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 ξ1力 物体的平衡 知识归类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注意要点:(1)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3)力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1)作用点;(2)大小:(3)方向;(4)大小标度。
二、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 1,重力:
(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
中心,一些物体的中心在物体____________,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__________。 2,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_______;压力和支
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和被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4)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 ____________形变;胡克定
律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本身的情况 3,摩擦力: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
运动的方向__________;大小f滑=_________;动摩擦因数和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
运动的趋势方向____________;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三、两种方法:
1,力的合成分解: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 定则。
注意要点:(1)一个力可分解为____________对分力;(2)一个已知力有确定分解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正交分解法:力沿两个相互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分解。 2,物体的受力分析法(一般方法)
(1)先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他力。
五,物体的平衡:
平衡条件:对于共点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可表示为ΣF=0或ΣFx=0, ΣFy=0
ξ2 直线运动 知识归类
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质点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位移和路程:位移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移是一个________
量。
路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程是一个______量.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位移的大小等于
路程.
3,平均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注意:平均速度的数值跟在哪一段时间内计算平均速度有关。
4,瞬时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
5,加速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慢。
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一个恒量、且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v?vt1222. at、vt?v0?2as,v?0221,当 a =0、v0?0时(匀速直线运动),有 vt=v0=v 、 s = vt ;
1vt2?2as、2,当v0=0,有vt?at、s?at2、a?0(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2vv?t
2公式:vt?v0?at、
s?v0t?v122gt、vt?2gs、v?t 223,当v0竖直向上,若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a=-g(竖直上抛运动),s>0表示此时刻
当v0=0、a=g(自由落体运动),vt?gt、s?质点的位置在抛出点的上方;S<0表示质点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vt>0表示方向向上;vt<0表示方向向下。在最高点a=-g(大小还是g) 结论:(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①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tv?0?vt
22②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s?s?s?s?s?......?s-s?aT2
2132nn-1(2)在初速度为零(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①s∝t2;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s1:s2:s3 ......=1:3:5:7...... ②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1:(2-1):(3-2)?? 三,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运动是_______________运动。一般来说,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_______________运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运动。合运动和分运动进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的。
2,由于位移和速度都是______量,它们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则。 四,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__________方向,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运动,必定有___________.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五,平抛运动:
特征:初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
性质和规律: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vx=v0 、x=v0t 。
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vy=gt 、 y?
ξ3 运动定律 知识归类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惯性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的受力及运动情况无关。 3,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和发生形变
12gt。 2的原因。
注意:(1)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2)如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牛顿地第二定律:
1,内容: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1),同向性: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同时性:物体的加速度(而不是速度)总是与它所受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如果合外力方向跟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三,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要把牛顿第三定律与二力平衡相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相互平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可以是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平衡,当其中一个力消失时,另一个力仍可存在。 四,质量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区 别 定 义 物理意义 性 质 变化情况 联系 质 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标量 是一个恒量 重 力(又称物重或重量) 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 重力是使物体产生重力加速度的原因 矢量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所受重力不同 G = mg 在同一地点,G ∝ m ξ4 圆周运动 知识归类
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1,速度(线速度):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v?速
2,角速度:
s2?r; 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v?、 v?2?rn , n 是转tT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角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2?n tT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
公式表示: ??v23,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a?、a??r2。
r(1)上述计算向心加速度的两个公式也适用于计算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计
算时必须用该点的线速度(或角速度)的瞬时值;(2)v一定时,a与r成反比;?一定时,a与r成正比.
4,向心力: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2?2??,F?mr?2,F?m?计算公式:F?ma,F?m?。 r?T?(1)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都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是变速运
动,也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所受向心力都是变量,但角速度是恒量
(2)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都表示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
(3)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指向圆心,作为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向心力。
二,圆周运动题型分析:
1,竖直面上变速圆周运动,可归纳为线吊小球、杆连小球、壳外小球型。 模型 线吊共同点 (1)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不同点 (1)小球所受弹力指向圆心;(2)若恰能通过圆周的最高22vA点A,则mg = F向?mg?m?vA?rg 小球 r(2)只有重力 杆连做功,因而机械(1)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可以指向圆心或也可指离开圆心;(2)如恰能通过圆周最高点A,则vA=0; 小球 能守恒. 2,在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飞机绕水平圆周盘旋、圆锥摆、火车转弯,均属次类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作为向心力。
ξ5 万有引力 知识归类
一,万有引力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公式:F?G122 , G=6.67×10-11N·m2/kg2
r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 GM?R2g (M为地球的质量、R为地球的半径, 由mg?GmM推得) R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填空题形式)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