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
10月月考物理试题2016.1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教师:程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8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加速度 C.速度、位移、加速度
B.质量、路程、速度 D.路程、时间、加速度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4.甲、乙两车在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置—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5.一匀变速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3t+2t2 (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及3s末的速度分别是
A.0、4 m/s2 、14 m/s B.3 m/s、4 m/s2 、18 m/s C.3 m/s、1 m/s2 、18 m/s D.3 m/s、4 m/s2、15 m/s
6.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沿斜面匀加速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3L/4处的速度为
A.3vvv
B. C. D. v2422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5m/s2,那么
A.在任意1 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5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 C.在任意1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小5m/s 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的末速度小10m/s
8.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4s末返回出发点,然后反方向运动 B.在2 s~3 s内和在6 s~7 s内的加速度方向不同 C.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物体加速度始终不变
9.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定义加速度时,a=
,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0.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
开始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时刻(s) 速度(m/s) 1.0 3.0 2.0 6.0 3.0 9.0 6.5. 18 7.5 18 9.5 9.0 10.5 3.0 A.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 s B.汽车加速经历的时间为6.5 s C.汽车从开始加速到最后静止位移大小为117m D.汽车减速经历的时间为2 s
11.两个人以不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
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A.位移
B.速度
C.路程
D.平均速度
12.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分别在1s末和4 s末速度相同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13. (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按如图所示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1)将下列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
A.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如图所
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O对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
线段 数据/cm OA 0.54 OB 1.53 OC 2.92 OD 4.76 OE 7.00 OF 9.40 ①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各点速度 数据/(×102m/s) -vA 7.70 vB 12.0 vC 16.2 vD 20.4 vE 表中E点的速度应该为________m/s. (速度取两位有效数字) ②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答题卷所给的坐标中,用铅笔和直尺作出v-t图象,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加速度取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14.(10分)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有着“梦之队”之称的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全部四个项目的所有金牌,并在两个单打项目中拿到银牌,继续延续着自己“乒乓王国”的统治地位。在万众瞩目的“科龙”对决中,马龙打出的乒乓球以30m/s的速度飞来,被张继科挥拍一击,仍以30m/s的速度大小逆着原方向反弹,测得球接触拍的时间是0.02s,求这个过程中乒乓球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5. (11分)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 s速度变为6 m/s.求: (1)刹车后2 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24 m所用的时间.
16. (11分)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4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s内的位移是多少?
17. (12分)小轿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个收费站,经20s后司机才开始刹车使车匀减速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速到20m/s后继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停车缴费所用时间为30s,汽车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1m/s2。
(1)司机是在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发现收费站的。
(2)因2016年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
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9m区间速度不超过6m/s,则国庆期间该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在上述情况下因不停车通过可以节约多少时间?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