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锻炼现状调查研究报告_本科论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大学生运动锻炼基本情况实证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安徽农业大学229名在校生的调查资料,从性别、年级、锻炼意愿、运动设施、锻炼伙伴、锻炼目的、运动场所、运动项目、锻炼频率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大学生运动锻炼的基本情况和不同性别在锻炼态度和行为上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都有强烈的锻炼意愿;大学校园内的运动设施仍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锻炼需求;大学生最常进行的运动项目是跑步、羽毛球、篮球;大学生的运动锻炼表现出频率低、时间短、持续时间少的特点;另外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运动伙伴选择;男生比女生有高的锻炼频率、更长的锻炼时间和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大学生 锻炼意愿 运动项目 身体素质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名族的命运,而大学生的日常运动锻炼行为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者想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运动锻炼情况,并比较分析男女大学生在运动锻炼上的不同态度和锻炼行为,希望能够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高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的建议。另外研究者本人也是一名大学生,对运动锻炼十分感兴趣,一直以来坚持锻炼,养成了长期固定的锻炼习惯,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不能忽视对身体素质的提高,正因为此,对如何把握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和行为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资料的收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想法,方便的调查的顺利进行。

回顾现有的同类研究发现,在研究主题上,研究者较多关注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影响大学生运动锻炼行为的因素和大学生运动的时间、频率,而对大学生具体的运动项目、大学生锻炼行为的目的,男女大学生在对待运动锻炼上的不同方面则较少关注。在调查方法上,现有的研究要么是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来分析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运动锻炼行为,要么就是借助相关量表测量大学生的锻炼意愿和身体健康状况,而没有用一个量化的问卷系统的调查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因素和运动行为的特点。因此这些研究结论在说服力和推广性上受到一定局限。

在阅读前人同类研究后发现,目前社会上已经普遍认识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相对偏低的问题,而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因素是多样的,有先天的生理因素,

有经济条件和运动设施的限制,另外就是大学生自身的锻炼意识。前人研究还发现,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锻炼意愿。但在大学生具体运动项目上,缺少研究,在男女大学生不同的锻炼意愿和行为上,缺少比较分析。笔者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229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检验前人研究大学生存在的强烈锻炼意愿,另一方面探究当前大学生运动锻炼行为的新特点,更主要的是比较分析男女大学生在运动锻炼上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为采取更有效方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更丰富、具体的材料。

一、样本与资料

1.调查问卷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采用个别发送的方式将问卷发送到调查对象手中。问卷共有18题,前17题为封闭式问题,最后一题为开放式问题,问卷前2题调查性别和年级信息,下面4题调查锻炼条件和意愿的问题,下面4题调查锻炼目的和好处,第11、12题调查运动项目和场地,下面三题调查运动的时间和频率,最后一题调查学生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完善运动设施的建议。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安徽农业大学全体在校生,估计有2万名左右(不包括继续教育学院和经济技术学院)。

2.变量测量

本研究中将锻炼意愿界定为大学生想要参加运动项目、锻炼身体的愿望强度,而将运动锻炼行为界定为大学生参加运动锻炼的项目和运动的频率、时间。调查中将大学生的锻炼意愿操作化为6个变量:(1)是否应该进行锻炼;(2)运动设施能否满足运动需求;(3)有无固定的锻炼时间;(3)如果其他条件允许,想去锻炼的愿望强度;(4)大学生锻炼的目的;(5)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好处;(6)大学生参加锻炼的不利影响;而将大学生锻炼行为和时间也操作化6个变量:(1)大学生锻炼的伙伴;(2)大学生运动的项目;(3)大学生常去的运动场地;(4)周平均的锻炼次数;(5)每次锻炼的时间;(6)坚持锻炼的最长时间跨度。

3.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本调查分为三个地点,一是在八教,二是在图书馆,三是在九教。调查员共有4人,每人承担60份问卷的调查任务,分别对不同地点的同学采取随机抽样法

发送问卷,其中有2人在图书馆发送问卷,因为图书馆共八层,双休日馆内学生很多,等所有问卷发送完毕以后,等过五分钟,估计问卷已经填答完毕,再从开始发送问卷的地方逐一将问卷回收。本次问卷共发出240份,收回问卷236份,回收率为98%,废卷7份,有效问卷229份,有效回收率为95.4%。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见下表:

表一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n=229) 比例(%)

性别* 年级 交叉制表 计数 男 大一 5 17 22 大二 16 34 50 年级 合计 大三 13 23 36 大四 58 54 112 研究生 1 8 9 93 136 229 性别 女 合计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锻炼意愿

调查中,我们对所有青年都询问了下列问题:如果条件允许,你想去运动锻炼身体吗?这一问题的设置排除了其他因素影响,单纯考虑大学生的锻炼意愿。分析中,我们对不同程度的锻炼意愿进行了频率统计,表三就是统计的结果。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锻炼意愿的大学生比例为90.8%,而没有报无所谓态度和不想锻炼的大学生仅占9.2%,这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有锻炼意愿的,从而验证了前人的结论大学生是有强烈的锻炼意愿的。

表二:大学生的锻炼意愿 (%)

非常想 想 有效 无所谓 不想 非常不想 频率 61 147 14 6 1 有效百分比 26.6 64.2 6.1 2.6 .4 累积百分比 26.6 90.8 96.9 99.6 100.0 非常想 想 频率 61 147 14 6 1 229 有效百分比 26.6 64.2 6.1 2.6 .4 100.0 累积百分比 26.6 90.8 96.9 99.6 100.0 有效 无所谓 不想 非常不想 合计 2.大学生对学校内运动设施的需求 问卷中,我们向所有大学生询问了:您觉得学校运动设施能满足您的运动需求吗?这一问题考虑到影响大学生锻炼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运动设施,调查了解当前大学校园的运动设施建设满足大学生运动要求的程度,分析中,我们运动设施满足大学生的程度进行了频率统计,表四是统计的结果。

从图表中看出,学校运动设施满足大学生运动需求的比例为65.9%,而不能满足大学生运动需求的比例为34.1%,这一结果表明在全民运动的号召下,我国大学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提高,已经能够满足一半以上大学生的运动需求,但不能否认的是,仍存在1/3左右大学生觉得运动设施无法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这要求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运动设施建设和管理。

表三 大学生对校园内运动设施的需求 (%)

I2学校运动设施能否满足你的运动要求 完全满足 基本满足 频率 13 138 68 10 229 百分比 5.7 60.3 29.7 4.4 100.0 有效百分比 5.7 60.3 29.7 4.4 100.0 累积百分比 5.7 65.9 95.6 100.0 有效 不满足 完全不满足 合计

3.大学生最常进行的运动项目

问卷中,我们还向大学生询问了他们最常进行的三项运动是什么?我们列出

了校园内有条件进行的所有运动项目供大学生选择,以反映大学生最常进行的运动项目。我们分别对这三项运动进行频率统计,得到表四。

T1你进行次数最多的运动项目 有效百T2你进行次数第二多的运动项目 有效百T3你进行次数第三多的运动项目 其他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频率 有效百分比 80 24 32 15 11 17 6 8 7 23 223 6 229 35.9 10.8 14.3 6.7 4.9 7.6 2.7 3.6 3.1 10.3 100.0 频率 分比 频率 分比 其他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有效 跳绳 排球 网球 跑步 合计 缺失 系统 16 17 27 37 3 5 4 1 118 228 1 229 7.0 7.5 11.8 16.2 1.3 有效 2.2 1.8 .4 51.8 100.0 其他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跳绳 排球 网球 跑步 合计 缺失 系统 35 21 53 20 6 19 15 3 52 224 5 229 15.6 9.4 23.7 8.9 2.7 8.5 6.7 1.3 23.2 100.0 有效 跳绳 踢毽子 排球 网球 跑步 合计 缺失 系统 合计 合计 合计 表四 大学生最常进行的三项运

动项目 (%)

从频率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常进行的运动项目有跑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在第三个表格中,统计出进行次数第三多的运动项目,其他类选项占有35.9%的比例,表明我们所罗列的运动项目,未能完全涵盖大学生的所有运动,也说明大学生运动日趋丰富。每个表格中缺失的个数,表明个别学生平时活动项目单调,经常进行同样的运动项目。 4.大学生运动频率、时间等情况

问卷中,还对大学生询问了他们周平均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长,坚持锻炼的时间。以了解大学生给你运动的频率、强度、持久性。统计结果如表五中的三个图所示。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有56.8%的大学生周平均锻炼次数为1-2次,而锻炼次数在5次以上的比例为10.9%;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占50.2,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占14%;最为突出的是大学生坚持锻炼的时长47.8%是在一个月以内,73.7%在三个月以内,在一年以上的概率为10.1%。表明大学生大学生锻炼频率低,锻炼时间短,持续时间少的特点。

Q1你每周平均锻炼次数 Q2你平均每次锻炼时长 一次没有 1-2次 3-4次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30 130 44 20 5 229 13.1 56.8 19.2 8.7 2.2 100.0 13.1 69.9 89.1 15分钟以下 15-30分钟 30-45分钟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31 84 54 28 32 229 13.5 36.7 23.6 12.2 14.0 100.0 13.5 50.2 73.8 86.0 100.0 有效 5-6次 7次或以上 合计 97.8 100.0 有效 45-60分钟 60分钟以上 合计

Q3你坚持锻炼行为最长时间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7.8 25.9 11.8 4.4 10.1 100.0 47.8 73.7 85.5 89.9 100.0 一个月以内 109 三个月以内 半年以内 有效 一年以内 一年以上 合计 缺失 系统 合计 10 23 228 1 229 59 27

表五 大学生运动的频率和强度(%)

5.男女大学生运动伙伴的选择

问卷中还询问了,你经常和谁一起去锻炼?此题意在了解大学生的运动群体

的组成,因为运动伙伴的多少也间接影响一个人的运动行为。分析中,我们分别按大学生的性别进行了统计,表六是统计结果。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一个人去运动的情况占35.5%,和宿舍室友一起去的占30.1%,和班级同学一起去的占24.7%;各比例相差不大;女生中一个人去的比例为22.1%,和宿舍室友一起去的比例占53.7%,和班级同学一起去的比例占15.4%,各比例相差较大,女生有一半以上是选择和同寝室室友去锻炼。通过比较男女同学运动伙伴组成情况发现,男生比女生有更多运动伙伴的选择,女生的运动伙伴选择大部分局限在同寝室同学上,这对男女生运动行为是否存在影响,在下面的研究中将进行深入探讨。

表六 男女大学生运动伙伴的选择 (%)

性别* H1你常和谁一起去锻炼 交叉制表 计数 一个人 33 35.5% 30 22.1% 63 27.5% H1你常和谁一起去锻炼 合计 宿舍室友 28 30.1% 73 53.7% 101 44.1% 班级同学 23 24.7% 21 15.4% 44 19.2% 其他同学 9 9.7% 12 8.8% 21 9.2% 93 100.0% 136 100.0% 229 100.0% 男 性别 中的 % 性别 计数 女 性别 中的 % 计数 合计 性别 中的 % 6.男女大学生的锻炼频率、时间和持久性

为了研究男女大学生锻炼行为的不同,我们分别从周平均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长和锻炼持续最常时间跨度三个方面来比较,统计结果见表七。

在锻炼次数上,男生周平均锻炼次数为零次的占7.5%,女生占16.9%,其他频次相差不多;在锻炼时间上,男生锻炼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有7.5%,女生占17.6%,男生锻炼时间在45-60分钟的占18.3%,女生占8.1%;在坚持锻炼行为的时间跨度上,男生坚持锻炼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占40.2%,女生占52.9%,男生坚持锻炼时间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占6.5%,女生占2.9%。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男生有锻炼行为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女生中有较多的人没有锻炼经历或缺

少锻炼;男生每次锻炼时长多于女生,坚持锻炼行为的跨度也长于女生。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受到男女大学生运动伙伴选择上不同的影响,还有其他生理区别、社会期望的影响。

表七 男女大学生的锻炼频率、时间和持久性

性别* Q1你每周平均锻炼次数 交叉制表 计数 一次没有 7 7.5% 23 16.9% Q1你每周平均锻炼次数 合计 1-2次 57 61.3% 73 53.7% 3-4次 18 19.4% 26 19.1% 5-6次 9 9.7% 11 8.1% 7次或7次以上 2 2.2% 3 2.2% 93 100.0% 136 100.0% 男 性别 中的 % 性别 计数 女 性别 中的 %

性别* Q2你平均每次锻炼时长 交叉制表 计数 Q2你平均每次锻炼时长 合计 15分钟以下 15-30分钟 7 7.5% 24 17.6% 27 29.0% 57 41.9% 30-45分钟 45-60分钟 60分钟以上 24 25.8% 30 22.1% 17 18.3% 11 8.1% 18 19.4% 14 10.3% 93 100.0% 136 100.0% 男 性别 中的 % 性别 计数 女 性别 中的 %

性别* Q3你坚持锻炼行为最长时间 交叉制表 计数 Q3你坚持锻炼行为最长时间 合计 一个月以内 三个月以内 37 40.2% 72 52.9% 24 26.1% 35 25.7% 半年以内 一年以内 一年以上 14 15.2% 13 9.6% 6 6.5% 4 2.9% 11 12.0% 12 8.8% 92 100.0% 136 100.0% 男 性别 中的 % 性别 计数 女 性别 中的 % 7.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完善运动设施建设的意见

本调查在最后一题设置了一道开放题,意在从大学生的角度,调查他们对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和学校运动设施建设的意见。通过阅读汇总发现学生的意见总的有:1.希望学校体育馆内运动场地能够免费对学生开放。2.校内各组织和各班级应该积极加强学生运动锻炼意识,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为学生锻炼创造更多条件和平台。3.在资金充足和空间满足的情况下,尽量加快校内运动设施建设,定期对校内运动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三、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229名在校大学生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本文从性别、年级、锻炼意愿、运动设施、锻炼伙伴、锻炼目的、运动项目、锻炼频率等方面,综合考察了大学生日常运动锻炼的基本情况和男女大学生在锻炼行为上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1.大学生群体普遍有强烈的锻炼意愿。在时间和运动设施满足的条件下,大学生愿意参加运动锻炼的比例为90.8%,而没有意愿和报无所谓态度大学生仅占9.2%。在这种情况下所造成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的原因主要将是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需要加强校园内运动设施建设,满足大学生日益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另一方面改善大学生教学课程安排,增加运动培训课程和多举办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比赛。

2.当前大学校园运动设施建设已基本满足大学生的运动需求,但仍需完善校园内运动设施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运动要求,丰富大学生体育活动。调查发现对校园运动设施感到满足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65.9%,而不能满足大学生运动需求的比例为34.1%,这间接说明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我国大学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建设相对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能够基本满足过半数大学生的运动需求。但不能忽视的是,仍有1/3左右大学生觉得运动设施无法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这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内运动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大校内运动场地对大学生免费开放的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的运动需求。

3.大学生日常运动项目呈现集中多样化特点,集中体现在大学生最常进行的运动项目有跑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多样化体现在统计出的进行次数第三多的运动项目,其他类选项占有35.9%的比例,表明我们所罗列的运动项目,未能完全涵盖大学生的所有运动,说明了大学生运动日趋丰富。

4.大学生运动呈现频率低,锻炼时间短,坚持锻炼时间跨度小的特点。有56.8%的大学生周平均锻炼次数为1-2次,而锻炼次数在5次以上的仅占10.9%;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占50.2%,时间在1小时以上仅占14%;最为突出的是大学生坚持锻炼时间的跨度47.8%是在一个月以内,73.7%在三个月以内,在一年以上的仅占10.1%。说明大学生的运动耐力不够,没有形成固定的运动锻炼的习惯。

5.男生的运动伙伴分布均匀,一个人去锻炼、和室友一起、与班级同学一起锻炼的比例相差不大,非别为35.5%、30.1%、24.7%,而女生的运动伙伴主要局限在同寝室室友,占53.7%,与班级其他同学一起去情况仅占15.4%。说明男生比女生有更多运动伙伴的选择,女生的运动伙伴则相对狭窄,由于大学生进行运动通常都是相邀一起进行的,因此,男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运动锻炼,而女生在没有室友一起的情况下,本来喜欢运动的学生,由于不习惯一个人去锻炼,也会减少参加运动的次数。

6.男生中参加运动锻炼的比例要要于女生,男生每次锻炼的时间长于女生,坚持的锻炼的时间跨度也高于女生。男生周平均锻炼次数为零次的占7.5%,女生占16.9%,不参加运动的女生比例比男生高2倍多。在锻炼时间上,男生锻炼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有7.5%,女生占17.6%,男生锻炼时间在45-60分钟的占18.3%,女生占8.1%。女生中进行1小时左右锻炼的人数比例相当于男生中进行15分钟以内锻炼的人数比例,男生中进行1小时左右锻炼的人数比例相当于女生中进行15分钟运动锻炼的人数比例。男生坚持锻炼时间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占6.5%,女生占2.9%,进行长时间运动锻炼的男生比例是女生的2倍多。 当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受到男女大学生运动伙伴选择范围上不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男女生理上的不同、社会对男女运动期望的不同。

研究的结果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这里我提出一点想法,即男女大学生的运动伙伴范围呈现不同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对男女大学生的运动锻炼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女生主要是和本寝室室友一起出去锻炼,其运动伙伴范围受到局限,而男生的运动伙伴则均匀分布,既有同宿舍室友,也有班级其他同学。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另外这种差异对男女大学生不同的锻炼行为是否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

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祝虹,刘亚东.试论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大众体育研究,2008(12):7-4 [2]张玉强,徐晓飞.大学生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0(3):17-3 [3]张苏. 安徽省大学生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6-27.

[4]姜丽.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J] 教育与职业[J] 2011(3)

[5] 宋晓东. 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9-52.

组员:苏世昌11200116

桑小龙11200108 徐本安11200120 朴 晓11200186

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祝虹,刘亚东.试论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大众体育研究,2008(12):7-4 [2]张玉强,徐晓飞.大学生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0(3):17-3 [3]张苏. 安徽省大学生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6-27.

[4]姜丽.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J] 教育与职业[J] 2011(3)

[5] 宋晓东. 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9-52.

组员:苏世昌11200116

桑小龙11200108 徐本安11200120 朴 晓1120018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大学生运动锻炼现状调查研究报告_本科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大学生运动锻炼现状调查研究报告_本科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38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