 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
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3
24.为研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并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下表为实验数据记录: 标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未温/℃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1 水 300 20 30 10 12 2 水 150 20 30 10 6 3 煤油 300 20 30 10 6 4 煤油 300 20 25 5 3 (1)通过分析 (填标号)烧杯的数据,可得结论:在质量和升高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析比较1、2烧杯的数据,可得结论: ;(3)分析比较3、4烧杯数据,可得结论: ;(4)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质量和 有关。 四、计算题(共18分) 25. 质量2kg的水,温度由20℃升高到60℃,需要多少焦的热量?
26.完全燃烧200g酒精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体积的天然气?(酒精的热值为3×107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5×107J/m3)
27. 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21kg汽油放出的热量有一半被水吸收后后,水温升高了23℃,这些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月考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