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信考试、拾金不昧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
(2)面对钱佳豪,有的同学说:“他太傻了,还是把这些钱留给自己实惠。”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3)你准备怎样向钱佳豪和参与诚信考试的同学学习这种精神?
3
四、活动探究题(共10分)
18.2015年暑假,学校安排学生到所在社区就“邻里关系”做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通过调查,学生们深切感受到邻里间的“邻里守望相助”思想在慢慢淡化。许多居民对邻居仅仅是在认识的层面上,并没有过多交流和互助。但是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去创建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而更多的是被砖瓦给阻隔了,久而久之,邻里之间也变得疏远了。 (1)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①调查对象: ②调查目的: ③调查方式:
(2)在社区中,为什么要创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3)请你为创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提几条建议。 (4)请你谈谈对学生们参与社区考察的认识。
4
2015-2016学年广西贵港市覃塘三中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思想品德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份,共28分)
1.学校食堂的一幕:高年级的某同学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强硬抢占了低年级某同学的位置,而且还顺利地买到了饭菜。对这一幕,你的正确评价是 ( ) A.在社会生活中有无规则一样 B.社会生活就是要竞争,谁强谁上
C.高年级同学的行为违反了规则,应受谴责
D.对不太习惯排队的同学应谅解,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 【考点】规则与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要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解答】高年级的某同学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强硬抢占了低年级某同学的位置,顺利地买到了饭,该行为违反了规则,说明他欠缺规则意识,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B说法错误,竞争也要遵守规则;D说法错误,是对违反规则行为的纵容.故选C 2.“落棋无悔”“越位犯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课认真听讲”,这些都是 ( ) A.法规 B.制度 C.规则 D.纪律 【考点】规则与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规则就是关于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做什么的约定.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规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
【解答】本题考查规则的含义.“落棋无悔”属于下棋游戏和竞赛的规则;“越位犯规”属于足球场上的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属于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则;“上课认真听讲”属于课堂规则.A、B、D都属于规则,但不能涵盖题干中的内容. 故选C.
3.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如图《让座》体现的是( )
A.纪律 B.规章 C.法律 D.道德 【考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分析】本题考查道德规范.依据教材知识,认真分析题干图画,明确主旨,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生活中调节公民行为的规则有纪律、道德、规章制度和法律等.题干中的“让座’行为反映的是尊老行为,属于道德的调节范畴,不是纪律规定要做的,不是规章制度的规定,也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ABC不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4.下列行为属于自律的是 ( ) ①同学们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 ②小华将捡到的钱包交给老师 ③小红将果皮扔进垃圾箱
5
④小明为了不迟到,骑车闯红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他律和自律的含义.
【分析】本题考查自律.自律是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
【解答】同学们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小华将捡到的钱包交给老师、小红将果皮扔进垃圾箱是懂得以规则自律的行为,①②③符合题意;骑车闯红灯违反了交通安全法,是违法行为,没有做到自律,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5.有些规则属于强制性规则,有些属于非强制性规则,下列规则属于非强制性的是 ( ) A.成年子女要常回家看看 B.正月十五闹元宵
C.适龄儿童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D.红灯停,绿灯行 【考点】规则与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规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规则有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
【解答】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属于强制性法规.风俗习惯属于非强制性规则,所以B符合题意;ACD是强制性规则, 故选B.
6.中学生小梅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叫“飞天小帅”的阳光男孩,两人聊得很投机,相见恨晚,于是约定时间见面,到了约定地点,小梅见到的是一个秃顶的中年男子,小梅吓得转身就跑。小梅的经历说明了网络世界具有 ( )
A.虚拟性 B.真正的自由 C.真实性 D.可靠性 【考点】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分析】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在网络世界里,法律规则很难起作用,社会还未能对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的每个人的言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样,网络世界就成为一个不受外在规则约束的“真空”.在这个“没有人看得见”的真空中,有些人往往容易放松自我约束,网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就有了可乘之机.为此,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网络管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执行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遵守.我们应该把这些外在的规则变成自己内心的要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这样,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否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网络的特点.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匿名的,以符号形式进行,人们可以戴上任何面具、以任何身份与别人交往.正是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才会出现小梅遇到的情况.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BCD. 故选A.
7.打开“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各种信息应有尽有、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明辨是非,理性对待各种信息; ②将各种信息积极转发与大家共享; ③文明上网,不跟风、不盲从;
④加大对传播不良信息者地打击力度。
6
④小明为了不迟到,骑车闯红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他律和自律的含义.
【分析】本题考查自律.自律是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广西贵港市覃塘三中2024 2024七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