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卷 内 备 考 表
本卷 情况说明 附件2: 不动产(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1.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一般规定 1.1 为加强对本市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的归档与管理,保障 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国家标准《电子文 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I8894-2002),结合实际,制定本规范。 1.2 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是指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具 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材料。包括电子档案目录、电子登记簿以及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处理成果。 1.3 各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及涉密电子档案的保密监督管理,协助信息化部门为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 1.4电子登记簿应按照不动产登记基本单元建立,录入各类属 性数据,形成登记簿数据库,并与电子档案目录形成关联。 1.5属于归档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应当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 检 查 人 立卷时间 立 卷 人 1.6数字化处理基本流程应包括案卷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 —21—
附件2:
不动产(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1.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一般规定
1.1为加强对本市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的归档与管理,保障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I8894-2002),结合实际,制定本规范。
1.2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是指在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材料。包括电子档案目录、电子登记簿以及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处理成果。
1.3各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及涉密电子档案的保密监督管理,协助信息化部门为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
1.4电子登记簿应按照不动产登记基本单元建立,录入各类属性数据,形成登记簿数据库,并与电子档案目录形成关联。
1.5属于归档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应当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
1.6数字化处理基本流程应包括案卷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与异地保存。
1.7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应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
—22—
全保密管理,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同时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记录。
2.不动产登记档案数字化处理 2.1扫描方式
2.1.1应根据档案原件幅面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扫描仪进行扫描,对大幅面的档案材料由于扫描后图像拼接技术难度大,又浪费时间、人力,建议采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方式,拍摄精度应高于300万像素,同时要注意被拍摄物的影像要充满取景框;纸张状况较差,以及过薄、过软或超厚的档案,应采用平板扫描方式。
2.1.2纸张状况好的档案可采用高速扫描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不适合拆卷的档案可采用零边距扫描仪或者是相机拍摄的方式。
2.2色彩的选择
2.2.1页面为黑白两色且字迹清晰、不带插图的档案,可采用黑白二值模式进行扫描。
2.2.2页面为黑白两色,但字迹清晰度差或带有插图的档案,以及页面为多色文字的档案,可采用灰度模式扫描。
2.2.3页面中有红头、印章或插有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彩色插图的档案,可视需要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
2.3分辨率的选择
2.3.1扫描分辨率参数大小的选择,原则上以扫描后的图像清
—23—
晰、完整、不影响图像的利用效果为准。
2.3.2采用黑白二值、灰度、彩色几种模式对档案进行扫描时,其分辨率宜选择大于或等于200dpi。特殊情况下,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等,可适当提高分辨率。
2.4特殊页面的扫描
2.4.1对于粘贴折页,可用大幅面扫描仪扫描,或先分部扫描后拼接;对部分字体很小、字迹密集的情况,可适当提高扫描分辨率,选择灰度扫描或彩色扫描,采用局部深化技术解决;对字迹与表格颜色深度不同的,采用局部淡化技术解决。
2.4.2采用高分辨率灰度或彩色扫描技术将插图与文字一起扫描,保证原来的页面布局和插图清晰。
2.4.3对于页面中有黑白或彩色照片的文件,采用JPEG格式扫描,确保照片清晰度,同时可避免图像存储空间过大。
2.5数字化图像处理 2.5.1图像纠偏
采用自动或手动纠偏功能,调整图像角度。图像偏斜度不超过2度,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应进行旋转还原,以符合阅读习惯。
2.5.2图像去污
对图像页面中出现的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如黑点、黑线、黑框、黑边等应进行去污处理。处理过程中应遵循保持档案原貌的原则。
—24—
2.5.3图像拼接
对大幅面档案进行分区扫描形成的多幅图像,应进行拼接处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图像,以保证档案数字化图像的整体性。
2.5.4裁边处理
采用彩色模式扫描的图像应进行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的白边,以有效缩小图像材料的容量,节省存储空间。
2.6存储格式
2.6.1采用黑白二值模式扫描的图像材料,一般采用TIF(G4)格式存储。采用灰度模式和彩色模式扫描的材料,一般采用JPEG格式存储。
2.6.2存储时的压缩率的选择,应以保证扫描的图像清晰可读为前提,尽量减小存储容量为准则。提供网络查询的扫描图像,也可存储为CEB、PDF或其他格式。
2.7图像材料命名
图像材料的命名应确保其唯一性,并与电子档案目录形成对应。 2.8图像转换要求
不动产登记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目录数据库与图像材料,应通过网络及时加载到数据服务器端汇总。通过编制程序或借助相应软件,实现目录数据对相关联的数字图像的自动搜索、加入对应的电子地址信息等,实现批量、快速挂接,数字图像的排列顺序应与物理档案相符合。
—2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北京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