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 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⑶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 2、过程和方法:
⑴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⑵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⑶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读激,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人类的家园,她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她就是我们可爱的地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二、自学检测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我会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贡献 裹着 宇宙 慷慨 恩赐 滥用 目睹
渺小 遨游 威胁 资源枯竭 晶莹透亮 一叶扁舟 群星璀璨 和蔼可亲
3、检查读书(请一组同学读书),其他学生边听边思学案初读了解中的题目 学生汇报
4、通过初读课文,同学们了解到课文是这些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那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的时候发出的一句感叹大家一起读——(出示课件上的这一句话)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5、为什么宇航员会觉得“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说“同时又太容易
破碎了”相信我们读懂了这句话,其他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小组展示)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一)感受地球的可爱
1、请大家再读课文,两人小组完成学案再度感知中的第一题: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先独立完成,找出相关语句, 再两人交流读书) 学生读相关句子,说一说重点抓住的词语
请一生读书,其他生发挥你丰富的想像力,看看在你的脑海里能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有感情的朗读。
2、 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么?会读书的孩子,会联系上下文,请快速地浏览一下三段,拿着笔,看一看除了地球外观上的美,还有没有描写地球可爱的地方,把它划一划
3、进入“地球无私,慷慨地向人类提供矿产资源”这一话题,: (1)、你觉得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地球无私地向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2)你了解矿产资源包括哪些内容么?有没有查一查资料呢?(金矿、银矿、铜矿、煤矿、铁矿、盐矿、石膏矿、油田??太多了)除
了矿产资源,地球还向我们人类提供着什么资源呢? 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4、师小结:那也就意味着,地球有多少资源,她就愿意向我们人类提供多少资源呀!这就叫做(师出示红字)——“无私”,这才是真正的“慷慨”呀!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而又慷慨地对待它的孩子们呀!正因为有了地球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人类丰衣足食的生活,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向地球母亲表达么? 齐声赞美:“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二)体会地球的容易破碎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地球容易破碎表现在哪里?请四人小组内学习,默读课文2——7自然段,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地球容易破碎?结合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先独立思考,找出相关段落或句子,或抓重点词语,谈自己的理解体会,再四人小组交流、讨论,确定交流成果,准备展示) 学生汇报:
1.汇报“活动范围很小”部分。
(1)小到什么样的程度?哪一句话形容了它的小? 它在茫茫的宇宙中,只像是一叶扁舟。
(2)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很小,你是怎么体会出的? 生1:地球的表面积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生2: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比例图,(课件上显示比例图)
地球表面积五点一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人类都能居住吗?
生: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人类无法生存。 (4) 师:对,除去这些,人类的活动范围就很小很小了,我们人类生活的地方只有五分之一了!这么小,人又多,它当然怎么样啊?(拥挤不堪)这一挤,是不是也是容易破碎啊?使地球的小显得更突出了,尤其是把地球比喻成“一叶扁舟”,这语言多妙啊!我们就是这扁舟上的乘客,船如果毁了,船上的人会怎么样啊?(全船覆没!船上的人会淹死!所以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5)“同学们,作者在这一段里,作者为了突出地球的渺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2.汇报“自然资源有限及自然资源被破坏所带来的灾难”部分。 ( 1)课件显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