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内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表(报批稿)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插表4 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 单位:m3 地 点 拉玛克盖~大录 大录~玉瓦 玉瓦~黑河 黑河乡~黑河桥 大录~神仙池 路 段 桩 号 长度(Km) 土方 挖石方 方 合计 土方 填石方 方 合计 土方 弃石方 方 合计 545010 261980 189040 157517 327002 1480549 253764 59163 73636 96471 175353 658387 174585 291246 82615 202817 70028 115404 93217 61046 90758 151649 511203 822162 67119 63990 19320 8176 54434 213039 719595 107466 344595 18625 259068 50708 250734 85041 417760 36324 1991752 298164 320883 74636 92956 104647 212657 805779 K0+000~K34+653 34.65 398712 K40+000~K70+000~K69+748 29.75 269959 K89+588 19.61 166112 K93+000~K112+367 19.37 146087 K0+100~K28+364 28.26 205103 131.64 1185973 全线合计 插表5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数量 拉玛克盖~地 点 大录 项目 K0+000~K40+000~K70+000~K93+000~K0+100~桩 号 K34+653 长度(m) 挡土墙 #7.5浆砌石(m3) 长度(m) 护肩 7.5浆砌石(m3) ##黑河乡~黑大录~神仙大录~玉瓦 玉瓦~黑河 河桥 池 全线合计 K69+748 1017 5262 16342 K89+588 K112+367 K28+364 1527 4645 17247 1229 5176 2443 3124 9450 3397 14214 10117 10355 38892 2443 3124 702763 3184.3 9596 17121 排水沟 7.5浆砌石(m3) 6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2.桥涵工程 桥梁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涵洞1/25。全线共设5座中桥,总长252.16m,桥面宽7.5m,净宽7.0m。拟新建涵洞358道,一般采用石拱桥和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受其他因素控制时采用钢筋砼板桥、石拱桥等结构形式。 3.路面工程 本项目路面材料丰富,根据交通量和车型比例,以及本路段的使用性质,推荐采用沥青表处路面。其结构形式为4cm沥青表处+20cm水泥结碎石+15cm天然石砾。 4.占地及拆迁 改建公路占地114.93hm2,其中耕地15.85hm2,林地29 hm2,荒地10.38hm2,宅基地14472.35m2,原老路52.66hm2。 插表6 公路占地情况和拆迁表 乡名 耕地面积 林地 草地 原路 房屋拆迁 单位 陵江乡 hm2 hm2 hm2 hm2 m2 1.02 0.39 25.16 3473.86 黑河乡 4.41 0.28 7.75 5558.12 玉瓦乡 5.36 0.90 7.84 4836.43 大录乡 2.07 29 4.03 11.90 603.94 全线合计 15.85 29 5.6 52.66 14472.35 2. 筑路材料 砂及砂砾石料可在指定地点采集。沿线水源丰富,施工用水可就近解决。筑路所需木材、钢材、水泥可从若尔盖县城和九寨沟县城购买。 (六) 料场和弃碴场 本公路为低等级公路,筑路材料要求不高,路基开挖的多余石料满足要求,故不须新辟料场。本公路弃渣很大,约148.0549万方,一般的弃方都堆放在路基两侧,有部分弃渣需设弃渣场,具体见插表13。弃土场占地3.9hm2。 (七) 投资计划及工期安排 7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本项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交通部交工发(1996)611号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推荐方案投资估算金额22830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74万元。由于本项目今后将会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虑到地方资金不足的现实情况,根据业主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议本工程纳入四川省通县油路工程,具体资金来源如下:申请交通厅拨款50万元/公里,本资金合计6582万元;申请通县油路网补助30万元/公里,本资金合计3949万元;其余由地方政府自筹建设。 本项目已于2003年10月12日动工,建设期为2年,计划于2005年5月底完工。 8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与本项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原路状况 若九公路是若尔盖县和九寨沟县的一条唯一公路。该路于拉玛克盖垭口进入九寨沟县境内,经大录、玉瓦、黑河、陵江乡与九环线相连。原路大部分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林区道路,等级低,平纵面线性差,路基宽度有的地方只有3-4m ,无边沟等完整的排水系统,有的桥涵为石台木面,承载力低;路面坑洼不平,且弯道无超高、加宽。落后的交通已严重制约了沿线的乡村经济的发展,沿线的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严重影响了两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污染情况 由于公路为泥石路面,原路交通量较小,据调查平均每天不到100辆次,绝大多数为货车,且汽车质量较差,在晴天当有车辆通过时,路面扬尘较大,瞬时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三)主要环境问题 原路主要环境问题仅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汽车噪声对路边出没的野生动物的惊吓,其次是由于沿线地质条件差,边坡不稳定,公路开挖造成的临空面易产生崩塌和小型滑坡,雨天易被流失而产生少量水土流失。 9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 地形地貌 项目地貌属于高山峡谷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林立、峰峦叠嶂、沟谷纵横、河流深切、森林茂密,为四川省主要林区之一。路线沿线地形、地质复杂,坡面陡峭,地表切割强烈,海拔高度在2000~4000米之间。随高度增加气候发生变化。主要河流与山体多呈N E—S W向。河谷多呈V形,切割较深,沟谷大多狭窄。 (二) 地质 1. 地质构造 项目区地质构造属四川西部地槽区,亦称松潘、甘孜地槽系,为其次一级单元九寨沟复向斜(即一级构造属秦岭昆仑地槽系,二级构造属松潘、甘孜地槽系,三级构造属九寨沟复向斜)。九寨沟复向斜亦为西秦岭带一部分,其特殊性在于地处南北结合地带,东南受龙门山构造活动影响很大,北东受秦岭纬向构造的制约,西部受岷江断裂—近南北构造带的控制。因此,九寨沟复向斜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三级地槽系。 项目区新构造运动十分明显,境内山体上升;河谷深切,常见悬岩、峡谷、陡峭山峰,山岭与河谷高差常达1500—2000m以上。河谷两岸可见三级阶地,三级阶地(高台地)高出河谷底250米左右,形成黄土平台。其周围断裂至今活动显著,九寨沟以西、二道桥西南角每年平均以1毫米的速度下降。 九寨沟县南西北均有明显的活动断层,西部有岷江断裂南有雪山断裂带和虎牙断裂带,北部有秦岭纬向构造带。境内县弧形构造由西北至东南贯穿全境。构成伴山的几组断裂面的活动构造,形成主要的构造轮廓。项目区地质构造大致分为: ①玛克盖一勿角压扭性断裂带构造 该构造从大录乡拉玛克盖起,经九寨沟口到勿角,文县孤西翼,呈弓形曲线,总体走向北3 0度,倾斜角70度—80度,倾向北东。断裂东北侧为中上志留统10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13990434020 四川省九寨沟县 四川省计委 批准文号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绿化面积 (hm)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308.2187 2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九寨沟县内) 九寨沟县交通局 王正国 联系人 杨发军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永乐镇滨江路 传真 0837-7732002 邮政编码 624000 立项审批部门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 (hm) 总投资 (万元) 评价经费 (万元) 2川计交[2003]130号 交通(JT) 新建□改扩建?技改□ 114.93 35.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2830 1.35% 2006 年 5 月 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 项目建设的意义 1.是改善九寨沟县交通条件的当务之急 若九公路是若尔盖县和九寨沟县的一条唯一公路。该路起于拉玛克盖垭口进入九寨沟县境内,经大录、玉瓦、黑河、陵江乡与九环线相连。原路大部分为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林区道路,等级低,平纵面线性差,路基宽度有的地方只有3-4m ;路面坑洼不平,且弯道无超高、加宽。落后的交通已严重制约了沿线的乡村经济的发展,沿线的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影响了沿线乡镇乃至全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若九路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若九公路的改建,是沿线旅游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大九寨”开发的需要 九寨沟有世界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若九公路也是大九寨规划道路网中西环线的重要路线。为了发展四川省的旅游事业,建设四川省旅游高地,抓紧建设本1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3.若九公路的改建,是完善区域路网建设的需要 若九公路是连接若尔盖县和九寨沟县的一条重要公路。该路一直是若尔盖、九寨沟两县人民长期盼望修建的道路,是阿坝州公路规划网中的一条重要道路。从大录乡,经124林场、东北村,到达神仙池,与神仙池景区道路相连,可直达九寨沟县和松潘县。因此,将该路段纳入若九公路项目同步实施是完全必要的。将大录至神仙池的28.26Km同步改造后,既解决了神仙池景区道路断头路的问题,也增加了若九路的线路,使九寨沟口(漳扎镇)、神仙池、大录形成一小环线,完善了区域路网建设。 4.建好该项目,增加了成都、绵阳等地通往甘肃、青海两省通道 本项目建成后,不仅构成了国道213线的一条支线,也将形成阿坝州的一条重要出省通道,本项目一旦与青海省的公路连通后,青海省将有大量车辆从通道通行,往返与甘肃、西藏、马尔康、成都等地。同时也可以缓解沿线公路建设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也可以基本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生产生活资料调入难,生产产品运出难的问题,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 5.建设本项目,是加强民族团结、藏区稳定、国防战备的需要 在藏区经济发展中,藏区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反过来,藏区经济的发展、藏族同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也会对藏区的稳定起到推动作用。本项目的建设,首先,对于加强国防战备、提高地区抗灾抢险能力、应付突发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开展与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斗争也会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建设本项目也是国家对藏族同胞关心的体现,也有利于各兄弟民族、兄弟省份加大对藏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的援助力度。因此实施本项目不仅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还对确保社会稳定和加强民族团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6.若九公路是九寨沟县到阿坝州政府所在地—马尔康的一条捷径道路 长期以来,从九寨沟县通往马尔康,都是经松潘、汶川绕道,路程较远。本项目建成以后将大大改善交通状况,提高行车速度,减少行车时间,比原有九寨沟通往马尔康公路缩短里程80多公里,对于完善地区公路网布局,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高沿线农民经济收入,发展旅游事业和保障交通战备需要都具有重大意义。 2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7.建设本项目,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需要 本项目所在区的黑河两岸,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林禁止砍伐以前,是林业局的主要施业区段,原路也承担着木材运输的繁重任务。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林区一方面积极植树造林,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林区的护林防火工作的力度。一是交通不便,巡视困难,对火情不易及时发现,很有可能造成大的森林火灾;二是因为交通落后,对及时扑灭已经发生的森林火灾在人员组织、物质运输等方面造成困难。 综上所述,若九公路是若尔盖县与九寨沟县之间的一条重要县级公路,是连接各旅游景点形成“大九寨”发展阿坝州旅游事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我省到达青海、甘肃两省的一条出省通道。但该路等级低,路况差,行车艰难,已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善该公路的交通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四川的旅游高地,完善区域路网的建设,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已经落实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战略“扶持三州”的区域发展总部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尽快改建该路是十分必要的。 (二) 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路线全长196.3Km,其中有64.66Km位于若尔盖县境内,本环评报告表仅对九寨沟县境内131.64Km路段进行评价。该路段起于若尔盖县与九寨沟县交界的拉玛克盖垭口,经哉久、芝麻、沙勿、大录乡、麻风寨、玉瓦乡、杏子坝、四道城、三道城、二道城、绕腊口、头道城、陵江乡、吊坝乡,至黑河口大桥。另外,神仙池支线起于九寨沟县大录乡,经大录村、一二四林场、东北村、止于神仙池桥头。路段全长131.64Km。路线地理位置见附图1 (三) 交通量 根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现有交通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当地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公路网规划情况和交通量的发展规律,预测本项目的远景交通量见插表1-1。 3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插表1 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预测年份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2025年 交通量(辆/日 折算中型车) 555 806 1634 2219 (四) 主要技术指标及建设规模 主要技术指标: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结合本项目在九寨沟县规划公路网中的功能、作用和九寨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九寨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路线所经区域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根据交通预测,考虑地方经济、旅游开发和路网功能的需要,结合原路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原路技术状况,本项目推荐采用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7m。主要工程技术指标见插表2。 插表2 主要技术指标 项 目 地形类别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行车道宽度 路基宽度 路面结构 回头曲线半径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最大纵坡 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凸型 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型 桥涵设计荷载 单 位 指 标 山岭重丘 四级(山重) 公里/小时 20 米 米 米 米 % 米 米 6.5 7.0 3cm沥青表处+18cm水泥稳定碎石+20cm天然砂砾石 15 15 9 410 530 汽车-20,挂-100 4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建设规模:本改建路段路线起于拉玛克盖,终点在黑河口大桥,路线改建总里程为131.64公里,占地114.93hm2,其主要工程数量见插表3。 插表3 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项目 路线长度 占用土地 拆迁房屋 路基填方 路基挖方 路基防护 路基及路面排水 大中桥 桥梁 中桥 小桥 涵洞 单 位 公里 hm m ×10m ×10m ×10m ×10m 米/座 米/座 米/座 道 3343434222数 量 131.64 114.93 14472.35 51.1203 199.1752 8.4310 7.0276 252.16/5 358 (五) 主要工程 1. 路基工程 路基宽为7m,行车道宽度6.5m。主要路基形式有挖方路基、填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填方路基坡比1:1.5,挖方边坡土层取1:1.25~1:1.5,岩石路段取1:0.3~1:1.0。本公路的路基防护主要设有路肩墙、挡土墙和护肩等防护措施。在路堑挡墙和陡坡路段设浆砌边沟。沿线路基土石方数量见插表4和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见插表5。由表可见,全线挖方199.1752万m3,填方51.1203万m3,弃方148.0549万m3。 5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铅灰色、铁褐色千枚岩,石英片岩夹薄层灰岩,片岩产状N45°W/NW75°。西南侧为泥盆系——石炭系厚层状灰岩,产状N45°W/NW75°。 ②大录——永丰向斜褶皱断裂构造 该构造从大录经县城到永丰,在白水江北岸,属南东向的褶皱断裂。区域包括大录、迭森、二道桥、白河、永乐、永丰等地。褶皱轴面走向西北45°—65°,倾角45°。这条向斜褶皱构造,其北受达舍寨背斜褶皱断裂挤压,砂岩、页岩夹薄层灰岩及煤浅地层中,砂岩裂隙发育,为含水介质,页岩相对隔水,因此部分具承压自流条件,水量中等,单孔日流水量100~300吨。基岩裂隙水主要贮存于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内,流量一般0.01~0.5升/秒,最大流量10升/秒。 2.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评述 路线沿黑河顺流而下,沿线基岩相间出露,主要为千枚岩及页岩,除局部地段松散堆积物坍塌外,边坡基本稳定,无大型滑坡及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病害。但沿线冲沟发育,区内降雨集中,易形成山洪及小型泥石流,对工程有一定影响。另外,因路线顺河而设,局部路段离河较近,路基易受河水侵蚀。需采取工程措施处理,加强路基挡防,以确保路基稳定。地面横坡较陡部分基岩普遍裸露,山体谷坡稳定,地质良好,路基稳定性较好。 (三)地震 根据四川省地震的有关资料。结合多次历史地质对公路沿线的影响,其地震最大影响烈度均未超过VII度。 (四)气候 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为主的季风高原性气侯,具有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旱雨季分明的特点。境内可分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及少数高山寒带区。气候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在一定高度以下,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按海拔高度划分,大致可分为二个气候带:海拔1600米以下,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寒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旱季(8月到次年4日)降水量少,空气干燥,雨季(5—10月)降水集中,11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9.8%(445.8毫米),7月8月常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9月多为阴雨天。 日照: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36.9小时,最多年日照时数为1828.4小时。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12.6℃,一般最热月为7月,多年月平均气温为22.1℃;最冷月是1月,多年月平均气温为1.7℃。本地区常年最大冻土深度7厘米左右。 (五)水文 项目区的水系主要是属于嘉陵江水系—黑河。黑河流域面积为2612.51Km2,河流全长139Km,多年平均流量为31m3/s,年径流深403.9mm,年径流量10.55亿m3。大录河和芝麻河为黑河源头的两个支流(附图2)。黑河在本工程止点的黑河口汇入白河,白河向下游流至县城汇入白水江,白水江再向下游至白龙江再至嘉陵江。 路线所经地区玉瓦区的大叶子沟及幸福河都蕴藏着丰富地下水源。项目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碳酸盐裂隙溶洞水、碎屑岩层间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四大类,主要接受浅层地下水补给,多属淡水,按化学成分的组合来看,大多为重碳酸钙水,无色、无味、无嗅,矿化度小于0.2克/升,符合饮用水标准,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六)森林、植被 九寨沟县天然植被覆盖度较高。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主要是温带、寒温带植物,也有慈竹等极少数亚热带植物生长。据初步调查,县内森林植物共56科、127属、287种,主要是木本植物。仅九寨沟木本植物达150余种。而且,九寨沟县还分布有红豆杉、领春木、连香树、紫果云杉等稀有珍贵林木。 由于地形差异和气候垂直变化的影响,植被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九寨沟县植被大体可划分为稀树灌丛草原、针阔叶混交林、阴暗针叶林、山地灌丛草甸等几个植被分布带。 稀树灌丛草原分布于海拔1160米至1800米(阴坡1700米)河谷地带及主要支沟前沿。该区由于人口较密,历经长期过量采伐,现仅存臭椿、栾树、槐、核桃、柿、小叶榉、榆、岷江柏等散生针阔叶树。植被长期破坏后,气温增高、降12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水减少,逐渐由温带季风气候向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过渡,稀树灌丛或稀树植被逐步取代了落叶阔叶林。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大多数木本植物逐渐变得株矮小,根比茎长,叶小,有的叶片革质或叶上有蜡质,有的茎叶有刺。耐旱的禾本科、莎草科等草本植物也随之侵入。植被覆盖度急剧下降,阳坡低于阴坡,一般盖度在30%以下。主要植被有小蘖、羊蹄甲、忍冬、四川扁桃、悬钩子、胡枝子、杭子梢、青茅草、狗尾草、蒿草等。 针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1800米至2800米(双河阴坡1600米以上)漳扎镇甘海子、大录乡、勿角卡予以下地区。气候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上部属寒温带气候。沟尾及坡面中上部气温下降,降水增加,适宜于温带、寒温带植物生长。该区下部为落叶阔叶林、松栎林,主要树种有华山松、油松、四川白桦、栎类等。上部为针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落叶松、铁杉、毛红桦、山杨等。局部地区有沙柳、芦苇等湿生和水生植物分布。 阴暗针叶林分布于海拔2700米至3800米(阴坡3900米)。该地区气候属寒温带。森林植物绝大部分为针叶林,主要有柔毛冷杉、粗枝云杉、毛红桦、槭、花楸、方枝桧等,林下以杜鹃、箭竹多见。阳坡常见冷杉、云杉箭竹林,阴坡多见冷杉、云杉杜鹃林。该区是九寨沟县天然森林主要分布区。 山地灌丛草甸分布于海拔3800米至4000米。主要植被有高山杜鹃、高山柳、高山绣线菊、银莲花、苔草、蒿草等。 (七)土壤 项目区土壤有13个土类,23个亚类。其中农耕土有7个土类,9个亚类,23个土属,64个土种。土壤分布规律的总趋势是:以水平分布为基础,以垂直分布为主导,并受其地貌、气候、坡向、地质、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复杂多样的土壤。土壤垂直地带分布明显,其分布规律是:暖温带中山区的垂直带谱是(由下向上)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山地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温带高山峡谷区的垂直带谱是褐土—山地淋溶褐土—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寒温带山原的垂直带谱是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 13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八)生物多样性 九寨沟县境内有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各类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豹、牛羚、金雕、斑尾榛鸡、绿尾虹雉、猴科、小熊猫、黑熊、赤狐、黄喉钓、小灵猫、猞猁、马麝、藏羚羊、岩羊、鸢、雉鹑,红腹锦鸡、藏马鸡等42种、此外还分布有西藏山溪鲵、林蛙、高原蝮、山铬铁头等20多种两栖类和爬行类以及松潘裸鲤、川陕哲罗蛙等10多种鱼类。县境内有两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即勿角大熊猫保护区和白河金丝猴保护区,两保护区均在工程区以外,距白河金丝猴保护区较近,公路侧边而过。 本公路段所经区域属高山峡谷区,沿途200m以内分布的主要植物有:云杉、冷杉、油松、桦木、杨树、柳树、栎类等;分布的主要动物有:岩羊,野猪,环颈稚、小灵猫等,其中岩羊和小灵猫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未划分等级。 14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境内因有著名旅游风景区九寨沟,于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九寨沟县。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东北部,界于北纬32?53′~33?41′、东经103?27′~104?26′之间。县境东北与甘肃省相连,西南与平武、松潘、若尔盖接壤。东西长93公里,南北宽89.8公里,幅员面积5290平方公里。 九寨沟县城所在地永乐镇位于县境东部,白水江西岸泥石流冲积台地上,白水江沿城东由西北向东南流去。城址西靠山,东临江,南北各为一条泥石流冲沟所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14000—1441m之间,县城离成都479Km,距州府马尔康575Km,至甘肃文县72Km,距松潘县146Km。县城永乐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2年九寨沟县总人口为58833人,增长2.5%,其中:城镇人口19404人,增长2.1%,非农业人口14194人,增长23.0%。人口自然增长率9.9‰,在总人口中,汉族占65.5%,藏族占28.8%,其他民族占5.7%。 建国以来,九寨沟县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九寨沟县在“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旅游业为龙头,以黄金开发为支柱,以精神文明建设作保障”的兴县战略指导下,突出“强农、兴旅、基础、调结构”,使全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产业中木材工业停止,黄金开采和电力工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的“龙头”地位逐渐形成。 2001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011万元,增长0.7%;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1288万元,增长22.5%,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2267万元,下降8.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021万元,比上年增长33.8%;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79021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980万元,增长3.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233万元,增加19.5%;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808万元,增加12.9%;社会服务增加值22536万元,增长8.1%。200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60万元,比上年增长9.5%。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结构调整到了11:20:69,呈“三·二·一”型。 15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在岗职工人数7854人,其中:国有单位5547人。2002年城镇在岗职工劳动报酬13012万元,比上年增长50.1%,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劳动报酬8431万元,增长27.1%;城镇集体单位577万元,增长267.5%;其他经济单位4004万元,增长121.3%。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劳动报酬为13988元,增长24.0%,其中:国有单位15456元,增长25.6%;城镇集体单位10785元,增长76.5%;其他经济单位12089元,增长30.9%。农牧民人均收入1255元,增加100元,增长8.7%。 公路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还相当落后,几乎没有工业生产,农村经济以牧业为主,2002年末牛存26763头,羊存栏6584头,猪存栏2850头(见插表7)。 插表7 若九公路沿线乡镇2002年主要经济指标表 乡镇 总面积(hm2) 总数 人口(口) 农业 非农业 耕地(hm2) 农作物播种面积(hm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hm2) 牛存栏(头) 羊存栏(头) 猪存栏(头) 大录 130812 2524 2470 54 774.20 375.07 322.73 17794 1516 775 玉瓦 31852 2098 1812 186 426.80 218.87 206.27 4168 1398 587 黑河 50150 3360 3289 71 745.20 587.93 356.20 3047 2942 948 陵江 35030 1752 1707 45 346.33 252.80 197.67 1754 728 540 全线合计 247844 9734 9278 356 2292.53 1434.67 1082.87 26763 6584 2850 公路沿线自然景观较好,高山峡谷、森林溪水均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支线终点神仙池已成为九寨沟旅游圈内的一个重要景点。公路沿线文物古迹较少,业已查明沿线无县级以上保护文物。 16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 环境质量 1. 水、气、声环境质量 公路沿线为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农牧区,过去尚有森林工业,1998年国务院发布森林禁伐令后,现在除农牧业外,没有其它工业,因此不存在工业污染,总体上环境质量优。 除现有公路上有车辆产生扬尘和少量尾气以及居民的炊烟袅袅外,基本无大气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好。 公路沿线水域主要是黑河、芝麻河、大录河。沿线地区经济落后,无工业废水排放。居民少,生活水平低,用水量少,对沿线河流水质基本无影响。因此,根据有关资料(插表8),沿线水环境质量优,可达地面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当地居民直接取做饮用水。 插表8 黑河水质质量 指标类别 单位 数值 PH 8.14 COD mg/g 8.2 BOD mg/g 2.1 DO mg/g 8.1 氨氮 mg/g 0.2 公路大部分蜿蜒于深山峡谷,幽静安宁,声学环境质量较优。沿线代表性地段的噪声实测结果见插表9,可见沿线小学、居民区和本底声学环境质量可达到《城市区域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3)中的1类要求。 插表9 代表性噪声实测结果(Leq) 单位:dB 点号 昼间 夜间 位置 1 81.2 40.3 施工场地 #2# 46.6 40.3 旷野路基 3# 48.6 42.1 白河小学 4# 50.7 43.5 安乐乡 17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2. 生态环境状况 项目区环境原始,风景秀丽,森林和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保存较好,水土流失较轻,生态环境较好,2003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配准九寨沟县作为第八批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之一。 A 植被和动物 公路起点约5Km经过的是草地,而后为原始森林区,约20Km,此后公路布设于黑河峡谷、山坡,在河湾区零星分布耕地,至玉瓦后公路有森林,两侧300m范围内以耕地为主,远离公路主要是次生乔、灌木林地、神仙池连接线为高山峡谷区,山坡有森林。草地和森林区无人居住,野生动物经常出没。沿线生态环境总体来说较优,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和草原发育良好。 B土地利用现状 据土地资源清查,全县土地总面积529009公顷,合7935135亩,主要利用类型如下,以林地和荒山荒地为主(附图3)。(1)耕地:8319公顷,占总面积的1.6%,其中水田38公顷,水浇地980公顷,旱地7333公顷。耕地面积中坡耕地727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7.4%,开垦指数(耕地面积与总土地面积之比)1.6%。 (2)林地:201023公顷,占总面积的37.95%。其中有林地180374公顷,疏林14614公顷,幼林5057公顷,经济果木林地978公顷。 (3)草地:89856公顷,占总面积的16.99%。 (4)荒山荒坡:179388公顷,占总面积的33.91%。 (5)水域:1717公顷,占总面积的0.3%。 (6)非生产用地1365公顷,占总面积的0.3%。 (7)难利用地:47341公顷,占总面积的9.0%。 公路沿线4个乡镇的土地总面积247844公顷(插表10),以林地和荒地为主,其中耕地为2292.53公顷,占总面积的0.92%;林地为83047.13公顷,占33.51%;草地为22965.53公顷,占9.27%;荒地为72466.4公顷,占29.24%;水域面积为604.47公顷,占0.24%;非生产用地为351.13公顷,占0.14%;难利用土地为22396.8公顷,占9.04%。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25.46公顷,可谓地广人稀。但人均耕地只有0.24hm2(3.53亩),且坡度大,垦殖率高。 18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插表10 公路沿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表 单位:hm2 乡镇 总面积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水域 非生产用114.47 地 难利用地 大录 130812 774.20 54737.67 4861.13 21214.00 153.53 玉瓦 31852 426.80 7451.93 5739.87 13416.27 242.13 72.67 4569.00 黑河 50150 745.20 14555.13 6127.00 21290.67 136.53 94.20 7201.27 陵江 35030 346.33 6302.40 6237.53 16545.47 72.27 69.80 5456.20 全线合计 247844 2292.53 83047.13 22965.53 72466.40 604.47 351.13 22396.80 占比例 100% 0.92% 33.51% 9.27% 29.24% 0.24% 0.14% 9.04% 5170.33 C 水土流失现状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073.36Km,占幅员面积的39.2%。公路沿线水土流失以中度和轻度为主(附图4),在大录以下至黑河沟口为中度侵蚀,大录以上为轻度和微度侵蚀,全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610t/Km2·a,属轻度侵蚀。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局部沿原公路边坡有重力侵蚀。水力侵蚀形式主要是坡面侵蚀。沿线各乡镇水土流失情况见插表11。 19

若尔盖班佑村至九寨沟黑河口改建公路工程

插表11 公路沿线乡镇水土流失现状表 单位:hm2 乡名 土地总面积 无明显流失面占总面积% 积 面积 合计 占总面积% 轻度面积 21 55.4 54.3 69.2 199.9 27492.67 17641.93 27227.33 24238.53 96600.47 79 44.6 45.7 30.8 200.1 面积 大录 130812 玉瓦 31852 黑河 50150 陵江 35030 合计 247844 10331.93 14210.07 22922.67 10791.47 58256.13 17966.47 7423.73 11062.47 8122.33 44575.00 65.35 42.08 40.63 33.51 181.57 侵蚀 占流失面积% 中度水土流失面积 强度面积 面积 6229.87 6363.47 8699.13 8127.20 29419.67 22.66 36.07 31.95 33.53 124.21 侵蚀 占流失面积% 3296.33 3699.53 6224.20 6740.73 19960.80 11.9 85.86 20.97 155.20 0.88 70.37 22.86 27.81 83.54 侵蚀 占流失面积% 极强度侵占流失面积% 蚀 剧烈面积 面积 1241.53 1042.27 2439.00 4.56 120.11 4.3 206 0.85 122.69 9.74 206 0.85 399.03 侵蚀 占流失面积% 土壤侵蚀量(万吨) (二) 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区环境质量优,不存在大的环境问题,只是因山高坡陡,边远偏僻,交通、通讯设施落后,经济上不去,社会经济环境亟待改善。 (三) 公路外环境 公路外环境主要有学校、居民区、卫生院以及机关单位等,局部原始森林、未受污染的河流以及偶而出没野生动物,主要外环境关系见附图5~附图17。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九寨沟县内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表(报批稿)在线全文阅读。

九寨沟县内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表(报批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38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