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揭煤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线距离 10m 号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坡度 50°仰 35°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8°仰 8°仰 8°仰 8°仰 8°仰 8°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0° 0° 0° 0° 0° 0° 道中线方位) 5m (mm) 深度 (m) 正前方0° 90 22.5 正前方0° 90 26.75 偏左24° 90 12.4 偏左14° 90 12.3 偏左5° 90 12.5 偏右4° 90 13.1 偏右12.5° 90 14.4 偏右18.6° 90 11 偏左18.6° 90 15.4 偏左10.7° 90 15.4 偏左3° 90 15.7 偏右4° 90 16.3 偏右10.4° 90 17.2 偏右16 .5° 90 18.1 偏左16.5° 90 17.4 偏左10° 90 17.6 偏左3.5° 90 17.9 偏右3.5° 90 18.4 偏右9° 90 19.4 偏右13.6° 90 20.3 偏左15° 90 19.6 偏左9° 90 19.8 偏左3° 90 20.2 偏右2.3° 90 20.8 偏右8° 90 21.6 偏右13° 90 22.5 偏左13° 90 22.1 偏左9° 90 22.3 偏左2.3° 90 22.7 偏右2.5° 90 23.3 偏右7.2° 90 24.1 偏右11.7° 90 25.1 偏左12° 偏左6.8° 偏左2° 偏右2.3° 偏右7° 偏右11° 偏左10.5° 偏左6.2° 偏左2° 偏右2° 偏右6.3° 偏右11°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24.3 深度 (m) 3.1 3.0 3.1 3.1 3.3 3.5 3.4 3.5 3.5 3.6 3.8 4.0 3.9 3.9 3.95 4.1 4.2 4.4 4.1 4.2 4.2 4.3 4.4 4.65 5.1 5.1 5.2 5.3 5.4 4.6 5.1 S1 0 0 0.59 0.36 0.11 0.13 0.38 0.68 0.68 0.41 0.15 0.13 0.42 0.72 0.72 0.43 0.14 0.14 0.46 0.76 0.74 0.44 0.15 0.16 0.46 0.78 0.78 0.44 0.16 0.16 0.47 0.8 0.79 0.48 0.17 0.16 0.48 0.81 0.82 0.49 0.17 0.17 0.49 0.83 S2 0 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S3 0 0 0.41 0.24 0.09 0.07 0.22 0.32 0.32 0.19 0.05 0.07 0.18 0.28 0.28 0.17 0.06 0.06 0.16 0.24 0.26 0.16 0.05 0.04 0.14 0.22 0.22 0.16 0.04 0.04 0.13 0.2 0.21 0.12 0.03 0.04 0.12 0.19 0.18 0.11 0.03 0.03 0.11 0.17 31 1.5°仰 24.6 5.1 25 5.2 25.5 5.25 26.3 5.4 27.2 5.5 26.5 5.75 26.8 5.8 27.2 5.9 27.9 6.0 28.6 6.1 29.5 6.3 三、巷道用途及周围的巷道关系

该巷位于-650水平西翼采区,西翼总回、西轨上山及西运

31

上山以南,402工作面以西及南面均为未采动区。井下标高:-644.1~-669. 957米。垂深:680.9~701.675米。该巷主要用途是回风。

四、地质情况

1、顶、底板情况(岩性描述)

由于该巷是从B4a煤层底板下25m左右处的西总回开门,其岩性:开门30m范围内为深灰色细粉砂岩,呈明显的水平层理,偶见薄层状菱铁矿结核层,往上为浅~灰白色薄层状条带砂岩层与深灰色细粉砂岩互层厚约6~8m,再往上为: B4a煤层直接底,层厚4~5m,为灰褐色团状泥质粉砂岩,含大量的菱铁矿结核及根部化石,偶见薄层状条带石英细砂岩层.根据384工作面采动情况, B4a煤层无伪顶,B4a煤厚1.55左右,B4a煤层与B4b煤层层间距5.5~6.5m,B4b0.8~1.2m.

2、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西总回下山, 西运及西轨下山及-650水平西大巷周边揭露的煤层及岩层情况来分析,预计在3862回风措的掘进过程中出现大的地质构造或断层的可能性不大,在掘进过程中有岩层发生变化时,

应及时与生产科联系。

第三章 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

1、该当头的通风系统:(附通风系统示意图)

新 鲜 风:新鲜风由-650西大巷→-650西翼绕道(局)→西

总回上山→当头(乏风)→西总回上山→-450西大巷→3017→西风井。

2、抽采系统:

利用地面大系统:地面泵站→东总回上山补巷→-650东总回上山→-650东大巷→-650西大巷→西总回上山→当头。

32

3、揭煤期间该当头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当头管理,安全系列化装备必须按局下发的《安全装备技术管理规范》要求配齐,并能正常使用。方可进行石门揭煤作业(附安全系列化装备说明书)。

第四章 岩柱厚度及煤层层位控制

根据3862措巷石门预想地质剖面图,3862措巷石门在拐弯掘上山掘进30米时,距煤层法线距离10米,停止进尺,使用ZK-150型钻机打两个穿透B4煤层全厚(即B4a和B4b煤层),且进入顶板0.5米的钻孔探明煤层层位,掌握煤层赋存情况(钻孔布置如图所示),确定煤层与巷道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五章 防突预测预报、防治措施及效果检验 一、预测预报

1、根据探煤孔探明的煤层赋存情况,距煤层法线距离5米时,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进入B4顶板的预测预报兼措施钻孔,对B4煤层进行突出预测预报,要求检测工严格按《细则》要求采用钻屑解吸指标法预测K1值和S值,预测石门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2、预测预报具体操作步骤按《细则》第38条规定执行。参照《细则》第34条规定选用K1值临界值0.4(湿)或0.5(干煤)S值小于6kg/m。

3、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必须按要求采用震动放炮揭穿煤层。当K1>0.4(湿)或0.5(干煤)时或S值大于6kg/m,则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措施

1、当预测前方具有突出危险时,当垱头改上山掘进44m时距煤层法线距离5m,停止进尺,必须采取针对性防突措施。

33

设计布置 七 排抽放孔,共 42 个钻孔,(具体布孔参数见附图表),抽放孔采用ZK-150型钻机;合金钢硬度Φ90mm钻头,Φ42mm光钻杆进行打眼穿过B4a煤层至顶板0.5米为终孔位置。

2、要求抽放管路必须紧跟当头,抽放孔每施工完一个,都必须及时下套管,采用聚铵脂封孔深度不小于5米,要求封孔封严、封实,封孔后,接上抽放管路进行预抽瓦斯。要求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

三、效果检验

当掘进距煤层法线距离3米时,对防突措施孔进行效果检验。检验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上部中间布孔一个,中间布一个,下部布一排两个(两帮各一个)。两帮必须控制在巷道轮廓线3米以外的煤层内。钻孔见煤后,改用Φ42mm钻杆进行打眼,每隔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每隔2米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K1值。当K1和S值均低于临界指标,则防突措施孔有效,允许石门放震动炮揭穿煤层;当效果检验超临界指标时,应采取补充防治措施,直到有效。

第六章 震动爆破

由于在巷道距煤层法线距离1.5米时,一次性布置炮眼太深一次不易揭开煤层,故采用两次震动爆破揭露煤层。

1、采用ZY-24型钻机凿眼,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前五段毫秒雷管(采用铜脚线的毫秒雷管),改进型MFB-100型启爆器启爆(放炮必须使用有煤安标志的矿用防爆型发爆器,爆破母线必须采用专用电缆,并尽可能减少接头)。

备注:不同厂家生产的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2、放炮地点:-650西大巷放炮峒室 3、爆破说明

(1)炮眼布置:如炮眼布置图所示。

34

(2)爆破初始条件 序号 1 2 3 名称 掘进断面积 岩石坚固性系数 炮眼深度 单位 M2 数量 10.15 4~6 3.0~3.2 F M

(3)爆破图表

炮眼 编号 1~6 7 13 8~12 14~18 27 26、28 19~23 31~35 25、29 24、30 36~43 合计 炮眼名称 掏槽眼 辅助眼 辅助眼 炮眼角度 装药量 炮 炮眼眼 条 深度 小计 个 垂直 水平 / (m) (kg) 数 眼 6 1 1 3.2 3.0 3 3.0 3 3 3.0 3 3 3.0 90° 81° 12 10.8 90° 90° 10 90° 90° 10 90° 90° 10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1.5 1.5 15 1.2 2.4 12 2.4 2.4 63.6 起爆 顺序 I Ⅱ Ⅱ Ⅱ Ⅲ Ⅲ Ⅲ Ⅲ Ⅲ 串 联 装药、黄泥和水炮泥后,用黄泥封满捣实,见煤孔底封黄泥0.3米。 联 线 方 式 封泥 长度 (m) 辅助眼 10 周边眼 周边眼 1 2 周边眼 10 周边眼 周边眼 底眼 2 2 8 43 88° 90° 12 14.4 Ⅳ (4)装药结构 采用正向装药.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1、生产科和施工单位必须经常保持联系,生产科采矿、地质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及时掌握当头的进度和现场情况(当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应先停止作业,探明煤层情况后再

35

18#运输石门揭煤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

根据18#运输石门施工设计(修改),该巷掘进110(距18#煤层法线距离为1.5m)后,准备进行石门揭煤,所揭煤层为18#煤层,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以及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第二章 巷道概况

一、巷道概况

该巷在1122运输巷Y36点处,以286°方位掘平巷120m到1182风巷位置(预计掘进110m为见煤点位置)。

二、巷道施工方法,断面及支护形式

见煤前岩巷采用全断面一次性爆破掘进,掘支单行作业,浅眼单循环,光面爆破,耙碴机装岩,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法;该岩巷断面为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净高3.1米,净宽3.8米,净断面积为10.22平方米;支护形式为锚网喷联合支护。

三、巷道用途及周围的巷道关系

该巷位于+1380水平采区中部,1122工作面及1124工作面以南,运输石门以西。井下标高:+1386.021~+1387. 217米。

1

该巷主要用途是18#煤层集中运输石门。

第三章 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

1、该当头的通风系统:(附通风系统示意图)

新 鲜 风:主斜井→运输石门→18#运输石门(局扇)→18#运

输石门→当头(乏风)→18#联络巷→18#回风石门→总回石门→副斜井。

2、抽采系统:

利用地面抽放系统:地面泵站→副斜井→总回石门→1122联络上山→1122运输巷→18#运输石门→当头。

3、揭煤期间该当头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当头管理,必须完善安全系列化装备,并能正常使用。方可进行石门揭煤作业。

第四章 岩柱厚度及煤层层位控制

根据3862措巷石门预想地质剖面图,3862措巷石门在拐弯掘上山掘进30米时,距煤层法线距离10米,停止进尺,使用ZK-150型钻机打两个穿透B4煤层全厚(即B4a和B4b煤层),且进入顶板0.5米的钻孔探明煤层层位,掌握煤层赋存情况(钻孔布置如图所示),确定煤层与巷道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五章 防突预测预报、防治措施及效果检验 一、预测预报

1、根据探煤孔探明的煤层赋存情况,距煤层法线距离5米时,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进入B4顶板的预测预报兼措施钻孔,对B4煤层进行突出预测预报,要求检测工严格按《细则》要求采用钻屑解吸指标法预测K1值和S值,预测石门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2、预测预报具体操作步骤按《细则》第38条规定执行。

2

参照《细则》第34条规定选用K1值临界值0.4(湿)或0.5(干煤)S值小于6kg/m。

3、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必须按要求采用震动放炮揭穿煤层。当K1>0.4(湿)或0.5(干煤)时或S值大于6kg/m,则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措施

1、当预测前方具有突出危险时,当垱头改上山掘进44m时距煤层法线距离5m,停止进尺,必须采取针对性防突措施。设计布置 七 排抽放孔,共 42 个钻孔,(具体布孔参数见附图表),抽放孔采用ZK-150型钻机;合金钢硬度Φ90mm钻头,Φ42mm光钻杆进行打眼穿过B4a煤层至顶板0.5米为终孔位置。

2、要求抽放管路必须紧跟当头,抽放孔每施工完一个,都必须及时下套管,采用聚铵脂封孔深度不小于5米,要求封孔封严、封实,封孔后,接上抽放管路进行预抽瓦斯。要求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

三、效果检验

当掘进距煤层法线距离3米时,对防突措施孔进行效果检验。检验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上部中间布孔一个,中间布一个,下部布一排两个(两帮各一个)。两帮必须控制在巷道轮廓线3米以外的煤层内。钻孔见煤后,改用Φ42mm钻杆进行打眼,每隔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每隔2米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K1值。当K1和S值均低于临界指标,则防突措施孔有效,允许石门放震动炮揭穿煤层;当效果检验超临界指标时,应采取补充防治措施,直到有效。

第六章 震动爆破

由于在巷道距煤层法线距离1.5米时,一次性布置炮眼太深一次不易揭开煤层,故采用两次震动爆破揭露煤层。

1、采用ZY-24型钻机凿眼,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

3

级的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前五段毫秒雷管(采用铜脚线的毫秒雷管),改进型MFB-100型启爆器启爆(放炮必须使用有煤安标志的矿用防爆型发爆器,爆破母线必须采用专用电缆,并尽可能减少接头)。

备注:不同厂家生产的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2、放炮地点:-650西大巷放炮峒室 3、爆破说明

(1)炮眼布置:如炮眼布置图所示。 (2)爆破初始条件 序号 1 2 3 名称 掘进断面积 岩石坚固性系数 炮眼深度 单位 M2 数量 10.15 4~6 3.0~3.2 F M

(3)爆破图表

炮眼 编号 1~6 7 13 8~12 14~18 27 26、28 19~23 31~35 25、29 24、30 36~43

炮眼名称 掏槽眼 辅助眼 辅助眼 炮眼角度 装药量 炮 炮眼眼 条 深度 小计 个 垂直 水平 / (m) (kg) 数 眼 6 1 1 3.2 3.0 3 3.0 3 3 3.0 3 3 3.0 90° 81° 12 10.8 90° 90° 10 90° 90° 10 90° 90° 10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1.5 1.5 15 1.2 2.4 12 2.4 2.4 起爆 顺序 I Ⅱ Ⅱ Ⅱ Ⅲ Ⅲ Ⅲ Ⅲ Ⅲ 联 线 方 式 封泥 长度 (m) 辅助眼 10 周边眼 周边眼 1 2 串 联 周边眼 10 周边眼 周边眼 底眼 2 2 8 装药、黄泥和水炮泥后,用黄泥封满捣实,见煤孔底封黄泥0.3米。 88° 90° 12 14.4 Ⅳ 4

合计 43 63.6 (4)装药结构 采用正向装药.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1、生产科和施工单位必须经常保持联系,生产科采矿、地质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及时掌握当头的进度和现场情况(当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应先停止作业,探明煤层情况后再决定如何施工,防止误揭煤)以及检查落实安全措施贯彻执行情况。

2、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方法,并严格按生产科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3、抽放队在按设计要求施工卸压孔期间,掘进队严禁做与施工卸压孔无关的事情,且在施工卸压孔过程中抽放队干部必须到现场把关。

4、该当头石门揭煤期间,必须保证当头有足够的有效风量,且其回风要畅通,防突风门要加固。

5、该当头“一通三防”安全系列化装备必须齐全和完好(必须按局《安全装备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安全系列化装备),瓦斯监测系统必须准确、灵敏。

6、施工超前卸压钻孔时,严格按照《尚庄煤业打钻安全技术措施》要求施工,瓦斯员严格执行现场检查瓦斯制度。

7、通风区在实施震动爆破前,必须对所有的通风设施进行一次修理和加固,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8、在打探煤孔测定煤层赋存情况前,严格按《3862措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要求,布置好所有安全系列化装备(附布置说明书),确保安全可靠,能正常使用。

9、在震动爆破前,永久支护必须到当头,永久支护未到当头,禁止进行爆破揭煤作业。

10、震动放炮装药结构必须是正向装药。如果一次未能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必须继续按石门揭煤设计的要求

5

合计 43 63.6 (4)装药结构 采用正向装药.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1、生产科和施工单位必须经常保持联系,生产科采矿、地质技术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及时掌握当头的进度和现场情况(当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应先停止作业,探明煤层情况后再决定如何施工,防止误揭煤)以及检查落实安全措施贯彻执行情况。

2、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方法,并严格按生产科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3、抽放队在按设计要求施工卸压孔期间,掘进队严禁做与施工卸压孔无关的事情,且在施工卸压孔过程中抽放队干部必须到现场把关。

4、该当头石门揭煤期间,必须保证当头有足够的有效风量,且其回风要畅通,防突风门要加固。

5、该当头“一通三防”安全系列化装备必须齐全和完好(必须按局《安全装备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安全系列化装备),瓦斯监测系统必须准确、灵敏。

6、施工超前卸压钻孔时,严格按照《尚庄煤业打钻安全技术措施》要求施工,瓦斯员严格执行现场检查瓦斯制度。

7、通风区在实施震动爆破前,必须对所有的通风设施进行一次修理和加固,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8、在打探煤孔测定煤层赋存情况前,严格按《3862措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要求,布置好所有安全系列化装备(附布置说明书),确保安全可靠,能正常使用。

9、在震动爆破前,永久支护必须到当头,永久支护未到当头,禁止进行爆破揭煤作业。

10、震动放炮装药结构必须是正向装药。如果一次未能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必须继续按石门揭煤设计的要求

26

重新进行震动爆破作业,且在打眼放炮前永久支护到当头。

11、当掘进距煤层3米时,采用前探支护控制顶板,每掘进2米在半圆拱形断面顶板轮廓线上打21个4~5米深的前探孔,每孔与巷道轮廓线成10°~15°的仰角,孔间距为250mm,由掘进队用TY-24型风钻打眼。每孔插入一个直径1口寸的钢管作为前探支护,直到巷道进入煤层顶板为止。

12、放震动炮前,为降低震动爆破时诱发突出的强度,采用木料构筑挡拦设施两个,其中一个挡拦距当头5米,第二个挡拦距当头10米,先用11#工字钢在5米和10米的地方两帮各打上一组顶子,然后再用直径16~18cm的圆木,长3.0m,由下往上码起,并用码钉固定,下至底板实底,向上码接至顶板。

13、以上挡栏和前探支护必须在震动爆破前完成,否则禁止进行震动爆破揭煤作业。如果震动炮未能按设计一次揭穿煤层,继续按震动爆破要求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重新完成以上档栏,否则禁止进行震动爆破揭煤作业。放震动炮时,当头探头移至第二道挡拦之后。

14、避灾路线

人员由当头→西总回上山→-650西翼绕道→-650西大巷→2#暗付井→-450车场→付井→地面

15、震动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1)震动爆破采取中央、西翼采区区域性放炮撤人、停电警戒制度。震动爆破放炮地点除放炮员、瓦斯员和局救护队员外,其它人员必须撤到警戒点以外。

(2)3862措巷石门揭煤震动爆破警戒点为:

A、-650东大巷与翻笼房交叉口;(严禁人员进入-650西大巷、中央采区)

B、-450井底车场风门边;(严禁人员进入-450东大巷、-450西翼皮带道、-450西大巷)

27

C、-230付井井底;

D、西风井井口;(严禁人员进入总回井筒)

E、-650水平2#石门与-650西大巷联络巷口。(严禁人员进入-650西大巷)

以上放炮警戒点均由公司安全处指定专人负责。 (3)震动爆破撤人范围

-650中央采区和西翼采区所有作业人员。 (4)震动爆破放炮地点:-650西大巷放炮峒室。 (5)震动爆破时间定为:早、中班交接班时间:14:00~16:00。

(6)震动爆破前切断-650中央采区和西翼采区内所有动力电源(风机电源除外)。

(7)震动爆破石门揭煤期间成立3862措巷石门揭煤指挥部,成员:何重伦、邹小平、颜雪文、万剑飞、何建华、局救护队长、胡志群、周国庆、刘本团、鄢玉华、汤建国、姜勇、江新法、李志刚、吴绍辉、雷福海、王旭明、王勇、李国平、钟卫红、万彬等。

A、地面指挥部设在公司调度室,总指挥:邹小平,副总指挥:万剑飞、何建华、周国庆、局救护队长。

B、井下临时指挥部设在-650水平2#石门,总指挥:颜学文,副总指挥:胡志群、局救护中队长、汤建国。

C、局救护队员在-650水平2#石门待命。

(8)震动爆破30分钟后,由局救护队员进入当头,检查巷中及当头瓦斯浓度及震动爆破效果情况,并向地面指挥部汇报,地面指挥部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工作。

(9)震动爆破的瓦斯排放由通风区编制专门措施报批,由局救护队实施。

(10)震动爆破只有在撤人、警戒到位,所有涉及区域电

28

气设备停电后由地面指挥部下达放炮命令,否则不得放震动炮揭煤。

(11)震动爆破炮眼已打入煤层时,装药前必须在眼底的煤层中充填0.3米的炮泥。放炮母线采用双芯专用电缆。

(12)震动爆破炮眼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13)所有炮眼都在炸药和封泥之间装1~2个水炮泥,封泥都必须密实地装至孔口。

(14)震动放炮必须采用铜脚线的毫秒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并不得跳段使用。所有的电雷管必须进行导通试验,雷管的铜脚线要加长,雷管的导通试验及铜脚线的加长由供应科负责。发炮器的改型由通风区负责。

(15)放震动炮前,对所有钻孔和孔洞都应严密封闭,孔内以黄泥、河沙充实。

(16)震动爆破前须切断除局扇专用电源外当头所有动力电源,停送电由采区配电工实施,风机处的闭锁开关锁死。

16、抽放队钻工和掘进队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突出预兆,并熟悉突出避灾路线。

17、当头供电必须完善“三专两闭锁”系统、“三大保护”齐全完好,加强对当头电气设备的防爆检查,严禁失爆。

(备注:1、石门揭煤期间当头的机电各项管理按煤与瓦斯突出当头管理

2、加强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及消灭失爆

3、在石门揭煤期间,安全科及机电队所属的两名专职防爆检查员毎天对当头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8、3862措巷石门揭煤工作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

19、在当头距煤层法线距离2米时,当头进尺在锚网支护后,再套拱形支架加固。

附:安全系列化装备说明

29

1、防突风门:-650西翼绕道和西翼采区变电所风门必须按防突风门质量要求进行加固、维修,风筒过风门必须安设防逆流装置。

2、该当头供电必须做到“三专两闭锁”。

3、双管路:防尘水管和高压喷雾水管。防尘水管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以便于洗尘、洒水。高压喷雾:在工作面设两个高压喷雾,放炮前后使用,一道距当头5米,另一道距当头10米,在距回风口20米处安装一道净化喷雾,高压喷雾只准在放炮峒室门口的水管上设一个阀门。

4、灭火器:选用8kg干粉灭火器,数量:迎头附近存放2只,巷中2只,局扇边4只。

5、隔爆水棚:在开门点进尺一定距离后安装一组。每组44只水袋,水槽框架可用圆钢制作。挂钩焊接成45°,不得用铁丝扎死,水袋装水量不得小于设计量的95%。

6、自救器: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7、压风自救:在开门点前西总回上山安装一组,靠近当头安设一组。巷中每隔50米一组,一组6个压风自救袋。总回有人作业地点也必须安装一组压风自救。

8、该当头采用KJ101矿井瓦斯监控系统,KJF-19型断电仪,主机安装在局扇边,设置2个瓦斯探头,T1探头紧跟当头,且距当头不得大于5米,石门揭煤放炮前移至第二个木垛后,探头T2在巷中距回风口10米处,断电仪有关参数如下:

瓦斯报警浓度:T1、T2均为≥0.9%CH4 瓦斯断电浓度:T1≥0.9%CH4,T2≥0.9%CH4 瓦斯复电浓度:T1、T均为<0.9%CH4

断电范围:T1、T2—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附:

3862措巷石门揭煤防突措施孔布置参数表

与法

孔钻孔 钻孔方位(同巷孔径 穿岩 穿煤 30

与中线距离

3、抽放队在按设计要求施工卸压孔期间,掘进队严禁做与施工卸压孔无关的事情,且在施工卸压孔过程中抽放队干部必须到现场把关。

4、该当头石门揭煤期间,必须保证当头有足够的有效风量,且其回风要畅通,防突风门要加固。

5、该当头“一通三防”安全系列化装备必须齐全和完好(必须按局《安全装备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安全系列化装备),瓦斯监测系统必须准确、灵敏。

6、施工超前卸压钻孔时,严格按照《尚庄煤业打钻安全技术措施》要求施工,瓦斯员严格执行现场检查瓦斯制度。

7、通风区在实施震动爆破前,必须对所有的通风设施进行一次修理和加固,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8、在打探煤孔测定煤层赋存情况前,严格按《3862措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要求,布置好所有安全系列化装备(附布置说明书),确保安全可靠,能正常使用。

9、在震动爆破前,永久支护必须到当头,永久支护未到当头,禁止进行爆破揭煤作业。

10、震动放炮装药结构必须是正向装药。如果一次未能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必须继续按石门揭煤设计的要求重新进行震动爆破作业,且在打眼放炮前永久支护到当头。

11、当掘进距煤层3米时,采用前探支护控制顶板,每掘进2米在半圆拱形断面顶板轮廓线上打21个4~5米深的前探孔,每孔与巷道轮廓线成10°~15°的仰角,孔间距为250mm,由掘进队用TY-24型风钻打眼。每孔插入一个直径1口寸的钢管作为前探支护,直到巷道进入煤层顶板为止。

12、放震动炮前,为降低震动爆破时诱发突出的强度,采用木料构筑挡拦设施两个,其中一个挡拦距当头5米,第二个挡拦距当头10米,先用11#工字钢在5米和10米的地方两帮各打上一组顶子,然后再用直径16~18cm的圆木,长3.0m,由下往上码起,并用码钉固定,下至底板实底,向上码接至顶

16

板。

13、以上挡栏和前探支护必须在震动爆破前完成,否则禁止进行震动爆破揭煤作业。如果震动炮未能按设计一次揭穿煤层,继续按震动爆破要求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重新完成以上档栏,否则禁止进行震动爆破揭煤作业。放震动炮时,当头探头移至第二道挡拦之后。

14、避灾路线

人员由当头→西总回上山→-650西翼绕道→-650西大巷→2#暗付井→-450车场→付井→地面

15、震动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1)震动爆破采取中央、西翼采区区域性放炮撤人、停电警戒制度。震动爆破放炮地点除放炮员、瓦斯员和局救护队员外,其它人员必须撤到警戒点以外。

(2)3862措巷石门揭煤震动爆破警戒点为:

A、-650东大巷与翻笼房交叉口;(严禁人员进入-650西大巷、中央采区)

B、-450井底车场风门边;(严禁人员进入-450东大巷、-450西翼皮带道、-450西大巷)

C、-230付井井底;

D、西风井井口;(严禁人员进入总回井筒)

E、-650水平2#石门与-650西大巷联络巷口。(严禁人员进入-650西大巷)

以上放炮警戒点均由公司安全处指定专人负责。 (3)震动爆破撤人范围

-650中央采区和西翼采区所有作业人员。 (4)震动爆破放炮地点:-650西大巷放炮峒室。 (5)震动爆破时间定为:早、中班交接班时间:14:00~16:00。

(6)震动爆破前切断-650中央采区和西翼采区内所有动

17

力电源(风机电源除外)。

(7)震动爆破石门揭煤期间成立3862措巷石门揭煤指挥部,成员:何重伦、邹小平、颜雪文、万剑飞、何建华、局救护队长、胡志群、周国庆、刘本团、鄢玉华、汤建国、姜勇、江新法、李志刚、吴绍辉、雷福海、王旭明、王勇、李国平、钟卫红、万彬等。

A、地面指挥部设在公司调度室,总指挥:邹小平,副总指挥:万剑飞、何建华、周国庆、局救护队长。

B、井下临时指挥部设在-650水平2#石门,总指挥:颜学文,副总指挥:胡志群、局救护中队长、汤建国。

C、局救护队员在-650水平2#石门待命。

(8)震动爆破30分钟后,由局救护队员进入当头,检查巷中及当头瓦斯浓度及震动爆破效果情况,并向地面指挥部汇报,地面指挥部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工作。

(9)震动爆破的瓦斯排放由通风区编制专门措施报批,由局救护队实施。

(10)震动爆破只有在撤人、警戒到位,所有涉及区域电气设备停电后由地面指挥部下达放炮命令,否则不得放震动炮揭煤。

(11)震动爆破炮眼已打入煤层时,装药前必须在眼底的煤层中充填0.3米的炮泥。放炮母线采用双芯专用电缆。

(12)震动爆破炮眼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13)所有炮眼都在炸药和封泥之间装1~2个水炮泥,封泥都必须密实地装至孔口。

(14)震动放炮必须采用铜脚线的毫秒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并不得跳段使用。所有的电雷管必须进行导通试验,雷管的铜脚线要加长,雷管的导通试验及铜脚线的加长由供应科负责。发炮器的改型由通风区负责。

18

(15)放震动炮前,对所有钻孔和孔洞都应严密封闭,孔内以黄泥、河沙充实。

(16)震动爆破前须切断除局扇专用电源外当头所有动力电源,停送电由采区配电工实施,风机处的闭锁开关锁死。

16、抽放队钻工和掘进队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突出预兆,并熟悉突出避灾路线。

17、当头供电必须完善“三专两闭锁”系统、“三大保护”齐全完好,加强对当头电气设备的防爆检查,严禁失爆。

(备注:1、石门揭煤期间当头的机电各项管理按煤与瓦斯突出当头管理

2、加强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及消灭失爆

3、在石门揭煤期间,安全科及机电队所属的两名专职防爆检查员毎天对当头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8、3862措巷石门揭煤工作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

19、在当头距煤层法线距离2米时,当头进尺在锚网支护后,再套拱形支架加固。

附:安全系列化装备说明

1、防突风门:-650西翼绕道和西翼采区变电所风门必须按防突风门质量要求进行加固、维修,风筒过风门必须安设防逆流装置。

2、该当头供电必须做到“三专两闭锁”。

3、双管路:防尘水管和高压喷雾水管。防尘水管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以便于洗尘、洒水。高压喷雾:在工作面设两个高压喷雾,放炮前后使用,一道距当头5米,另一道距当头10米,在距回风口20米处安装一道净化喷雾,高压喷雾只准在放炮峒室门口的水管上设一个阀门。

4、灭火器:选用8kg干粉灭火器,数量:迎头附近存放2只,巷中2只,局扇边4只。

19

5、隔爆水棚:在开门点进尺一定距离后安装一组。每组44只水袋,水槽框架可用圆钢制作。挂钩焊接成45°,不得用铁丝扎死,水袋装水量不得小于设计量的95%。

6、自救器: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7、压风自救:在开门点前西总回上山安装一组,靠近当头安设一组。巷中每隔50米一组,一组6个压风自救袋。总回有人作业地点也必须安装一组压风自救。

8、该当头采用KJ101矿井瓦斯监控系统,KJF-19型断电仪,主机安装在局扇边,设置2个瓦斯探头,T1探头紧跟当头,且距当头不得大于5米,石门揭煤放炮前移至第二个木垛后,探头T2在巷中距回风口10米处,断电仪有关参数如下:

瓦斯报警浓度:T1、T2均为≥0.9%CH4 瓦斯断电浓度:T1≥0.9%CH4,T2≥0.9%CH4 瓦斯复电浓度:T1、T均为<0.9%CH4

断电范围:T1、T2—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附:

3862措巷石门揭煤防突措施孔布置参数表

与法线距离 10m 孔号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钻孔 坡度 50°仰 35°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8°仰 8°仰 钻孔方位(同巷道中线方位) 穿岩 孔径 深度 (mm) (m) 正前方0° 90 22.5 正前方0° 90 26.75 偏左24° 90 12.4 偏左14° 90 12.3 偏左5° 90 12.5 偏右4° 90 13.1 偏右12.5° 90 14.4 偏右18.6° 90 11 偏左18.6° 90 15.4 偏左10.7° 90 15.4 偏左3° 90 15.7 偏右4° 90 16.3 偏右10.4° 90 17.2 偏右16 .5° 90 18.1 偏左16.5° 90 17.4 偏左10° 90 17.6 20

5m 穿煤 深度 (m) 3.1 3.0 3.1 3.1 3.3 3.5 3.4 3.5 3.5 3.6 3.8 4.0 3.9 3.9 与中线距离 S1 0 0 0.59 0.36 0.11 0.13 0.38 0.68 0.68 0.41 0.15 0.13 0.42 0.72 0.72 0.43 S2 0 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S3 0 0 0.41 0.24 0.09 0.07 0.22 0.32 0.32 0.19 0.05 0.07 0.18 0.28 0.28 0.17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8°仰 8°仰 8°仰 8°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0° 0° 0° 0° 0° 0° 偏左3.5° 偏右3.5° 偏右9° 偏右13.6° 偏左15° 偏左9° 偏左3° 偏右2.3° 偏右8° 偏右13° 偏左13° 偏左9° 偏左2.3° 偏右2.5° 偏右7.2° 偏右11.7° 偏左12° 偏左6.8° 偏左2° 偏右2.3° 偏右7° 偏右11° 偏左10.5° 偏左6.2° 偏左2° 偏右2° 偏右6.3° 偏右11°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17.9 3.95 18.4 4.1 19.4 4.2 20.3 4.4 19.6 4.1 19.8 4.2 20.2 4.2 20.8 4.3 21.6 4.4 22.5 4.65 22.1 5.1 22.3 5.1 22.7 5.2 23.3 5.3 24.1 5.4 25.1 4.6 24.3 5.1 24.6 5.1 25 5.2 25.5 5.25 26.3 5.4 27.2 5.5 26.5 5.75 26.8 5.8 27.2 5.9 27.9 6.0 28.6 6.1 29.5 6.3 0.14 0.14 0.46 0.76 0.74 0.44 0.15 0.16 0.46 0.78 0.78 0.44 0.16 0.16 0.47 0.8 0.79 0.48 0.17 0.16 0.48 0.81 0.82 0.49 0.17 0.17 0.49 0.83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0.06 0.06 0.16 0.24 0.26 0.16 0.05 0.04 0.14 0.22 0.22 0.16 0.04 0.04 0.13 0.2 0.21 0.12 0.03 0.04 0.12 0.19 0.18 0.11 0.03 0.03 0.11 0.17 31 1.5°仰

二、巷道施工方法,断面及支护形式

见煤前岩巷采用全断面一次性爆破掘进,第一章 编制依据

根据3862措巷施工设计,该巷掘进73m左右(距煤层法线距离为1.5m)后,准备进行石门揭煤,所揭煤层为B4a煤层,属突出煤层,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突细则》以及《丰城矿务局防治煤与瓦斯补充规定》等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第二章 巷道概况

一、巷道概况

该巷在西总回上山测7点前50m(平)处开始掘弯道a=45 °,R=6000,KP=4710,再以199°真方位掘平巷12.5m,然后按199°真方位掘上山48m(平),坡度为6°,最后按199°真方位掘平巷20m到

21

3862顺槽位置(预计掘进了82m为见煤点位置)。

二、巷道施工方法,断面及支护形式

见煤前岩巷采用全断面一次性爆破掘进,掘支单行作业,浅眼单循环,光面爆破,耙碴机装岩,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法;该岩巷断面为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净高3.0米,净宽3.4米,净断面积为8.93平方米;支护形式为锚网梁喷联合支护。

三、巷道用途及周围的巷道关系

该巷位于-650水平西翼采区,西翼总回、西轨上山及西运上山以南,402工作面以西及南面均为未采动区。井下标高:-644.1~-669. 957米。垂深:680.9~701.675米。该巷主要用途是回风。

四、地质情况

1、顶、底板情况(岩性描述)

由于该巷是从B4a煤层底板下25m左右处的西总回开门,其岩性:开门30m范围内为深灰色细粉砂岩,呈明显的水平层理,偶见薄层状菱铁矿结核层,往上为浅~灰白色薄层状条带砂岩层与深灰色细粉砂岩互层厚约6~8m,再往上为: B4a煤层直接底,层厚4~5m,为灰褐色团状泥质粉砂岩,含大量的菱铁矿结核及根部化石,偶见薄层状条带石英细砂岩层.根据384工作面采动情况, B4a煤层无伪顶,B4a煤厚1.55左右,B4a煤层与B4b煤层层间距5.5~6.5m,B4b0.8~1.2m.

2、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西总回下山, 西运及西轨下山及-650水平西大巷周边揭露的煤层及岩层情况来分析,预计在3862回风措的掘进过程中出现大的地质构造或断层的可能性不大,在掘进过程中有岩层发生变化时,

应及时与生产科联系。

22

第三章 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

1、该当头的通风系统:(附通风系统示意图)

新 鲜 风:新鲜风由-650西大巷→-650西翼绕道(局)→西

总回上山→当头(乏风)→西总回上山→-450西大巷→3017→西风井。

2、抽采系统:

利用地面大系统:地面泵站→东总回上山补巷→-650东总回上山→-650东大巷→-650西大巷→西总回上山→当头。

3、揭煤期间该当头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当头管理,安全系列化装备必须按局下发的《安全装备技术管理规范》要求配齐,并能正常使用。方可进行石门揭煤作业(附安全系列化装备说明书)。

第四章 岩柱厚度及煤层层位控制

根据3862措巷石门预想地质剖面图,3862措巷石门在拐弯掘上山掘进30米时,距煤层法线距离10米,停止进尺,使用ZK-150型钻机打两个穿透B4煤层全厚(即B4a和B4b煤层),且进入顶板0.5米的钻孔探明煤层层位,掌握煤层赋存情况(钻孔布置如图所示),确定煤层与巷道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五章 防突预测预报、防治措施及效果检验 一、预测预报

1、根据探煤孔探明的煤层赋存情况,距煤层法线距离5米时,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进入B4顶板的预测预报兼措施钻孔,对B4煤层进行突出预测预报,要求检测工严格按《细则》要求采用钻屑解吸指标法预测K1值和S值,预测石门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2、预测预报具体操作步骤按《细则》第38条规定执行。

23

参照《细则》第34条规定选用K1值临界值0.4(湿)或0.5(干煤)S值小于6kg/m。

3、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必须按要求采用震动放炮揭穿煤层。当K1>0.4(湿)或0.5(干煤)时或S值大于6kg/m,则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措施

1、当预测前方具有突出危险时,当垱头改上山掘进44m时距煤层法线距离5m,停止进尺,必须采取针对性防突措施。设计布置 七 排抽放孔,共 42 个钻孔,(具体布孔参数见附图表),抽放孔采用ZK-150型钻机;合金钢硬度Φ90mm钻头,Φ42mm光钻杆进行打眼穿过B4a煤层至顶板0.5米为终孔位置。

2、要求抽放管路必须紧跟当头,抽放孔每施工完一个,都必须及时下套管,采用聚铵脂封孔深度不小于5米,要求封孔封严、封实,封孔后,接上抽放管路进行预抽瓦斯。要求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

三、效果检验

当掘进距煤层法线距离3米时,对防突措施孔进行效果检验。检验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上部中间布孔一个,中间布一个,下部布一排两个(两帮各一个)。两帮必须控制在巷道轮廓线3米以外的煤层内。钻孔见煤后,改用Φ42mm钻杆进行打眼,每隔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每隔2米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K1值。当K1和S值均低于临界指标,则防突措施孔有效,允许石门放震动炮揭穿煤层;当效果检验超临界指标时,应采取补充防治措施,直到有效。

第六章 震动爆破

由于在巷道距煤层法线距离1.5米时,一次性布置炮眼太深一次不易揭开煤层,故采用两次震动爆破揭露煤层。

1、采用ZY-24型钻机凿眼,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

24

级的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前五段毫秒雷管(采用铜脚线的毫秒雷管),改进型MFB-100型启爆器启爆(放炮必须使用有煤安标志的矿用防爆型发爆器,爆破母线必须采用专用电缆,并尽可能减少接头)。

备注:不同厂家生产的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2、放炮地点:-650西大巷放炮峒室 3、爆破说明

(1)炮眼布置:如炮眼布置图所示。 (2)爆破初始条件 序号 1 2 3 名称 掘进断面积 岩石坚固性系数 炮眼深度 单位 M2 数量 10.15 4~6 3.0~3.2 F M

(3)爆破图表

炮眼 编号 1~6 7 13 8~12 14~18 27 26、28 19~23 31~35 25、29 24、30 36~43

炮眼名称 掏槽眼 辅助眼 辅助眼 炮眼角度 装药量 炮 炮眼眼 条 深度 小计 个 垂直 水平 / (m) (kg) 数 眼 6 1 1 3.2 3.0 3 3.0 3 3 3.0 3 3 3.0 90° 81° 12 10.8 90° 90° 10 90° 90° 10 90° 90° 10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90° 90° 8 1.5 1.5 15 1.2 2.4 12 2.4 2.4 起爆 顺序 I Ⅱ Ⅱ Ⅱ Ⅲ Ⅲ Ⅲ Ⅲ Ⅲ 联 线 方 式 封泥 长度 (m) 辅助眼 10 周边眼 周边眼 1 2 串 联 周边眼 10 周边眼 周边眼 底眼 2 2 8 装药、黄泥和水炮泥后,用黄泥封满捣实,见煤孔底封黄泥0.3米。 88° 90° 12 14.4 Ⅳ 25

决定如何施工,防止误揭煤)以及检查落实安全措施贯彻执行情况。

2、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方法,并严格按生产科给定的中、腰线施工。

3、抽放队在按设计要求施工卸压孔期间,掘进队严禁做与施工卸压孔无关的事情,且在施工卸压孔过程中抽放队干部必须到现场把关。

4、该当头石门揭煤期间,必须保证当头有足够的有效风量,且其回风要畅通,防突风门要加固。

5、该当头“一通三防”安全系列化装备必须齐全和完好(必须按局《安全装备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安全系列化装备),瓦斯监测系统必须准确、灵敏。

6、施工超前卸压钻孔时,严格按照《尚庄煤业打钻安全技术措施》要求施工,瓦斯员严格执行现场检查瓦斯制度。

7、通风区在实施震动爆破前,必须对所有的通风设施进行一次修理和加固,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8、在打探煤孔测定煤层赋存情况前,严格按《3862措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要求,布置好所有安全系列化装备(附布置说明书),确保安全可靠,能正常使用。

9、在震动爆破前,永久支护必须到当头,永久支护未到当头,禁止进行爆破揭煤作业。

10、震动放炮装药结构必须是正向装药。如果一次未能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必须继续按石门揭煤设计的要求重新进行震动爆破作业,且在打眼放炮前永久支护到当头。

11、当掘进距煤层3米时,采用前探支护控制顶板,每掘进2米在半圆拱形断面顶板轮廓线上打21个4~5米深的前探孔,每孔与巷道轮廓线成10°~15°的仰角,孔间距为250mm,由掘进队用TY-24型风钻打眼。每孔插入一个直径1口寸的钢管作为前探支护,直到巷道进入煤层顶板为止。

12、放震动炮前,为降低震动爆破时诱发突出的强度,采

36

用木料构筑挡拦设施两个,其中一个挡拦距当头5米,第二个挡拦距当头10米,先用11#工字钢在5米和10米的地方两帮各打上一组顶子,然后再用直径16~18cm的圆木,长3.0m,由下往上码起,并用码钉固定,下至底板实底,向上码接至顶板。

13、以上挡栏和前探支护必须在震动爆破前完成,否则禁止进行震动爆破揭煤作业。如果震动炮未能按设计一次揭穿煤层,继续按震动爆破要求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重新完成以上档栏,否则禁止进行震动爆破揭煤作业。放震动炮时,当头探头移至第二道挡拦之后。

14、避灾路线

人员由当头→西总回上山→-650西翼绕道→-650西大巷→2#暗付井→-450车场→付井→地面

15、震动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1)震动爆破采取中央、西翼采区区域性放炮撤人、停电警戒制度。震动爆破放炮地点除放炮员、瓦斯员和局救护队员外,其它人员必须撤到警戒点以外。

(2)3862措巷石门揭煤震动爆破警戒点为:

A、-650东大巷与翻笼房交叉口;(严禁人员进入-650西大巷、中央采区)

B、-450井底车场风门边;(严禁人员进入-450东大巷、-450西翼皮带道、-450西大巷)

C、-230付井井底;

D、西风井井口;(严禁人员进入总回井筒)

E、-650水平2#石门与-650西大巷联络巷口。(严禁人员进入-650西大巷)

以上放炮警戒点均由公司安全处指定专人负责。 (3)震动爆破撤人范围

-650中央采区和西翼采区所有作业人员。

37

(4)震动爆破放炮地点:-650西大巷放炮峒室。 (5)震动爆破时间定为:早、中班交接班时间:14:00~16:00。

(6)震动爆破前切断-650中央采区和西翼采区内所有动力电源(风机电源除外)。

(7)震动爆破石门揭煤期间成立3862措巷石门揭煤指挥部,成员:何重伦、邹小平、颜雪文、万剑飞、何建华、局救护队长、胡志群、周国庆、刘本团、鄢玉华、汤建国、姜勇、江新法、李志刚、吴绍辉、雷福海、王旭明、王勇、李国平、钟卫红、万彬等。

A、地面指挥部设在公司调度室,总指挥:邹小平,副总指挥:万剑飞、何建华、周国庆、局救护队长。

B、井下临时指挥部设在-650水平2#石门,总指挥:颜学文,副总指挥:胡志群、局救护中队长、汤建国。

C、局救护队员在-650水平2#石门待命。

(8)震动爆破30分钟后,由局救护队员进入当头,检查巷中及当头瓦斯浓度及震动爆破效果情况,并向地面指挥部汇报,地面指挥部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工作。

(9)震动爆破的瓦斯排放由通风区编制专门措施报批,由局救护队实施。

(10)震动爆破只有在撤人、警戒到位,所有涉及区域电气设备停电后由地面指挥部下达放炮命令,否则不得放震动炮揭煤。

(11)震动爆破炮眼已打入煤层时,装药前必须在眼底的煤层中充填0.3米的炮泥。放炮母线采用双芯专用电缆。

(12)震动爆破炮眼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13)所有炮眼都在炸药和封泥之间装1~2个水炮泥,封泥都必须密实地装至孔口。

38

(14)震动放炮必须采用铜脚线的毫秒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并不得跳段使用。所有的电雷管必须进行导通试验,雷管的铜脚线要加长,雷管的导通试验及铜脚线的加长由供应科负责。发炮器的改型由通风区负责。

(15)放震动炮前,对所有钻孔和孔洞都应严密封闭,孔内以黄泥、河沙充实。

(16)震动爆破前须切断除局扇专用电源外当头所有动力电源,停送电由采区配电工实施,风机处的闭锁开关锁死。

16、抽放队钻工和掘进队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突出预兆,并熟悉突出避灾路线。

17、当头供电必须完善“三专两闭锁”系统、“三大保护”齐全完好,加强对当头电气设备的防爆检查,严禁失爆。

(备注:1、石门揭煤期间当头的机电各项管理按煤与瓦斯突出当头管理

2、加强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及消灭失爆

3、在石门揭煤期间,安全科及机电队所属的两名专职防爆检查员毎天对当头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8、3862措巷石门揭煤工作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

19、在当头距煤层法线距离2米时,当头进尺在锚网支护后,再套拱形支架加固。

附:安全系列化装备说明

1、防突风门:-650西翼绕道和西翼采区变电所风门必须按防突风门质量要求进行加固、维修,风筒过风门必须安设防逆流装置。

2、该当头供电必须做到“三专两闭锁”。

3、双管路:防尘水管和高压喷雾水管。防尘水管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以便于洗尘、洒水。高压喷雾:在工作面设两个高压喷雾,放炮前后使用,一道距当头5米,另一道距

39

当头10米,在距回风口20米处安装一道净化喷雾,高压喷雾只准在放炮峒室门口的水管上设一个阀门。

4、灭火器:选用8kg干粉灭火器,数量:迎头附近存放2只,巷中2只,局扇边4只。

5、隔爆水棚:在开门点进尺一定距离后安装一组。每组44只水袋,水槽框架可用圆钢制作。挂钩焊接成45°,不得用铁丝扎死,水袋装水量不得小于设计量的95%。

6、自救器: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7、压风自救:在开门点前西总回上山安装一组,靠近当头安设一组。巷中每隔50米一组,一组6个压风自救袋。总回有人作业地点也必须安装一组压风自救。

8、该当头采用KJ101矿井瓦斯监控系统,KJF-19型断电仪,主机安装在局扇边,设置2个瓦斯探头,T1探头紧跟当头,且距当头不得大于5米,石门揭煤放炮前移至第二个木垛后,探头T2在巷中距回风口10米处,断电仪有关参数如下:

瓦斯报警浓度:T1、T2均为≥0.9%CH4 瓦斯断电浓度:T1≥0.9%CH4,T2≥0.9%CH4 瓦斯复电浓度:T1、T均为<0.9%CH4

断电范围:T1、T2—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附:

3862措巷石门揭煤防突措施孔布置参数表

与法线距离 10m 孔号 1 2 1 2 3 4 5 6 7 8 钻孔 坡度 50°仰 35°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6°仰 12°仰 12°仰 钻孔方位(同巷道中线方位) 正前方0° 正前方0° 偏左24° 偏左14° 偏左5° 偏右4° 偏右12.5° 偏右18.6° 偏左18.6° 偏左10.7° 穿岩 孔径 深度 (mm) (m) 90 22.5 90 26.75 90 12.4 90 12.3 90 12.5 90 13.1 90 14.4 90 11 90 15.4 90 15.4 40

5m 穿煤 深度 (m) 3.1 3.0 3.1 3.1 3.3 3.5 3.4 3.5 与中线距离 S1 0 0 0.59 0.36 0.11 0.13 0.38 0.68 0.68 0.41 S2 0 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S3 0 0 0.41 0.24 0.09 0.07 0.22 0.32 0.32 0.1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8°仰 8°仰 8°仰 8°仰 8°仰 8°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0° 0° 0° 0° 0° 0° 偏左3° 偏右4° 偏右10.4° 偏右16 .5° 偏左16.5° 偏左10° 偏左3.5° 偏右3.5° 偏右9° 偏右13.6° 偏左15° 偏左9° 偏左3° 偏右2.3° 偏右8° 偏右13° 偏左13° 偏左9° 偏左2.3° 偏右2.5° 偏右7.2° 偏右11.7° 偏左12° 偏左6.8° 偏左2° 偏右2.3° 偏右7° 偏右11° 偏左10.5° 偏左6.2° 偏左2° 偏右2° 偏右6.3° 偏右11°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15.7 16.3 17.2 18.1 17.4 17.6 17.9 18.4 19.4 20.3 19.6 19.8 20.2 20.8 21.6 22.5 22.1 22.3 22.7 23.3 24.1 25.1 24.3 3.5 3.6 3.8 4.0 3.9 3.9 3.95 4.1 4.2 4.4 4.1 4.2 4.2 4.3 4.4 4.65 5.1 5.1 5.2 5.3 5.4 4.6 5.1 0.15 0.13 0.42 0.72 0.72 0.43 0.14 0.14 0.46 0.76 0.74 0.44 0.15 0.16 0.46 0.78 0.78 0.44 0.16 0.16 0.47 0.8 0.79 0.48 0.17 0.16 0.48 0.81 0.82 0.49 0.17 0.17 0.49 0.83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0.05 0.07 0.18 0.28 0.28 0.17 0.06 0.06 0.16 0.24 0.26 0.16 0.05 0.04 0.14 0.22 0.22 0.16 0.04 0.04 0.13 0.2 0.21 0.12 0.03 0.04 0.12 0.19 0.18 0.11 0.03 0.03 0.11 0.17 31 1.5°仰 24.6 5.1 25 5.2 25.5 5.25 26.3 5.4 27.2 5.5 26.5 5.75 26.8 5.8 27.2 5.9 27.9 6.0 28.6 6.1 29.5 6.3 4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12°仰 12°仰 12°仰 12°仰 8°仰 8°仰 8°仰 8°仰 8°仰 8°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5°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3°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1.5°仰 0° 0° 0° 0° 0° 0° 偏左3° 偏右4° 偏右10.4° 偏右16 .5° 偏左16.5° 偏左10° 偏左3.5° 偏右3.5° 偏右9° 偏右13.6° 偏左15° 偏左9° 偏左3° 偏右2.3° 偏右8° 偏右13° 偏左13° 偏左9° 偏左2.3° 偏右2.5° 偏右7.2° 偏右11.7° 偏左12° 偏左6.8° 偏左2° 偏右2.3° 偏右7° 偏右11° 偏左10.5° 偏左6.2° 偏左2° 偏右2° 偏右6.3° 偏右11°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90 15.7 16.3 17.2 18.1 17.4 17.6 17.9 18.4 19.4 20.3 19.6 19.8 20.2 20.8 21.6 22.5 22.1 22.3 22.7 23.3 24.1 25.1 24.3 3.5 3.6 3.8 4.0 3.9 3.9 3.95 4.1 4.2 4.4 4.1 4.2 4.2 4.3 4.4 4.65 5.1 5.1 5.2 5.3 5.4 4.6 5.1 0.15 0.13 0.42 0.72 0.72 0.43 0.14 0.14 0.46 0.76 0.74 0.44 0.15 0.16 0.46 0.78 0.78 0.44 0.16 0.16 0.47 0.8 0.79 0.48 0.17 0.16 0.48 0.81 0.82 0.49 0.17 0.17 0.49 0.83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1.0 0.6 0.2 0.2 0.6 1.0 0.05 0.07 0.18 0.28 0.28 0.17 0.06 0.06 0.16 0.24 0.26 0.16 0.05 0.04 0.14 0.22 0.22 0.16 0.04 0.04 0.13 0.2 0.21 0.12 0.03 0.04 0.12 0.19 0.18 0.11 0.03 0.03 0.11 0.17 31 1.5°仰 24.6 5.1 25 5.2 25.5 5.25 26.3 5.4 27.2 5.5 26.5 5.75 26.8 5.8 27.2 5.9 27.9 6.0 28.6 6.1 29.5 6.3 4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18#揭煤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18#揭煤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765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