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
【内容摘要】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学生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学习兴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多元评价 【正文】
自从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以来,我慢慢的了解到这些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朋友的一些心理特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当前的教育,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重在知识传授,轻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现象仍频频出现在课堂,所培养的学生,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新
型劳动者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教学效率低,育人质量不高。特别是农村和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相对落后,不少学生陷入“不想学、不会学、学不好”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小学启蒙阶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很有必要。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如何能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来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数学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的活动,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忠实的学习伙伴。你一旦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上来,那么学生的心理上不会再因为你是老师而使他害怕,他就会大胆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敢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更乐于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该是轻松、愉快的。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既要严,树立教师的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会哄,让他们把你当好朋友,更喜欢你,才会喜欢上你的课。比如:在上课时,我经常会创设一些需要解决问题的情境,然后故意装作不会而需要学生的帮忙,于是这些小朋友便会积极主动地抢着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思维比平时更活跃;在做题时还经常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会有意无意地参加到他们的学习活动中去;和他们一起玩一些数学游戏等等。除了这些,我还经常在课余时间和他们进行随意的交流或开一些小玩笑等,和他们一起开心,让学生觉得老师更亲切。但特别要注意,跟学生的友好关系一定要把握好尺寸,不能过了头,失去老师的威性,该严格时也一定要严。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学
习氛围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唤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利用游戏进行教学。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固定在学习的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
(三)用故事性的语言进行教学。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当教师带着微笑、说着亲切的话语站在讲台上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就消除了,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愿学、乐学,因而就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也可以用一些打比方的句子,拟人的句子等。这样,通过生动活泼、具有故事性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乐意地接受,课堂气氛也就相应活跃起来。
(四)适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很轻易地创设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并领悟出数学知识和美的感觉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三、多元评价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
激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迅速转换角色并喜欢上数学课,教师要常常使用一些鼓励、激励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针对孩子的表现采用不同的评价:有时用简单的评价,如:好、不错、你真棒等:有时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如: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个大拇指、用手抚摸孩子的小脑袋等;有时用贴近孩子心灵的评价语言。
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课这段时间,我比较重视表彰激励,比如:给上课表现好,回答问题积极地学生,发小红旗、小星星;对于一些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不是一味的去批评指责,而是发现他的优点,慢慢鼓励他,帮助他。
这样,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多鼓励,让他们永远充满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那一份独特的快乐,学生更会想学、乐学。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学习氛围是很必要的,加之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刻更到位的理解。最后,情感的支柱,自信心的建立是学生对数学课热爱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 小学数学》 孔企平 胡松林 2、《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易虹辉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