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进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
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服务工农业将更造福人类的道理。
“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
1
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六、教学周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日期 9.2-9.8 9.9-9.15 9.16-9.22 9.23-9.29 9.30-10.6 10.7-10.13 10.14-10.20 10.21-10.27 10.28-11.3 教 学 内 容 学科兴趣培养 从问题开始 创造的快乐 让田野告诉你 走进车间 插上科技的翅膀 复习考试 坐在家里看世界 沟通无极限 我的信息生活 灿烂的古代文明 伟大的科学成就 绚丽的文学艺术 文明遗产知多少 复习考试 地球有多大 飞越太平洋 和非洲朋友共舞 迷人的欧洲风情 世界真奇妙 复习考试 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 机动课课时 时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备注 第一次月考 第二次月考 10 11.4-11.10 11 11.11-11.17 12 11.18-11.24 13 11.25-12.1 14 12.2-12.8 15 12.9-12.15 16 12.16-12.22 17 12.23-12.29 18 19 12.30-1.5 1.6-1.12 第三次月考 期末综合考评 2013年9月2日
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