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在中国区域史研究中,西南史(眉山洪雅部分)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动中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区域史的研究;而要提高区域史研究水平,也必须充分吸纳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数十年来,洪雅的史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便利的地区域优势,将中国通史与西南区域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洪雅人树起的丰碑,如悟达(中保)开创的中国禅宗,田锡(罗坝)的“谏”名为后世所称道,然而田锡还是一位革陈推新,开创为文作诗影响后世深远,被称为宋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田锡去世后,下诏追赠田锡为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同时下令相关部门把他的事迹宣告全国。
曾璧光(柳江)登上了清朝政府中汉人在一省所能担任的最高职位。他将忠君、爱国和为民的传统理念融为一体,不以朋党论是非,惟念社稷民生;勇于忠言直谏,强调匡时救世。终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九死无悔。特别是战后他主持的贵州近代化事业,对于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事业不无裨益。萧开泰,号汝阶,(中山),生于晚清。勤奋好学,后入京师同文馆(北京师大前身)学习。是我国最早研究太阳能的学者,也是最早发明太阳灶的中国人。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后,萧开泰忧国忧民,上书总理各国事衙门,建议测绘、战器、开矿、筑路等数十事。其中有制火镜一条,“引日光以发火”焚毁敌人军舰,清廷未予采纳,斥之为无稽之谈。
明洪雅柳江芦村人张鹏。明朝宏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很受皇帝器重,特命出使南诏,采风问俗,安抚民众诗文著作较多,有《北还集》、《西巡稿》、《纪行杂稿》等流传于世。
明洪雅中保人陈惟直,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殿试金榜进士,为湖北广东省左参政。
清洪雅柳江人张带江官至湖北知府。善诗古文,精书法,褚、薛、颜、柳临摹酷似。《益州书画录续编》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近代书法展览”中,被评为全国近代书家第六名。等等??。
同时,在洪雅文化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知识分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众
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的创造性活动,促进了洪雅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们研究宣传这些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是为先进文化展示一种典范,使我们的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先辈如何开拓历史,如何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文化,从而激发爱国爱乡的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洪雅文化中,选取洪雅历史文化名人作为研究介绍的对象,组织策划编写《洪雅历史文化名人丛书》。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名人”,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领域或科学,曾经取得卓越的业绩,或其思想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是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的杰出人物。
无疑,曾璧光是洪雅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他是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军事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引领近代农业结构调整者,提供有益借鉴作为研究介绍的对象,组织策划编写《曾璧光传》,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老一辈王际云、王嘉勋、牟桂文、李承昌、曾宪婉(曾璧光第五代孙)等先生提供了很多是的宝贵史料。他们在洪雅学界有良好的声誉。
在研究中,我们一方面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注重学术质量,积极推动西南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另一面尽可能地将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以使我们的学术研究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为了突出特色和提高西南史(洪雅部分)研究的水平,先后成立了古籍整理研究所,田锡研究所,悟达佛教研究所,中国藤椒文化研究所,洪雅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机构。同时,洪雅与眉山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文物研究所等科原机构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聚集力量,联合攻关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洪雅成立《洪雅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编辑委员会。凡学风严谨,资料丰富,论证周密,文风朴实,能够科学地对洪雅历史作出创造性、开拓性、总结性研究的著作,皆可收入丛书。入选作品仅代表著作者本人观点。
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水平有限,在丛书的选稿、编辑等方面难免存在不足乃至错讹,衷心期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洪雅历史人物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8年10月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写在前面的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