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发展目标
健康领域
一、基本动作 (一)、小肌肉锻炼
1、会拼图、穿珠、扣扣子;会使用剪刀;会玩拼插玩具。 2、会做简单的手指游戏。
3、能用胶泥、沙、水、废旧物品进行活动。 (一)大肌肉锻炼
1、能听信号变速走、变速跑。 2、能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和跑。
3、能步行1.5公里,能走跑交替200米,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4、能一路纵队跑,初步掌握圆圈跑、往返跑、持物跑。 5、能双脚行进跳,单脚跳、爬跳。
6、原地双脚往上跳,从高30厘米处往下跳。
7、能自然摆臂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0厘米左右)。 8、能原地自转3圈,能单脚站立8秒。
9、在高20—30厘米、宽20厘米、长2.5米的平衡木上走。 10、能自抛自接球、传球、滚球、拍球。
11、发展投掷的能力:掌握单手肩上投掷基本动作要领。 12、发展钻爬的能力:练习手脚、手膝爬,掌握正面钻的动作。 13、能手脚协调熟练地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三)基本体操
1、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集合、分散、排成4路纵队。
2、能随音乐节奏做器械操、体能操,动作规范有力。
3、会利用球、绳、棒、圈及其它废旧材料(易拉罐可乐瓶、报纸、棒等)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一物多玩。
4、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能在游戏中注意安全。 5、在游戏中,能遵守游戏规则。 二、卫生习惯、生活能力及安全知识
1
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进餐。能安静进餐,能保持桌面、地面清洁,学会收拾残渣及餐具,饭后漱口、擦嘴。
2、能按时安静入睡、睡姿正确;午睡起床后会整理床铺,能自觉喝水。 3、能根据需要及时入厕,学会便后冲水、洗手。 4、学会穿脱衣服、鞋袜,并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5、学会整理自己使用后的学具玩具及生活用品。 6、能与较多的同伴友好相处,会使用礼貌用语。 7、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及书写姿势。
8、会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获得一些粗浅的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常识。 9、引导幼儿了解每日活动的程序,不迟到。
10、按要求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推人、一个紧跟一个走。 11、玩大型玩具时,不推拉、不争抢。
12、爱护五官,不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放物品在鼻、耳、口中。 13、离位时能轻轻地把小椅子放在座位下面。 14、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轻的习惯。
15、学着和老师一起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并能按规则进行游戏。 16、能自觉拾起掉在地上的玩具,并能放回原处。
社会领域
(一)社会性情感
1、引导幼儿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2、引导幼儿体验和感激他们对自己的爱,并用简单的方式(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爱。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周围环境和北京著名的风景名胜。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 ,有初步的同情心。 5、引导幼儿尊重周围的劳动者,鼓励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喜爱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
7、在主要的节日期间,根据幼儿的意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初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2
(二)社会性认知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异同。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意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知道应该遵守规则与要求。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意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知道应该自觉遵守规则与要求。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理解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三)社会性交往与行为
1、在成人提醒下,愿意接纳别人,初步会分享、轮流、谦让。
2、培养幼儿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幼儿初步懂得不侵犯同伴的道理。 3、提供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主动和小朋友及熟悉的人交往,与人友好相处,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有初步的礼貌行为。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爱护公物,不打扰他人活动,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行为。 (四)个性品质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兴趣、需要、情感 。 2、培养幼儿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诚实、勇敢、合作、爱劳动的品质。 3、用鼓励、支持的方法引导幼儿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
4、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愿意并能够为自己、他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5、引导幼儿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习用适当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6、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兴趣与能力,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同伴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
7、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 8、能大方在众人面前讲话与表演。
艺术领域
3
音乐 (一)兴趣
感受音乐所带来无穷的快乐,在游戏中感受美妙的音乐。用支持、鼓励的方法引导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感知和欣赏
1、初步理解乐曲AB结构 特点,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启发幼儿按音乐结构的不同旋律创编动作。 2、 进一步学习使用其他各种非音乐的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音乐舞蹈作品的独特风格和情趣,逐步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
3、培养幼儿在观察和欣赏时能集中注意力,专注地看和倾听,游戏表演时和同
伴共享空间。 (三)歌唱
1、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幼儿爱护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初步培养幼儿用抒情、柔美的声音表达歌曲蕴涵的感情。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创编动作。 2、 通过欣赏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听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以及情绪。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能够表情、动作等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激发幼儿的对小动物的同情心,培养他们助认为乐的好品德。
3、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休止符,并学会唱带有休止符的歌曲,培养幼儿对乐句的感受力,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并能用新的歌词按原曲调唱出。培养幼儿独立表演的胆量与兴趣。
4、教会幼儿唱出歌曲中 2|4 拍 3|4 的不同节拍的感觉,感受音乐中的强拍。会唱重音,并学会领唱、齐唱与伴唱。
5、帮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快乐,指导幼儿用表情、动作眼神与同伴交往。
6、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的快乐。
7、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提醒幼儿在演唱时眼睛要看着对方,互相交流感情。
(四)律动、音乐游戏、舞蹈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随音乐做动作。引导幼儿创编解放军的不同动作。
4
2、引导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身体节奏动作,并能按每个音的长短做动作。体验乐曲的节奏,并随乐曲做不同的动作,感受乐曲中的音长与力度。
3、帮助幼儿掌握踵趾步的动作要领,能合拍做动作。启发幼儿用表情来表现愉快的心情。
4、引导幼儿学会二人合作表演动作,根据不同情节及时调整自己。
5、在学会歌唱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友好拍同伴相应动作,学习歌表演动作,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游戏规则,并启发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 6、鼓励幼儿在舞蹈过程中乐意接受同伴的邀请。
7、引导幼儿描述同伴特征,并根据特征进行判断,培养幼儿关心同伴爱护同伴的感情。
(五)打击乐器演奏
1、教幼儿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演奏分声部打击乐器。引导幼儿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2、引导幼儿在教师指挥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改变指挥地方法,丰富演奏的内容。 3、培养幼儿有意识的体会打击乐器演奏效果,注意乐器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
4、学会看图形做演奏乐器的模仿动作,看指挥进行分声部演奏乐器。
5、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设计演奏方案的活动。引导幼儿体会乐曲的所表现的情境,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及ABA三段式的结构。
6、启发幼儿按 2|4拍音乐的强弱规律来编节奏型,并能用打击乐按指挥的手势,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进行即兴演奏。 (六)创造性音乐活动
1、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语言、歌谣即兴表演自编的节奏、旋律短句。 2、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创造性地为歌曲、舞蹈做即兴伴奏。
3、在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随音乐做自编的律动、舞蹈动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在创编手上动作时,启发幼儿注意动作的方向、幅度、不与别人发生碰撞,在对话乐句表演中,用眼睛协调好两人的人际关系,从中体会合作。交流的愉快情绪。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发展目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