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原讲课稿简本第四章——赵玉民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四章的重要性分析

? 从以往考试情况看,本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大概占15分左右,因而,本章是比较重要的一章,应当认真加以复习。

第四章的知识点(共26个)

1、什么叫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的类型(选择)(182-183页)(重要)

答:

(1)商品经济

商品: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商品交换: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就是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3)商品经济的类型

分为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原始社会只有自然经济类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自然经

济占据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2011年1月,单选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含义 商品经济 社会分工 产生和存在条件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简单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类型

2、商品的两个因素是什么?(重要)(选择)(183-184页)

答:商品的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

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价值

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3)使用价值、价值、商品的关系

使用价值 价值 有 有 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考试分析: 2008年10月,单选

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2009年7月,单选 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009年10月,多选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商品 是 不是 不是 ) 2010年7月,单选 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2011年1月,单选

“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3、劳动的二重性是指什么?它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重要)(选择)(184-185页)

答: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2)抽象劳动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3)二者的关系

它们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4)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考试分析: 2010年1月,单选

根据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劳动()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超额剩余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2011年1月,简答

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价值: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创造 具体劳动 劳动二重性 创造 抽象劳动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185-186)(选择)

答: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前一部分是以物化劳动形式存在的价值,是由过去的劳动创造

的。后一部分则是由活劳动,即新消耗的抽象劳动创造的。

活劳动即新消耗的抽象劳动 物化劳动即过去的劳动 创造 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 新价值 创造 商品的价值构成及其创造

用笔记本的生产为例进行讲解。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什么?(重要)(选择)(185)

答: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重要)(选择)(186-187页)

答: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决定条件:

第一,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

第二,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它由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在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所决定。

(3)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衡量的,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

考试分析

2009年1月,单选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2010年4月,商品生产者为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10年7月,单选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 A、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D、社会平均的工资水平

7、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选择)(重要)(187-188)

答:(1)劳动生产率

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2)二者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部门劳动生产率,而不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通常情况下,在没有特别说明情况下,都是指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考试分析:

2009年10月,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商品的价值量

8、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选择)(188-190)(重要)

答:(1)货币的产生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之所以最后选择黄金和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因为:一方面,它们本身是包含一定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它具有体积小而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腐烂,便于携带等属性。

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货币的本质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为基本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只需观念上的货币就行。

流通手段:为基本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会减少,这时就会发生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即通货膨胀。需要现实的货币。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发生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指货币充当的清偿债务、

支付工资职能。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考试分析: 2009年4月,多选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010年1月,多选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世界货币 D、贮藏手段

2010年4月,货币的本质是()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 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 职能 非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简答或选择)(190-191页)(重要)

答:(1)是什么: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意愿和利益进行的,具有私人的性质。

社会劳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决定着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

(2)表现

如果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私人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如果不分销售出去,则只能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部分得不

到社会承认。

(3)原因

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决定着他们盈利或亏损的程度,决定着他们在竞争中的地位,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考试分析: 2009年4月,单选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009年10月,单选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1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非常重要)(191-194页)(选择或问答)

答:(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第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4)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考试分析: 2009年1月,单选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2009年4月,单选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2009年7月,论述

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009年10月,简述

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2010年4月,简述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

11、什么叫资本的原始积累?其实质是什么?(选择)(194-195页)

答:(1)含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新型资产阶级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采用暴力手段来加速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这个过程

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之前,所以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

(2)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历史上资本原始积累以英国为典型。

马克思说,“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2、什么叫产业革命?(选择)(196页)

答: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即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技术革命。

13、什么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197-198页)(选择)

答:(1)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剥削) 考试分析

2010年4月,单选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011年1月,单选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

A.劳动工具 B.劳动力 C.劳动场所 D.劳动对象

14、劳动力商品有何特点?(198-199)(重要)(选择)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劳动力商品也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还原为生产劳动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者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其特殊性在于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己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为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考试分析: 2009年1月,多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重要)(选择)(199-200页)

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考试分析: 2009年4月,单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2010年10月,单选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6、什么叫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几部分?(重要)(选择)(200页)

答: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前一部分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后一部分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考试分析: 2010年1月,单选

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

17、资本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不变资本?什么是可变资本?区分二者的标准是什么?区分的意义?(很重要)(200-201页)(选择或简答)

答:(1)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利益)

(2)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标准

根据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将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

(3)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

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C(constant capital)、可变资本V(variable capital)和剩余价值M(maxis)。

(4)区分的意义

第一,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考试分析:

2008年10月,简答

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2009年1月,单选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009年4月,多选

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2009年4月,简答

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2009年7月,单选

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 A、具体劳动 B、必要劳动 C、个别劳动

第一,议会共和制。议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如德国、意大利。第二,总统共和制。如美国。除了上述两种基本类型,还包括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前者如法国。

(2)政党制度

主要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类型。两党制以美国为典型。多党制如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在于它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3)普选制度

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4)“三权分立”制度

所谓“三权分立”,是指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议会制度:议会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的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政府机构:政府或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 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三权分立的实质: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

(5)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民主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统治方法和手段,其阶级本质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

考试分析

2008年10月,多选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2009年1月,单选

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C)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2009年4月,单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2009年10月,多选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2010年7月,单选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议会民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专政 D、总统共和制 2010年10月,单选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 A.国家元首 B.政府 C.法院 D.议会

2011年1月,单选

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 )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 C.两党制和多党制

)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核心 国家制度 国体 君主立宪制 二元君主制 政体 议会共和制 民主制度 普选制度 一党制 政党制度 两党制 多党制 “三权分立”制度 以议会制为核心 民主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 专制独裁制 半总统制、委员会制 法 美 德意 议会君主制 英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是什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问答或选择)(218-219页)

答:

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 考试分析: 2008年10月,单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议会 政府 法院 实质: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利分立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 2009年7月,单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实用主义 B、民主主义 C、功利主义 D、利己主义 2010年4月,论述

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2010年10月,论述

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马基原讲课稿简本第四章——赵玉民在线全文阅读。

马基原讲课稿简本第四章——赵玉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12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