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蜂定地饲养初步收获与体会
二十多年前,我们也曾定地饲养意蜂、喀蜂。但由于雅安能满足西蜂生产所需的蜜源少,全年仅有春季油菜大蜜源,而维持西方蜜蜂定地生活的饲料糖需求又太大,加之蜂螨危害严重,因此,淘汰西蜂定地独养中蜂,以便于专心致志的研究中蜂。 05年由于著书、撰文等需要,又于初秋在小转地的意蜂场购得1群意蜂,与自家中蜂一块儿定地饲养,以加深对东、西方蜜蜂种的蜂性差异体会,并作饲养技术的差异比较。经过一系列观察试验研究,结果在2006年春蜜结束时,该群蜂取蜜75公斤,还人工分出一群蜂,震惊了附近的西蜂饲养者。因为当地西蜂能手的同期产量也就40公斤/群左右,可谓成绩不菲。现将该群蜂的本年生活与管理过程,稍加梳理成文,以期在中蜂饲养的诸多难题基本解决后,能为定地饲养西蜂的朋友们,试探一下低消耗,少病虫害的西蜂定地饲养模式。 1.基本蜂情
提供该群蜜蜂的蜂场当时位于川藏线“飞仙关”处公路旁边,有50个西蜂生产群,以定地加小转地方式生产蜂蜜,一般没有生产王浆。该场蜂种来源为:定期外购少量蜜浆兼用型种王,再自繁置换全场蜂王。购买该群意蜂时,基本状况是意蜂标准蜂箱、双箱体、十个框,已囚王22天, 有6足框蜂量,群内贮蜜缺乏,基本无蜜。蜂王是当年春季新王,体色以黄为主,工蜂体色较杂,雄蜂体色分为黄和灰黑两种。 8月12日下午,选蜂议价妥当。保持巢箱有蜂并置5个巢框的原模样,将继箱内的余蜂抖入巢箱后,在巢箱放置纱副盖,盖上大盖并全开大盖通气窗,关闭巢门,舍去尚未归巢的外勤蜂。以巢箱、继箱分离的方式,于4点左右将蜂群由蜂场运回雅安城内,运途耗时约30分钟。运回安放妥当后即开巢门,蜜蜂认巢小飞一阵便安静下来。 2.调整与秋繁
我地仅有油菜一项大蜜源。蜂群越冬后,仅有短暂春繁时间便进入油菜花期。要夺取春蜜丰收,必须狠抓秋繁。为此,我们着重于蜂群的群体情绪调整、治螨和正确饲喂。我地秋季自然粉源充足,无须人工补粉。
2.1调整布巢与治螨
8月13日傍晚,以平箱状态饲喂含糖50%的白糖溶液1000毫升。喂后蜜蜂兴奋,纷纷外出飞行,场面热闹壮观。8月14日下午,用喷雾剂治螨后放王。巢箱放置4框,安上平面隔王板。然后,加继箱,继箱内放置5个巢框,给继箱内饲喂器加入50%的白糖溶液2000毫升,盖上纱副盖但不加覆布,最后盖上大盖,并全开大盖通气窗。此后,在8月16日下午、8月18日上午,再用喷雾剂各治螨一次。 2.2饲喂
从8月15日开始至8月24日,每天傍晚在继箱饲喂器内,加入50%的白糖溶液1000毫升。8月26日,温度已由此前的最高29℃,降至最高20℃,夜晚更低些。所以,从8月26开始提高饲喂浓度,在继箱饲喂器内加入75%的白糖溶液1000毫升,间隔3天喂一次,直至10月6日。 2.3温度调节
从8月26日起,便在副盖上加覆布并提高饲喂浓度,但仍全开大盖通气窗。8月29日傍晚,在继箱饲喂器内加入75%的白糖溶液1000毫升。 3.蜂群变化状况与管理
9月10日下午,已见到幼蜂认巢飞行。9月20日开箱作全面检查,蜂量与购回时相比已有显著增加,给巢箱加入一个空巢脾,继箱仍然5个框。此时已秋繁36天。
10月6日开箱检查,蜂量已有10足框,子脾“登角”状态好。此时,数量已锐减的大叶桉普遍开花,箱内贮蜜又较为充足。因此,在当日傍晚饲喂75%的白糖溶液1000毫升之后,便暂停饲喂了。10月27日再开箱检查时,蜂量又有进一步增加,隔板外都竭有不少休闲蜂,估计蜂量不少于12足框,秋繁目的实现。此时,子圈与上次检查时相比,已有明显缩小,这与停喂和气温下降有关。随即转入越冬管理。 4.越冬措施与蜂群状态
在我地,为了保存蜂群实力,越冬蜂基本备足后即需要关王休息。因此,选择10月27日关王,并通过关王后的连续6天饲喂,使现有幼虫都能被正常哺喂至封盖。同时,进一步备足越冬食料。 4.1囚王与布置越冬蜂巢
关王时蜂巢布置:上下各放置5个巢框,取对称分布。蜂王囚禁在用精密塑基隔王片做成,长度12
厘米的筒式囚王笼内(见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封三图),工蜂能顺利钻进钻出,选择较长王笼给蜂王留出了能随冬团移动,而变化自身位置的适宜机动空间。囚王笼顺置在巢箱巢框的上梁框间距处,又刚好被继箱巢框的下梁相夹。这样,被囚禁蜂王便处于蜂巢和越冬蜂团的中部。巢框间距仍保持在12毫米左右。此时气温已变化在10℃~20℃范围内。纱盖上覆布不变,大盖上的通气窗继续保持大开。 4.2其他管理
从10月27日至11月2日,连续6日每天喂给75%的白糖溶液1000毫升,之后停止饲喂。11月4日开箱检查,尚有2个封盖子脾,毁除一个未封盖王台,将框间距调宽至约15毫米,覆布换成2张报纸,巢门大开,蜂箱外底无保温物,以适当冻蜂来控飞。从此时起至春繁前,不再惊扰蜜蜂,让蜂群安全越冬。 5.春繁
根据我地春繁初期温度较低,外界蜜、粉缺乏的特点,我们主抓了食料与适时保温。 5.1布巢、治螨、放王
2006年元月17日中午,将继箱内的蜜蜂抖入巢箱后拆除继箱,在巢箱内布置春繁蜂巢。此时,尚有5足框蜂。蜂巢布置从蜂箱一端开始,依序为1张隔板、1个蜜脾、2框优质空巢脾、1个蜜脾、1张隔板、1个蜜脾。蜜蜂安定下来后再逐框提起,带蜂喷雾杀螨剂。之后,将此前放置在箱底的囚王笼,拔去一端木塞,任由蜂王自行爬出。巢门开启二分之一,纱副盖上放置4张报纸,无其他保温物,大盖通气窗保持全开状态。此间,外界气温变化在0℃~7℃。 5.2春繁期管理
元月23日检查,有卵尚无虫卵圈不大。因此,又用喷雾剂治螨一次。用一张粉脾置换了隔板内的一个蜜脾。蜂箱外底垫满谷草。大盖、副盖保持原样。从此时开始,每晚用白糖液奖励饲喂一次。糖浆浓度50%,份量250毫升。
2月5日检查,已有一个封盖子脾,一个卵、虫脾,需要加入一个优质空巢脾。因此,调整蜂巢布置,从箱壁一端开始依序为1个蜜脾、一张粉脾、1个卵虫脾、1个封盖子脾、1框优质空巢脾、1个蜜脾、1张隔板。即使此时外界气温尚在10℃左右徘徊,但自从封盖子脾出现,意蜂已呈现松散状态,蜂量看似增加。而在此前,其结团似与中蜂同样。保温措施调整为纱盖上的报纸减少一张,余下的3张报纸折起一角;巢门全开;箱底谷草状态不变。继续按上述浓度与份量奖饲。
2月14日检查,春繁首批新蜂陆续出房。此时已有4个大子脾。决定调整蜂巢、添加继箱。巢箱内采取蜜子脾相夹的方式,共放置7脾。它们是4张子脾、一个空脾、2张蜜粉脾,加平面隔王板,巢箱外壁加谷草保温。继箱暂时无子脾,而是放置一个粉蜜脾,2张空脾,一个满础框。继续奖饲。
2月19日检查,蜂量已显著增加,蜂群可转入快速繁蜂期。因此,针对意蜂的繁蜂习性,拆除隔王板,使蜂巢成为蜂王不受限制的自由繁蜂式。蜂巢布置为下6上7的方式。即巢箱2个粉蜜脾、3个封盖子与大幼虫脾、1个巢础框;继箱1个粉蜜脾、1个卵与小虫脾、2个空脾、1个巢础框、1个蜜脾。油菜进入初花期,巢内蜜粉充足,停止奖饲,春繁基本结束。 6.春蜜期管理
从2.21日至3月初气温回升明显,日平均气温已在10℃以上,蜂群拟转入流蜜期管理。3月2日检查,蜂量又有显著增加。将蜂巢布置为下5上8的有利于产蜜方式,即巢箱1张隔板、1个子脾、1张新脾、1个子脾、1张新脾、1张隔板,加平面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活动。继箱内依序排列为1蜜脾、1封盖子、1蜜、1封盖子、1卵、2蜜脾。并从此时起,每2个工作日取继箱蜜一次。
3月16日检查巢箱,蜂群竟然在隔板外的自由空间,依托隔王板造了3张雄蜂大脾,其中以卵为主,有部份小幼虫。表明管理不当,随即纠正为:仿照GN式箱的三箱体产蜜模式(详见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削除雄蜂脾,定期调整蜂巢。
3月底油菜已进入末花期,停止取蜜,让蜂群贮备蜜。本地油菜花期于4月7日完全结束。之后不久,当地零星种植的柑橘类果树开花。此间,在能维持蜂群生活的情况下,尚有一些盈余,以抽摇方式取蜜7.5公斤。5月初,柑橘花谢,春蜜完全结束。本季该群蜂共计产蜜75公斤,蜂量已增至15足框。除开初繁时治螨两次,整个期间再未用过任何药品。
5月4日,从该群人工分出一个5框群。其中,2个封盖子、2个蜜脾、1个粉脾。余下4个子脾、6张蜜粉混合脾。
2006年5月4日以后,蜂群管理转入下一试验阶段。拟作定地饲养不用药控制蜂螨危害;降低定地饲养糖耗试验,结果喜人!我们将另文介绍。
意蜂饲养精(金)三法
养蜂人的共同心愿是:实现强群、高产、优质。千方百计使蜂群更好、更高产、更优质,也是蜂业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止的目标之一。在基本弄清中蜂饲养原理,解决了诸如:中蜂箱式、饲喂、烂子等中蜂饲养的基础性难题之后,我们又依据其中一些原理,创造出适用于意蜂的一些巧妙方法,居然实现:蜂更好、蜜更优、产量更高的结果。在越冬结束后,经历两个月春繁,使意蜂(单王)群由初繁时的6框蜂,发展到21足框蜂量。春蜜单产:06年150市斤; 07年春蜜期,我地气候异常恶劣,虽有好蜂群也仅取蜜137.3市斤。
为了方便运用与记忆,我们将06年07年用之有效的这套方法,稍加总结后概括为:意蜂饲养经验三或简称经三。其一经:用三箱体养意蜂;二经:巢箱布置三框;三经:三天调整一次。现分述如下。 1采用标准蜂箱三箱体组合,努力实现意蜂“最大”群势
比较多种箱式之后,我们认为:既符合意蜂生物学习性,又能满足现代养蜂生产需要的蜂箱,当推世界通用的(西蜂)标准蜂箱。在具体运用中,我们又将其饲养方法推进了一步。采用该标准蜂箱的一个巢箱,再组合两个继箱的饲养方式,通过适时定期调控,经历60天繁蜂,便实现了单王群21足框蜂的强大群势,为夺取高产奠定了较好的蜂群基础。
其实,意蜂单王群的蜂量潜力应远不只这点。依照意蜂王高产时的日产卵量,工蜂寿命若分别取30天、35天、40天时,其相应的理论蜂量就应为:6万只、7万只、8万只。若以每框上有蜂2.3千只计算,就相应有26框、30框、35框。由此可见,实际蜂量还大有潜力可挖。如能进一步提高蜂王日产卵量,保持较高的产卵效率,延长工蜂寿命,相信由其他人重现和突破我们目前的 “最大”群势与春蜜产量并不难。难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就我们已有的体验来看,达到上述群势后的意蜂群产蜜状况好!但西蜂强悍、凶暴的蜂性也暴露无遗。对此,要有充分警惕并作好防备。 2巢箱布置三框 2.1三框布置依据
如果取意蜂王日产卵量为2000粒;标准巢框上有工蜂房7000个;工蜂发育历期21天计算。那么,理论上意蜂王产卵满一框需要3.5天;蜂群内最大子脾量为6框。在实践中,子脾上通常都会杂有一些蜜、粉巢房和空巢房。所以,在抚育条件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子脾的实际数量也通常为7框。其中,封盖子约4框,未封盖子与卵约3框,详细计算此略。由于蜜蜂对封盖子的抚育重点已转为调温、调湿为主,所以,可将此类子脾调入继箱,使其在继箱无王区内被继续抚育。未封盖子的哺育与卵孵化,通常需要更为严格的抚育条件。因此,适宜将它们放置在巢箱的有王区内抚育。 2.2巢箱小蜂巢大空间,有利于缓解分蜂情绪
蜂群生活在狭小空间内,容易发生热、闷现象;热、闷环境中生活的成年蜂寿命不长;热、闷环境容易滋生分蜂情绪;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产蜜量不高。所以,适当扩大箱内空间,尤其是扩大巢箱内的自由空间,使之体现为小蜂巢、大空间,有利于缓解分蜂情绪。
蜜蜂在条件具备时就会产生分蜂情绪,最终表现出分蜂行为,这是蜜蜂种群延续的本能需要,中蜂、西蜂皆如此。我们认为:意蜂同样具有容易产生分蜂情绪的特点,只不过其演进过程较之中蜂缓慢,表现形式较为隐蔽而已。如果我们将蜜蜂出现筑造雄蜂房与育雄行为,和产浆积极都视作为有分蜂要求的初步表现,那么,意蜂在无础条件下极容易筑造雄蜂房,意蜂容易接受人工王台,由此产生的育雄行为与积极泌浆都暗示着:意蜂比中蜂更容易产生分蜂情绪,这样的情绪期比之中蜂更绵长,更需要及早疏导。否则,由此类潜在的分蜂情绪所致,表现形式还较为隐蔽的“分蜂热”所导致的蜂蜜减产,还不容易被一般人觉察。显著加大箱内空间的措施,有利于缓解已经显现或还呈潜势的分蜂情绪。 2.3三框布置方式
通常取二子夹一“空”或二子夹一“础”的方式。“空”即优质空巢脾;“础”即完整巢础框。二子也很灵活,既可以是卵也可以是虫或蛹。这样,便自然将蜂王限制在中间巢脾上产卵,这既有利于形成优良“卵圈”,还能较好防止“粉压脾”、“粉压子”现象的发生。
巢箱蜂巢的摆放位置,可以根据巢门位置和当时需要来布置。既可以与继箱蜂巢形成T字形分布,也可以是厂字形分布。
3调整周期取三
蜂王在优质空巢脾或新造脾上的产卵效率,是由初始之高趋于末尾之低的。虽然理论上意蜂王产卵满一框需要3.5天时间,但根据我们观察:在加入优质空巢脾3天以后,蜂王的实际产卵效率已下降显著。此时,若另外加入一个优质空巢脾或巢础框,就会使蜂王的产卵效率重新得到提高。当然,在加入巢脾或巢础的同时,要从巢箱调动一个子脾入继箱,以便继续保持巢箱蜂巢内的巢框数量仍然为三,蜂儿龄期分布亦合理的良好状态。
从巢箱往继箱调动子脾时,通常选择巢箱蜂巢内,蜂儿龄期相对较大的一个子脾入继箱。 4继箱布置
依照母为子备食的属性,以及防止大龄蜂儿代谢热能累积造成热伤害的原理,继箱巢脾也采用中蜂三箱体饲养的分布方式。即子脾不相邻,蜜脾子脾要相夹的方式。只不过针对意蜂群势更大,因而可以更为灵活。通常可采取二个蜜脾夹一个子脾,或者一个子脾带动三个蜜脾的方式。第一继箱内的蜂儿龄期,应是大于巢箱内又小于第二继箱内的蜂儿龄期。 5取蜜
每次仅取最上层继箱内的贮蜜。同时,将下层继箱中的已贮蜜巢脾调入上层继箱,下次再提出取蜜。取蜜后的空巢脾,则放入紧邻巢箱的继箱内。
由于上述意蜂饲养经验三的管理方法,理解容易,操作简便,效果很好,因此又被当地蜂友称之为:意蜂饲养“精三法”或“金三法”。当然,无论作何称呼,其基本原理或技术本质都是:以最大育儿量来激发蜂群的工作积极性;以最大工作量来化解分蜂情绪;以最佳抚育状态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群和较长时间保持强群态势;以强群和蜜蜂积极产蜜的状态,夺取高产;再以循环取蜜的方式来实现优质。 与意蜂饲养“金三法”相对应的中蜂管理,在此可简称为:“三、二、四。”即中蜂采用GN式蜂箱三箱体;巢箱仅布置二框;每间隔四天调整一次。这是到目前为此,我们看到的中蜂群的最好状态。
当然,“金三”与“三、二、四”也都经历了由平箱→双箱→三箱;由最初的间隔7天以上调整一次,再到6天至5天等逐渐变化而来;蜂王所在区域的巢框数量变化和相应调整也如此。直至最终稳定在意蜂“金三”与中蜂“三、二、四。”的最佳状态。同时,还需要食物充足;抚育条件良好;无病、虫危害等等。
强群高产饲养管理技术
一、引进优秀良种 1、选择良种
良种是获取高产的决定因素,想获取蜂产品高产的首要条件是选择、引进优秀的蜜蜂良种。
选择什么样的良种,要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和条件来确定。目前我国主要有采蜜型,产浆型和蜜、浆、花粉“三高产”型的三大类型的蜂种可选择。
我省目前有五个一级种蜂场和二个二级种蜂场, 主要提供产浆型或蜜、浆、花粉“三高产”型蜂种。 2、安全介绍种王
任何将引进的新王介绍成功是引种成功的第一步。为了保证新王介绍成功,必须给新王创造安全的环境。具体做法有组织出房子脾介绍法、交尾群介绍法。
1)组织出房子脾介绍法。事先组织好将要出房的不带蜂子脾,然后将囚有新蜂王的王笼放入子脾中,待新蜂开始出房,在晚上喂足糖水后放出新蜂王。
2)交尾群介绍法。先将交尾群的处女王拿掉,到晚上喂足糖水后放入新蜂王,待新蜂王腹部膨大后再介绍到大群。或将交尾成功王拿掉1天,在晚上喂足糖水后放入新蜂王。 3、换种技术
如果一次向杭州德兴蜂业有限公司引入不同血统的父系、母系种蜂王(蜜、浆、花粉“三高产”型)各一只,先移取父系种王的幼虫育王取代本场的所有蜂王培育健壮雄蜂,同时割掉原场的全部雄蜂子。然后,移取母系种王的幼虫育王,待新处女王与新培育的雄蜂交尾成功后,取代父系的一代杂种王,则更换蜂种工作宣告完成。一般情况下在一代移虫换雄蜂后,王浆产量就可以明显提高,如果完成二代移虫换种后,王浆产量将大幅度提高。
# P: j: v\ ^; u) G9 g, f) i& Oykfy.5d6d.com1 ]6 M# L% P6 x _; M; {- J\ h图片,视频,软件 d0 S) Z0 w: [: r6 Y; d2 w! ^\ T( W. F3 C图片,视频,软件 A# T6 L4 T! h' { 如果只引种一只种王,先将移取新种王的幼虫育王,待与本场雄蜂交尾成功后,将自己场的雄蜂子全部割掉,用一代杂种王培育强壮的新纯种雄蜂,然后,从引入新王的幼虫移虫培育新王,再与新培育的雄蜂交尾,这样换种工作宣告完成。这样做法容易过早发生近亲繁殖产生退化。 4、防止杂交退化
引入良种后为了防止与其他蜂场的雄蜂杂交,避免引入良种的优良性状得不到发挥,在第二次育王时必须远离其他蜂场,防止被其他蜂场的雄蜂杂交。 5、培育健壮的种王
引进良种后如何培育健壮的种王又是关系到高产的重要因素。培育健壮的种王措施是:
1)选择王浆高产的蜂群作育王群。为了保证提供蜂王幼虫的王浆需要,必须选择王浆产量高的蜂群作育王群。
2)选用口径为0.9毫米的台基育王。以前有一种大台育大王的错误观念,因为这个观念忽视了大台会发生掉浆的问题,使培育的蜂王营养不良,结果,大台反而育了小王,适得其反。从我们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选用口径为0.9毫米的育王台基最为适宜。
3)复式移虫。为了保证新移入的幼虫吸食较多的优质王浆,必须在第一次移重接受后的15—20小时内将第一次移入的幼虫去掉,立即移入8—10小时虫龄的幼虫。 二、四季强群管理 1、秋季饲养管理技术
秋季是蜂群经过春、夏两季的高强度生产后,蜂群群势减弱至最弱时期,所以说,秋季蜂群能否很快得到恢复,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强群越冬,也就直接影响到来年春繁和能否强群高产的问题。所以,应该将以前的“一年之机在于春”的观念改变成“一年养蜂始于秋”,将秋季饲养管理作为全年饲养管理的第一季节来抓。
秋季俗称“小阳春”,秋花烂漫,花粉资源丰富,任何充分利用秋季的花粉资源培育强群和蜂王是关系到来年养蜂高产的关键时机,必须紧抓不放。抓好秋繁的关键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双王繁殖。秋季气候变化大,为了抓紧时机加快秋繁,保证强群越冬,采用双王群繁殖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2)培育众多的蜂王。为了给来年春繁储备充足的蜂王资源,保证来年春繁和种王更新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秋季的花粉资源和良好气候,在繁殖蜜蜂群势的同时,培育众多的蜂王。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来年组织双王群春繁尽早达到强群,同时,给种王的选择更新提供充分的挑选余地,有利于全场蜂群质量的迅速提高。
3)防止中毒烂子
因为秋季山花蜜和茶叶花蜜含有甘露和半乳糖,对蜜蜂幼虫的危害极大。蜜蜂幼虫吃了含有甘露的山花蜜和含有半乳糖的茶花蜜后会引起严重的烂子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治山花蜜和茶叶花蜜中毒的烂子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绝对可靠的办法。但是,如果处理得当,还是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具体的办法是向空脾里大量罐注稀糖水,同时,加强脱粉。如果发现采入较多山花蜜和茶叶花蜜时就及时摇出。采用这种做法的目的一是保证蜜蜂幼虫不吃或少吃含有甘露的山花蜜和含有半乳糖的茶花蜜,同时抑制蜜蜂的采蜜积极性,将蜜蜂的采蜜积极性转移到采集花粉上来。这样的结果,不仅可以防止或减轻幼虫的中毒烂子现象,同时,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优质花粉,以备来年春繁的需要,并且还可以酿造大量的成熟糖脾,备作越冬饲料,可谓是一举多得。 4)及时囚王断子。为了避免越冬蜂因哺育幼虫而散失青春,保持越冬蜂的越冬和来年哺育幼虫的青春活力,同时配合彻底灭螨工作,必须在蜂王出现产子下降趋势时果断囚王断子。
5)调整群势。为了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必须保证每箱蜂群有一定的群势。所以要进行一次全场蜂群群势统一调整。具体方法是以强补弱,弱群合并。调整后的群势最好要保证每群2足框蜜蜂。
6)彻底杀灭蜂螨。杀灭越冬蜂螨是保证蜂群安全越冬,来年快速春繁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方法是在全部幼蜂出房之后,结合调整群势工作,进行一次彻底杀灭蜂螨。杀灭蜂螨时,最好在箱底铺一张白纸,将每天的落螨取出集中烧掉,以免昏死的蜂螨复活,重新危害蜂群。杀灭蜂螨工作要坚持到白纸上没有落螨为止。
7)适时紧脾,平箱越冬。为了缩小越冬蜂箱的空间,以利蜂群的结团和保温。在撤掉继箱的同时,将多余的巢脾取出,用隔板将蜂脾挤在蜂箱当中。加足成熟糖脾。这样可以保证一冬不喂糖,
. N! K8 c! C. C5 X; Z- G! k8 H& m6 [# X+ |1 L$ v8 P图片,视频,软件' l& m/ @- c\- M9 Q4 ]% {% }% \ e+ z8 o7 d# \\( R益凯蜂业技术论坛\( z& t! x益凯蜂业技术论坛5 H a9 y6 c1 y3 d. d E' k图片,视频,软件0 w) }8 R) P: N Y( b0 A\( Y7 E( J0 _7 {% [$ n0 A6 I8 E3 d( E( Z图片,视频,软件/ K9 R( e% l) L6 w5 b; m( F; ^$ j7 P0 P% Nykfy.5d6d.com1 ~2 l9 `9 i\ p\
2、安全越冬。
场地的选择。蜂群的越冬场地要求干燥、背风、低温、阴暗。这样可以保证蜂群结团紧密,箱温恒定,蜂群安静。
以免打搅蜂群,保证蜂群安静越冬。
为了保持蜂群结团紧密,蜂团温度恒定,蜂群安静,南方不必进行箱内、外保温。 6、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1)场地的选择。春繁场地要求干燥、背风向阳。
2)适时早繁。适时早繁是及早强群的重要措施。早繁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蜜源植物的流蜜期和蜂群强弱来决定。如果越冬蜂群势弱,就应该尽早繁殖,最好是在蜜源流蜜期前70-80天开始,这样可以提前繁殖一代蜂,为在蜜源流蜜期到来时有强的蜂群采蜜打下良好基础;如果越冬蜂群群势强,也应该适当提前繁殖,以利及早强群,提前生产王浆。 3)双王繁殖。加快春繁的速度,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双王群繁殖。双王群繁殖不仅可以加快春繁速度,同时,有利于刺激工蜂的哺育积极性、提高兴奋度,保持箱温恒定,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刺激蜂王的产卵积极性,同时可以提供一次种蜂王选择的良好机会。
4)保证充足的饲料。要保证春繁的速度,就必须提供充足的饲料来保证春繁的营养需要。要做到粉足、糖足和水足。
粉足。春繁因蜂王产子、工蜂哺育和幼虫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供给大量的优质花粉或人工配合全价饲料,以保证蜂群繁殖的蛋白质需要。具体的饲喂方法是:在供脾产子时,将粉灌入产子空脾的四角插入箱里,在提供蜂王产子的同时又喂足了饲料。灌脾的具体操作办法:将1公斤花粉或人工配合全价饲料和1:1—1.5的600克糖水拌和搓散,经3毫米的筛过筛,然后,再加入300克经碾碎的白糖粉拌均匀。罐粉前先要根据粉的需求量制作不同大小椭圆型的遮挡板。在灌粉时用遮挡板将产卵区盖住,然后往四角撒粉,并轻轻地震动,使粉灌满巢房,然后用蜂刷刷去多余的粉直至露出房眼为宜。最后在粉上浇蜂蜜直至粉湿透为止。
\ |, k/ p* M! ]8 _\ Q$ \\9 s( y图片,视频,软件( Y7 X- R9 M\- c$ R图片,视频,软件\R\y# T$ T4 N. f. s' @2 k9 y, F8 w3 f* l1 ; B) z, ?0 I9 J益凯蜂业技术论坛0 e+ h5 W; }. y4 F4 c5 I) i图片,视频,软件* U, C( M) h3 a* @8 n, ~) R及时适量添加粉脾。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间隔7天加脾一次,灌粉面积约占脾总面积30%左右。到21天时,随着第一批新蜂的出房,需粉量的不断增加,单王群应在隔板边加一框双面满粉脾;双王群则两边放入保留50—60%产卵面积的粉脾各一张。
糖足。为了保证工蜂侍侯蜂王产子、哺育幼虫劳动和幼虫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喂足糖水(1:0.6)供给大量的能量饲料,每2天饲喂一次。
水足。为了保证蜂王产子、幼虫生长发育和工蜂的生理需要,必须供给大量的清洁饮水。补水的办法是在箱门口吊置一个盛满清洁饮水的瓶子,从瓶口引出一条纱布供蜜蜂采水,这样做可以避免蜜蜂外出采水被冻死。
5)防止高温“伤蜂”。春繁箱温不宜过高,过高的箱温会引起蜂群骚动不安,使老蜂过早衰老,新蜂健康影响,出现通常说的“伤蜂”;箱内温度过高也会使粉、蜜的香味飘出箱外引来盗蜂。所以,春繁除了遇寒流时用尼龙薄膜覆盖外,可以不进行内、外保温。
6)及时调整群势,当双王群群势达到8框,单王群达到4—5框时,应将双王群的虫卵脾补加给单王群。如果双王群的群势很强,也可将带蜂的子脾补给单王群。
7)单王生产。双王群繁殖到一定群势后,要及时提出一只蜂王组织小群,专门产子提供王浆生产的虫脾。 7、夏季管理
对定地蜂场来说,夏季影响王浆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高温、干燥和饲料缺乏。如何降低箱内温度,提高箱内湿度和保证充足的饲料是提高王浆产量的重要措施。所以,夏季除了选择好阴凉,通风的场地以外,更重要的是直接供给充足的清洁用水。因为蜜蜂的降温主要是通过不断采水,利用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在我们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补水降温办法是:在错开大盖以利通风的同时,将浸透清洁水的麻袋片或毛巾盖在沙盖的1/3或1/2处,这样做的好处,既直接提供了大量的水分降温,又可以保持箱内湿度,为王浆的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又可以减少工蜂的采水作业,提高哺育蜂的密度。 三、蜂蜜、王浆高产的管理技术 1、蜂蜜高产技术
及时叠加继箱,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当春繁蜂群达到在箱门口结团的程度时,就可以叠加继箱。在蜜源植物流蜜前10天,将4框子脾提到继箱上,开始生产王浆。同时在巢箱里添加巢脾或巢础,提供蜂王产
益凯蜂业技术论坛\ O& ^- j/ X( l* N$ h2 r9 O# _9 `图片,视频,软件# V( N9 r8 @3 z卵和工蜂的造脾需要。
流蜜初期就要及时添加巢础,抓紧时机让工蜂造脾,既可以生产大量的新脾,提供蜂王产卵需要,同时使蜂群忙碌不堪,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分蜂热。这样做法对定地蜂场来说就更为重要,因为定地蜂场的造脾机会不如转地蜂场多。
在大流蜜期要及时摇蜜,刺激工蜂采蜜积极性。摇蜜应该在蜜蜂出工前进行,因为这时的蜜浓度高。在摇蜜的同时,不断向继箱添加不带子的空巢脾提供储存蜂蜜。最好是添加摇空的加高蜜脾,因为加高的蜜脾容量大,可以多储存蜂蜜提高蜂蜜产量。在生产蜂蜜的同时,在继箱上要始终保持1-2框新封盖子脾,保证王浆的稳产、高产。
不要为了一时多采蜜而限制蜂王产子,防止“花落群势弱”的结果发生,造成下一蜜源或四季群势无法强壮,使全年生产下降。
及时分蜂,增加生产蜂群。在一个蜜源结束时,当蜂群达到16框时,在转运前,在强群里除了留下浆框边的一框封盖新子脾外,将多余的带蜂子脾集中到新蜂箱里放入一只产卵蜂王,便可组成一个新的生产群到下一个蜜源进行新的生产。 2、王浆高产技术
高产台基条。要获取王浆高产除了有一个优秀的良种和四季强盛的蜂群以外,必须要有高产的工具:台基条。目前有洪德兴高产台基条和浙大研制的直筒型台基条,其孔径和排列结构是根据王浆高产蜂种的接受能力和生产潜力科学、合理设计的,最适合高产蜂种的生产需要。 缺粉期补饲花粉或人工配合饲料。
多台条生产法。为了充分发掘王浆高产蜂种的高产潜力,要以产定台,随时添加台基条的数量,在产量最高可全框安装双台条(即:在浆框上安装66孔的双排台基条)生产王浆。 四、盗蜂的起因和防止 1、盗蜂的起因。
蜜蜂在外界蜜源不足、饲料缺乏的时侯,为了获取食物就产生入侵其他蜂群盗取蜂蜜,就产生盗蜂,这是蜜蜂的本能反映。虽然因蜜蜂的盗性和防盗能力的差异会产生起盗差别,但是,人为管理因素的差异是产生盗蜂的主要原因。所以说盗只要管理得当是可以避免的。 2、盗蜂的预防。
转地蜂场在上一个蜜源将要结束时,要及时转场到下一个蜜源场地,让蜜蜂经常有蜜可采。但是,定地和小转地的蜂场就无可避免的会遇到没有蜜源或缺少蜜源的情况,所以预防盗蜂的工作一刻不能放松。具体的预防措施是:
1)喂给充足的饲糖。每两天喂糖一次,继箱群每次喂1:1的糖水 约1.5斤,平箱群喂 1 斤以保证蜂群的饲糖需要。
2)谨慎操作。喂糖、查蜂等开箱作业必须在早晨或夜晚蜜蜂不外飞的时间进行。如果在蜜蜂外飞时非要进行开箱作业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操作。喂糖时不要将糖水洒在箱外。如有洒在外面的糖水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3)及时修补破损的蜂箱,不给盗蜂有洞可钻。
在取浆时发现有个别蜜蜂来觅食蜂蜜时,要果断地将该蜜蜂处死;在开箱作业时发现有蜂群在上空盘旋时要立即停止作业,盖好大盖,缩小巢门。
4)及时发现,尽早制止。经常检查蜂群,一当发现个别蜂群有被盗迹象时,立即在箱门口种上长青草遮挡被盗群巢门,并在巢门的踏板上撒上面粉,然后根据面粉查找盗群,并将盗群的蜂王抓走,打乱盗群的正常秩序而失去盗性。
5)如果已经发生了严重盗蜂,最好是将蜂群迁到有蜜源的去采蜜。如果实在没有蜜源,就在夜晚将盗群与被盗群合并后迁到离蜂场6-7里以外的荒草地去。
1 H# N2 x! E/ n: b' _7 E# z# A图片,视频,软件# x5 F' _\2 l0 _& @/ p* E, @; H$ ?$ T, j( j# s9 d- x( L D, v) z: ^ykfy.5d6d.com: u1 O$ L6 ` p% L6 U- }0 H# \\4 l' n7 R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意蜂定地饲养初步收获与体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