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思品课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完成这一任务,教师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其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总结自己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成败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备好课。备课,不仅备教材、备知识,也要备教法、备学生。备知识,就要自己对所教学科有整体的认识,了解自己所教学科一学期内的全部内容及重点和难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备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其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之后,在明确一学期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写出有质量的、适用的教案。这是上好一堂课的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
第二、要让学生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亲其师,信其道”,要上好一节政治课,学生的兴趣非常关键。因此,政治老师要千方百计与学生成为好朋友,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安排预习——把书读懂,初步建构框内知识网络体系。
预习的目的是熟悉本框(目、课、单元等)的大致轮廓,了解旗下的基本观点、要点。读书是基本的活动,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作标记”(圈、点、标、注、画等)的方法。例如:重点用“ ”划出,难点用“★”标记,对于一些存在并列关系的知识点用①②③??标上,有疑惑的地方或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用“?”标出。初步按照“框——目——点”的逻辑关系以大括号式的形式初步建构基本的知识网络体系,做到初步感知、心中有数。
第三,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是关键,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因为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而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我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思想品德课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所以很容易用简单的语言说明教学内容,但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衔接。比如讲“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怎么办”这个问题时举一个例子“假
1
如你的自行车被人偷了,你还知道是谁偷的,你怎么办?”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让其说出理由后归纳:怎么做是合法的,怎么做是不合法的。问题自然就明白了。二是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是上述的例子,先假设学生自己是当事人,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际想法,然后结合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其做法的可行性,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提高,都会参与问题的讨论中,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一堂好课不仅是教师讲的好,还应该是学生学的好。所以教师应极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所有的问题和提问都围绕自己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展开,还要让展开后的讨论不跑题、最后自然结束,归纳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同时,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轻松有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最后,做好课堂小结。有了好的开头,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避免虎头蛇尾,才是一堂较完整的好课。这不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是重要的一步。千言万语,终要有一语道破中心的一句,既是一个简单的巩固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关键。每一节课将要结束时,简短的小结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堂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所以,小结的语言要简短,内容概括全面,重点要突出,化解难点。也可让学生归纳后,教师再补充完整。
总之,要上好一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认真去做,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目标明确,准备充分,注重过程,重视结果。
附《身边的诱惑》教学设计
2
《身边的诱惑》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身边的诱惑》——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学会拒绝》第一框题,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以身边熟悉的诱惑为例,尝试初步认识并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身边的诱惑,学会采取正确方法抵制不良诱惑。同时便学生认识到明辨诱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信、自强的信念。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的“较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发展性。
学情分析:
初中生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期,自我的管理能力还不够强,容易受外界的感染,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身边的诱惑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探讨的话题,也是学生无法分辨是非对错的困惑。很多孩子在小学的生活中,就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受到了这些诱惑,但很多学生却无法正确处理,因此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和好奇心,这为他们深入学习本课提出了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能力,初步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的促进作用和危害。 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认识游戏机、网络的诱惑。
3
教学方法:讨论、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一)感受诱惑
导入:播放一个flash片段《灌蓝高手》或《哈里波特》
(学生观看,并注意自己的感觉的变化;让学生注意自己在看动画时出现 停顿的感受,简单了解诱惑给人的强烈想继续完成的吸引力) (二)诱惑大揭秘
问:你们有没有受到诱惑?(导入课题)那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哪些诱惑呢?
新课讲授:
第一框:身边的诱惑(板书)
讨论:说说你经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诱惑,它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给学生时间进行讨论,并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学生活动,讨论略。(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行为并且有意识地用板书的方式记录学生所谈到的诱惑)
师:学生更多的倾向于认为诱惑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促成学生对诱惑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一、金钱的诱惑(板书) 1、调查思考
(1)金钱对你、对你父母、对老师有诱惑吗?为什么? (2)金钱的诱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讨论:书本P82王磊和宋昭诈骗七年级同学钱财挥霍享受,受到处罚的故事。
问:他们是如何对待金钱的诱惑的?
学生活动,讨论略。(让学生明白,金钱对一个人的诱惑具有积极一面,关键看一个人怎么去把握,从而对诱惑有一个较科学的认识。)
4
归纳总结: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国家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金钱,但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决不能沾染法律禁止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违法行为,更不能触犯刑法。
过渡:玩游戏机、上网聊天玩游戏,这是大家都很喜欢的话题,有的人说上网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的人说上网好处很多,到底网络给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们身边存在的——游戏机的诱惑。
二、游戏机的诱惑(板) (1)小调查(学生活动)
A、有多少人打过游戏?(上网或在网吧玩过游戏) B、游戏对你有吸引吗?为什么?
C、在你身边有人沉迷游戏吗?一般什么样的人会容易沉迷其中?结果如何?
D、我们对游戏机、对网络游戏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认识呢?(游戏的利与弊) 学生活动,讨论略。(在同学们的身边有很多沉溺电脑游戏的同学,通过这个讨论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明确玩游戏应该要把握一个“度”,要要善于得用其积极的一面,否则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
归纳总结:游戏对中学生有着普遍的诱惑力,有部分同学沉迷于其中,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身心健康。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有一定的好处。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并不是坏事。
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不得不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当我们体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此。要以丰富的学习、体育锻炼、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过渡:刚才我们讨论了金钱与游戏机的诱惑,如果我们懂得把握,其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就会成为一种不良的诱惑。人生活在社会中总会面临各种诱惑,其中有些诱惑是不能去尝试的,一旦尝试,将无法挽回,接下来,让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具有如此的魔力?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如何上好一节政治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