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 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欣赏文中
精彩的演讲词,领会演讲的魅力。
2、 能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情和手势朗读文章,略会演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能学习优秀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4、能掌握演讲的特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5、能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能自行设计口语交际题,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悼念玛丽·居里》 2课时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2课时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1课时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1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1课时 诵读欣赏:《夜雨寄北》《论诗》 1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所选的是几篇各有特色的名人演讲。《悼念玛丽.居里》的作者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用饱含深情和崇敬的语言表达了对居里夫人崇高品德的赞美。左拉的《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是一篇悼词,内容丰富而又集中.激情洋溢而又质朴自然。公刘的《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不愧是诗人的演讲,妙趣横生而又见解深刻。李岚清和何振梁的两篇申奧发言,态度鲜明,用语得体,既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又分寸适宜。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克努特,汉姆生在颁奖大会上的致辞。幽默而又睿智。由此可见,欣赏世界一流的精彩演讲与阅读中外作家的短篇小说精品一样。会让我们听到智者向我们倾诉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这样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习惯和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使他们能够透过文字对它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对文字背后展现的名家风采、人物精神有深刻的感受。
在前五个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发现能力,有着多种多样的途径,特别要利用“探究.练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探究.练习”中的许多题目都是着眼于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但作为自由读写单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务必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和自主的状态中解读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在互动和合作学习中解
1
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导入: 古今中外许多知名人士都曾以他们精彩的演讲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今天我们也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等。 学生活动 备注 1 2 浏览目录、课文等。 3 组织交流: 在本单元中你认为应当掌握哪些知识,讨论,交流。 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又希望老师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呢? 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4 教学 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学生活动 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备注 1 2 3 制定活动计划、 方案。 教学 反思
《悼念玛丽·居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品味文章语言,学会用精辟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
观点。
2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的高
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前学习: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关于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鼓励对于居里夫人的生平事例讲述约具体越好,为下面理解文中的语言作铺垫 导入: 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倾听、交流收集到的相的。他们就是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关的资料。 坦。 对和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 过渡:1934年7月,居里夫人因病去世。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悼念会。安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片著名演讲。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安因斯坦会在悼念会上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阅读安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 1 请大家用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本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阅读,圈点勾画,独立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 思考,写出思考结果后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信小组讨论。 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性地回答问题。 2 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只要能围绕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即可,不必纠缠于语言文字的表达。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成功的演讲,能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个听众的心田,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那么,本文哪些字词语句让你深刻 学生活动 第二块:品味语言,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备注 再读课文,进一步圈点勾画写批注。 1 3
地感受到了安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崇敬赞扬和因居里夫人的去世而极度的悲伤呢? 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本篇悼词作为演讲稿的一种,有着凝练、严密、朴实的语言特点。 组织全班交流。 讨论、交流。 2 爱因斯坦曾说:“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 ” 在演讲对玛丽·居里这么一位人格与同桌合作,设计朗高尚的朋友的悼念词时,他一度哽读。 咽,呼吸急促。那时,他不仅在对居里夫人表示着最真诚地歌颂,更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自白。 如果让你来读这篇演讲稿,你会怎么读呢? 组织全班进行朗读交流、评价。 朗读交流、评价 评价时,不仅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和朗读的流畅性,更要注重通过语调语速表现感情的程度。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句子或问题?尝试设计几个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合作,设计“探究·练习”题,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堂学习:
第一块:合作探究,设计“探究·练习”题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有人说:“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 学生活动 备注 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为下一环节作材料的铺垫。 1 以4人小组为单位,提问并相互讨论解答。 2 指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小组讨论,思考,设计。 题,设计两道“探究·练习”题。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重点:探究练习题语言表达的简明性;问题回答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问题情境:本文着重介绍了居里夫人的人格、品格、力量等,她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组织交流评价。 学生活动 第二块:拓展阅读,学习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 备注 思考,讨论。 全班交流,畅所欲言。 1 2 补充介绍阅读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这么一位崇高人物”的“品德力量”。阅读,小结。 并以“我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 ”的句式小结。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想,制成读书卡片。 2、积累歌颂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名言警句。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中心,赞扬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充分肯定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演说辞感情饱满,以情动人的写法;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1、了解莫泊桑、左拉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文学常识。
2、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如《项链》、《羊脂球》等。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导入:一个迷人的夏夜,在巴黎郊外的梅塘别墅里,左拉与莫泊桑相遇了。经过那晚,小说集《梅塘之夜》公开出版了,其中莫泊桑的《羊脂球》一篇使他一举成名。此后,左拉便成为了莫泊桑的良师益友。 在他的影响下,莫泊桑的作品逐渐呈现出冷静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日后成为短篇小说之王奠定了基础。1893年,莫泊桑去逝,年长十岁的左拉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客观评价了莫泊桑的一生。 5
学生活动 备注 1
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生字词。 出示莫泊桑个人档案表,要求学生用文中内容填写。 停录音,对有疑问的字词注音。 提取文章信息,填写表格。 评价注重表格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2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块:感受作者的情感 备注 评价注重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还要重视情感与所找语句之间的对应性。 作为一个长辈、朋友,左拉对莫泊读书,找句子,写批注桑的悼念,时时处处透着深情。请后用规定句式概括思从文中描写、抒情或议论的语言中考结果。 感受这份情感。 出示示例:由“ ”可以看出,左拉对莫泊桑 的感情。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2 教学反思 带领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交流、评价。 1 跟随老师朗读课文,进 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比较阅读,探究悼词的基本特征。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左拉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热烈地赞扬莫泊桑的文学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并论述了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满怀敬意地赞誉他与他的作品将“永生”。 学生活动 备注 1 比较阅读: 分别概括《悼念玛丽·居里》与《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两篇文章的结构提纲; 比较两文在结构内容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探究悼词基本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 帮助了解:文中都对去逝者生平业绩做了总结,并对其意义与价值作了评价;两文都感情饱满,真挚感人,有着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内容;两文的表现形式和表现 6
手法多样,语言质朴动力;后文回忆了初识及成名经过,表达了无比悲痛的心情。而前文因重点是赞颂去逝者的道德品质成就,因此在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了具体阐述。 悼词基本特征:总结去逝者生平业绩,评价其意义与价值,感情饱满,基调积极,真挚感人。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选择一位你较为熟悉的已逝名人,广泛了解他的生平事迹,试着为他写一份悼词。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作者表达的中德人民的友情;
2、体会文中巧妙的构思和生动幽默的语言。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1 教师活动 导入:德国人不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而且他们对待生活一贯严谨甚至有时被认为“死板”。有太多的故事是讲述他们无可比拟的严肃态度,如:即使大街空无一人,也决不在红灯时通过;即使往汤里放盐,也一定要问清楚是几克;即使报告会枯燥乏味到极点,也一定会在演讲者下台时鼓掌致谢。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会在会场上哄堂大笑,一次又一次地跺脚,是谁引发了他们这样激动的情绪?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演讲的主要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学生活动 备注 2 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写下思考结果。 交流、互评互改。 应包含演讲的主要内容及蕴含其 7
中的感情。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二块:学习批注的阅读方法再读课文
介绍批注的阅读方法: 倾听、思考 “批注”具体分为: 眉批:在书眉(正文上面、下面、旁边空白处)上写上简单的阅读心得、体会、评议或疑问。可与点画阅读法结合在一起运用,达到更醒目且有益于阅读的目的。 夹注:在字旁行间写上批注,记录阅读中注音、解词、评价、质疑等点滴感受,文字要简要。 总批:在文末作总括性的评价。 给出示例,组织学生采用写批注的方法再读课文。 例如:对文章第二段的批注可以有: 广场见闻只写了老鼠,其中蕴含深意,与当地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就地取材。 髭:zī:嘴上边的胡子。 两个“像”表示猜想、推断。 作者真的见到了花衣吹笛人吗?“不禁有点得意”将虚构的故事用逼真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巧妙自然。 “赶紧”两个字将作者的殷情完全表现出来了。 组织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1 教师活动 情景设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要求:(1)一人扮演作者,一个扮演花衣吹笛人,根据文中内容设计合理的动作、表情。 (2)两人扮演听众,在文中括号出现时表演相应的情景。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带领学生小节课堂学习。 第三块:情境再现,表演读课文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读。 备注 2 独立在书上文中进行 批注。 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交流、评价 2 3 交流、评价 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小节。 8
帮助认识:作者演讲既有故事的
动人情节,又有深情厚谊,成为一篇风格独特的演讲;着重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演讲风趣逗人,赢得听众一片掌声和笑声;展现听众的强烈反应,既突出了演讲的精彩,又增强了文章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假设你搬了新家,亲戚朋友和同学都来庆贺,为你举办了欢庆会,请你写一份答词并试着讲一讲。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学习目标:1、 了解“年轻精神”的品质。 2、体会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
3、学习本文的构思的巧妙及正反对比的手法。
课前学习:1、能简介作者郭沫若,了解萧红的生平事迹。
2、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的字词,并自编字词检查作业。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清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倾听,激发情思。 《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这样热情歌颂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尧!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今天我们要读的也是一篇给青少年的讲话。 你对郭沫若及萧红了解多少? 2 交流自己知道的郭沫越具体越好 若及萧红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出示自编字词检查作业,互评字词作业。 9
互相检查; (2)运用“圈点读书法”把文中独立思考问题后写出重要词句圈画出来,并思考下列问思考结果。 题: 这篇讲演的中心是什么? 讲演稿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密切相关部分组成,你能找出本文的主体部分吗? 课文开头几段文字是不是题外话?为什么? 课文结尾部分,从内容上看作用是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教师活动 你对文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还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吗? 全班交流评价。 学生活动 再次读书,独立设计“探究 练习”题后,小组讨论,拿出较好的练习。 交流、评价 备注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教学步骤 1 交流评价重点:探究练习题语言表达的简明性;问题回答的合理性。 引领学生重视以下几点:就地取材;语言幽默; 触景生情;对青年的勉励 2 读了这篇演讲稿,你觉得有什么是最值得你学习、记忆的? 组织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 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1、读了本文,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做,“使自己年轻,使中国
年轻”?用100字左右写出来。
2、学习本文方法,选择以下一种情境作简短演讲的准备。
参考情境:①随便吐痰、随意说脏话,恶语伤人。②班级有人抄袭别人作业。
③中学生要不要交友。④爸妈关心你的学习。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学习目标:1、理解中国人民对奥运热切期望的感情。
2、体会陈述发言态度庄重而诚恳,语言简洁而得体的特点。
课前学习:收集中国北京申请奥运会的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堂学习:
10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1 教师活动 播放北京申奥情况视频。 组织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和自己的感受。 2 交流 学生活动 看视频,激发情思。 备注 组织学生仔细阅读两篇陈述发言,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对以下方面进行比较: 内容重点;态度语气;语言特点 (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比较点) 组织全班交流 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 情景设计:在本次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中没有设计中学生代表发言。设想一下,如果请你作为一位普通百姓或者一个中学生代表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写出来,讲给同学听听。 组织全班交流,评选最佳陈述发言稿。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后写作。 小组讨论交流,互评互改。 备注 教学反思 第二块:情景写作 教学步骤 1 2 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常州要申办国际动漫产业研讨会,请你以一名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准备一份陈述发言。
诵读欣赏:《夜雨寄北》《论诗》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古诗,能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说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能赏出诗歌的佳妙之处;
课前学习:1、反复诵读诗歌,做到能准确流畅地朗读;
2、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诗人李商隐、赵翼。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古诗,理解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导入:“诗以言志,诗以抒情”。然而古人写诗的日子,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太遥远了。我们如何能明了他们的“志”,感受他们的“情”呢?朗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学生活动 备注 1 2 组织学生自读、互读、评读。 根据要求,一次次诵读;互相评价。 自读,要求读得正确,读的通顺,最好能读出诗歌的节奏;互读和评读,引导学生学会赞赏, 11
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再读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尝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文字呈现的画面或诗人创作时的前景。 3 组织全班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读诗、想象、写作。 评价注重想象的合理性和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性。 4 探究两首诗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雨寄北》只要能理解到思念即可,不必纠缠于思念的是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谁;《论诗》要明确诗人并没有否定李杜的意思,只是渴求创新。 学生活动 备注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第二块:品赏诗歌的佳妙之处
情境设置:阅读诗歌,朗读必不可少,但赏析名句同样重要,如果请你编写一本《古诗名句集锦》,你独立思考,写下思考结会推荐两首诗的哪些句子?说说果。 推荐理由(可从诗歌的情感、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分析)。 1 组织交流评价。 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适当给一些鉴赏语言文字作参考。但全班交流,畅所欲言。 为不限制思维,应尽可能多的先展示学生的品读。 当堂背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从名句的背诵记忆开始。 2 教学反思 组织背诵竞赛。 课后学习:1、继续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2、查找李商隐的《无题》诗,作更多积累。
12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基本要求。
2、体会演讲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感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在聆听了伟人的声音后,在瞻仰了大家的风范后,同学们是不是也想用演讲的方式来表达你们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呢?要想完成一次成功的演讲,必要的技能和认真的准备都是不可缺少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试一试身手吧。 第一块:了解演讲稿写作的基本要求: 步骤 1 教师 请大家先了解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要注意哪些方面 巡回,指导 学生 听讲,明确问题 自读语段,划出写简短演讲稿的两个要求。 备注 2 基本要求分内容、语言两方面: 内容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有针对性,二是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语言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感情。 3 指名学生回答 听讲,对照检查 第二块:小组合作,练习写演讲稿 步骤 1 教师 布置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稿的写作练习 学生 听讲,明确要求 小组中每个成员各自拟一个演讲内容,大家讨论后确定其中之一作为共同练习话题。 独立完成300字左右的演讲稿。 听习作,对这篇习作的内容和语言作评价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读自己的演讲稿,其它成员评价并帮助修改,写作者记录其它人的修改意见 根据小组交流时的评价情况,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13
备注 可指导学生选择校园中的事或身边的事作为演讲选题,对于选题有困难或犹豫不决的小组要及时给予帮助。 要求学生当堂写作,可以做一些课前的准备。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典型性的习作,给学生评价作指导 2 巡回,指导 3 4 巡回,指导 选择一篇学生习作,全班交流 5 巡回,指导 6 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组织演讲比赛 步骤 教师 宣布比赛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班级演讲比赛,小组互评。 巡回,指导 学生 备注 1 听讲,明确要求 2 3 小组内进行演讲练习,大家讨论后确定其中一人参加班级演讲比赛。 组内选拔是初选,教师应积极的给予指导,也可以参与评选。 确定参赛人员及顺序 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 4 调控,指导 小组代表按顺序进行演讲,没有上台的小组作为评委,小组内应讨论确定后给出评价为每位选手打分并写出评意见。 价及改进意见。 计算成绩,交流意见 5 统计,宣布名次 课后学习
完成一篇演讲稿并誊写。
口语交际——作有准备的即席发言或即兴演讲,能引起对方共鸣
学习目标
1、 了解即席发言或即兴演讲的基本要求。 2、 体会即席发言或即兴演讲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当老师突然叫你发言时,你是不是希望自己能侃侃而谈?当许多双眼睛在台下看着你的时候,你是不是梦想自己能滔滔不绝?如果你有这样的愿望,那么就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吧。
第一块:了解即席发言或即兴演讲的基本要求。 步骤 1 2 教师 请大家先了解进行即兴演讲要注意哪些方面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 听讲,明确要求 讨论,发言 备注 3 小结 即兴演讲虽是临场发挥,但也要围绕发言或演讲的话题确定中心,作一定的准备。内容有针对性、典型性,寻找听众最关心、最想听讲,对照检查 了解的话题;从现场的具体环境中寻找触发点发表感想和议论,一步步展开演讲主题;与听众进行感情交流,以情动人,使听众与演讲者产生共鸣。 第二块:小组合作,练习即兴演讲
14
步骤 1 教师 布置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兴演讲练习 学生 听讲,明确要求 小组中每个成员各自拟一个演讲内容,大家讨论后确定其中之一作为共同练习话题。 初试演讲:独立思考1分钟后,每个小组成员进行1分钟左右的演讲 听演讲,对这段演讲的内容和语言作评价 再试演讲:独立思考3分钟后,每个小组成员进行3分钟左右的演讲,小组讨论,其它成员评价并帮助修改。 听演讲,对这段演讲的内容和语言作评价 根据小组交流时的评价情况,修改自己演讲的内容和语言。 备注 2 巡回,指导 可指导学生选择校园中的事或身边的事作为演讲选题,对于选题有困难或犹豫不决的小组要及时给予帮助。 要求内容有针对性、典型性 主要对内容进行评价,可以选择一些较好的同学演讲,给学生评价作指导 3 巡回,指导 4 选择一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 巡回,指导 要求一步步发表感想和议论 7 选择一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身上的典型问题让全班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办法 8 巡回,指导 课堂小结:
将自己即兴演讲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并仔细揣摩改进。 课后学习:
1、 开展一次以班级建设或主题教育为内容的演讲。
2、 在每个小组设计的演讲话题中,选出三道最佳设计题,开展一次班级演讲比赛。
单元总结(一课时)
综合单元内容,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15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的建议评价。
1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